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转型效果评价

时间:2022-08-14 10:03:46

枣庄市转型效果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枣庄市发展中各方面变化的分析总结,提出以经济、社会、生态、资源4个要素为框架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根据2006-2012年7年《枣庄市年鉴》测量枣庄市在自身转型的发展状态。之后对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枣庄市转型总体态势较好,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并提出枣庄市在以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枣庄市;转型;评价

一、枣庄市转型历

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国发[2007]38号)出台,到2009年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这段时间是枣庄市进行转型的准备阶段。随着,枣庄市在国家发改委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拓展“以民生需求倒逼城市转型、以转型发展构建幸福枣庄”的转型模式,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好“三大战役”,正式进入城市转型实施阶段。

围绕着“三大战役”,目前枣庄市城市转型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爬坡阶段(2007-2010年)、成效显著(2011-2012年)、阶段性胜利(2013年-至今)。

1.爬坡攻坚阶段。主要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扩大就业;进行环境整治,加强生态保护和节能降耗;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矿产地质勘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和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成效显著阶段。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接续产替代产业;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地质环境治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狠抓节能降耗;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效能;通过创造良好的氛围吸引多方位的资源。

3.阶段性胜利。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战役,纵深推进服务业发展战役,纵深推进工业转型战役;强化地质环境治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狠抓节能降耗;积极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稳步推进社会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加大转型的措施保障力度,使得城市经济转型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通过降维的方法产生新的变量,使原有变量所代表的信息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出来。在对枣庄市的转型评价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指标体系提取主要的指标因子,并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枣庄市转型评价的评级。本文主成分分析过程主要采用SPSS软件,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并取出各指标的权重。

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可以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系数B1和实际权重Wj。计算公式分别为:

Bj=A1JF1+A2jF2+A3jF3

Wj=Bj/(B1+B2+…+Bj)

其中,Aij表示第i个主因子对第j个评价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并取其绝对值进行计算;Fi表示第i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Bj表示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系数。

最后,采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Q=I1W1+I2W2+…+IiWi,其中,Ii、Wi分别表示指标层的评价值和权重,枣庄市转型评价的综合得分如表所示:

表1-1枣庄市转型评价的综合得分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综合得分6.77466.88848.11429.35029.78839.863410.4122

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对枣庄市进行转型评价分析,其综合得分是逐年增加的,说明枣庄市的转型效果比较好。

三、枣庄市转型仍然面临的压力

虽然在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作为全国极具代表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转型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仍需要调整、人均资源水平低等方面。

1.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仍需调整

近年来,虽然枣庄市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759.9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2.92亿元,其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是在总量上与全省相比,枣庄市的GDP在全省17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5位,位次比较靠后。2012年,山东省的GDP为50013.24亿元,而枣庄市的GDP仅为1702.92亿元,仅占山东省总量的3.4%。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8.74:64.06:27.2调整为2012年的7.8:58.2:34,但同时期山东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9.7:56.8:33.5转变为8.6:51.4:40,这表明枣庄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慢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比重依然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枣庄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208.6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78.5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53%,增长速度超过全市生产宗旨的年平均增长率,并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其占GDP的比例增长幅度不大,占比数值也比较小,经济结构仍需调整,仍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渐较少对依靠煤炭资源等相关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依赖

2.人均资源水平低

枣庄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升,万元GDP电耗下降到2012年的733.05,每年平均以6.84%的速度在降低。2012年,枣庄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66%,万元GDP电耗同比下降5.31%,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也降低到2012年的1.86,这都表明枣庄市的资源利用率在不断提升。但是,枣庄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少,整体上枣庄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到2012年6年时间内,人均耕地面积有4年成负增长状态。

3.生态环境修复任务仍然艰巨

资源利用补偿机制仍然不健全,生态环境常年遭受破坏,但是却缺乏相应的修复资金和政策。枣庄市的森林覆盖率在2012年达到了31.5%,但是仍然比较低,其变化比较平稳,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为30.6%,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48%,甚至在中间的有些年份出现降低的现象,尤其是2011年,森林覆盖率降低到29%,下降速度达到12.12%。枣庄市的二氧化硫排放物虽然整体上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其下降幅度比较平稳,而废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枣庄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特别差,平均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由2006年的328天下降到2012年的174天,下降幅度比较大,这表明在2012年全年中有将近半年的时间起空气质量不达标,人们的生活环境收到了威胁。

四、枣庄市转型注意事项

1.产城互动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产业转型为城市转型提供物质保障,新型城市化建设又为产业转型提供空间支撑,在转型过程中要注重产业与城镇的互动,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推动城市转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仅要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注重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从产业的空间布局来看,枣庄市要充分利用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通过细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来提高协作效率,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可以降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共享知识、技术外溢,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促进创新与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推动集聚区企业的发展;而工业园区的设立则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支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划分出一定区域来聚集各种生产要素与企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构造合理的产业体系

要通过工业转型与促进服务业发展,使产业体系渐趋合理。首先,优化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是资源型城市的共性,通过积极推进工业转型振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地区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扩大产业集群,创建工业园区和工业化示范基地,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最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自身历史背景或城市特色,寻找适合本市发展的特色服务业。

4.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能耗前置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和产能过剩的行业投资、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淘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二是规划和实施好采煤塌陷地治理、污染防治、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逐渐恢复被污染区域的地貌,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进而全面提升枣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三是积极开展环卫工作体系,做好城市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政治和道路环境整治工作,合理安排和配置市区及乡镇的环卫工作,提高枣庄市的整体生态环保水平,进而建设生态环保型枣庄。(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Frank W.Schaller.Reclamation of Drastically Disturbed Land[M].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 B.V,2005:42-76.

[2]Morgan P G.Mineral Title Management-the Key to Attracting Foreign Mining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ies[J].Applied Earth Science,2002(9):B165.

[3]Richards J P.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Mineral Industry:an Achievable Goal[J].Applied Earth Science,2003(8):142.

[4]周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体系探析――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0(2).

[5]李兴江.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基于9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3(5).

[6]飞,代合治,谈建生.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以枣庄市为例[J].地域开发与研究,2012(2):67-72.

[7]周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走――解读《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2).

[8]庞智强,王必达.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2(2):73-79.

[9]彭远新,王梅,冯君伟.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分析――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7(4).

[10]王宁,将苗苗.山东省枣庄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产业选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

上一篇:论行政诉讼级别管辖 下一篇:浅析叙事学在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