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初探

时间:2022-09-01 02:26:20

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初探

摘要:枣庄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流转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 形式 作用 山东省枣庄市

中图分类号:F301.23文献标识码:A

枣庄市共有59个乡镇(街道),2114个村委会, 78.63万农户,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266.62万亩,户均承包耕地 3.39亩,人均承包耕地0.94亩,全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力平均经营承包地3.47亩。近年来,枣庄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转包。农户将承包土地交给村组织内的其他农户生产经营,但仍保留转出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方式。土地转包后,转出农户与发包方(村组集体)原签订的承包合同依然有效。

二是出租。农户将承包土地交给村组织以外的业主生产经营,但仍保留租出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方式。土地出租后,农户与发包方(村组织)原签订的承包合同依然有效。

三是转让。承包农户将家庭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经发包方许可后,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让渡给他人的一种流转方式。土地转让后,转出农户与发包方(村组集体)原签订的转出土地的承包合同关系终止,转出农户不再拥有转出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四是互换。农户为方便耕种或流转,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与村组织内其他农户交换经营承包土地的流转方式。

五是股份合作。即农户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使用权作价为股份,参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营,以入股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分红依据,股红按经营效益的高低确定。

六是其他形式。其他形式的流转面积有1.20 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4.2%。

从流转的组织形式来看,枣庄市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农民自主流转,其面积19.8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70%。并且这种形式的流转一般是没有签订流转合同,只是双方的口头协议。有组织引导的流转面积很小,仅有8.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30%。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提高土地使用率,解放劳动力,处于探索阶段,但各种形式的流转已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行土地转包以来,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面把承包的土地转包他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有收入,承包了别人土地的务农人员收入也有所增加,活跃了农村经济。

二是促进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使土地荒芜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加,农村中出现了土地荒芜现象。实行土地有偿转包.能够减少土地的荒芜,并且使一些荒滩能够得到逐步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三是促进了土地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土地逐步集中到种植能手经营后,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提升了农业的整体效益。种植大户为实现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联系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并带动周围农户的产品销售,扩大了枣庄市农产品销售市场,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推进。建议政府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市场促流转,以流转促发展,以维护民权,稳定社会。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流转认识,坚持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土地流转必须坚持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的原则;坚持“指导、管理、规范”的原则。

二是加强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土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流转土地信息库,为土地流转搭建畅通的交易信息平台。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调解网络。健全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土地流转档案的监管。

三是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增强对流转土地的承接能力。培育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将农户经营的地块互换集中,发展规模特色农业,把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培养种植专业大户。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

四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出台财政补贴政策激励土地有序流转。从银行贷款、财政扶持、项目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登记等方面支持土地流转。金融部门可以开展对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贷款业务,满足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发展需求;财政部门应该增加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转移支付;农业和发改委等部门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做得好的地方,应该从项目上给予必要支持。

五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机制,创造农村土地流转有利条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采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制定防范土地流转风险政策,支持建立灾害风险补偿基金、农作物病虫保险基金等。完善资金政策扶持机制。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农民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建设镇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作者简介:韩英,女,1978年出生,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现任职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山亭分局

上一篇:浅谈如何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下一篇:浅析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及生态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