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统计分析课程中描述统计模块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01 01:18:39

园艺专业统计分析课程中描述统计模块教学探讨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就园艺专业统计分析课程描述统计教学模块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等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同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统计分析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统计分析是园艺、植保、农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试验设计和调查总结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设计试验,并对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推断得出科学结论,使学生掌握生物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科学地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资料,从中获得符合生物学规律的信息,并为后续课程如园艺植物栽培学、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数量遗传学、植物保护学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统计学基础。该课程的学习和讲授难点主要有常用概率分布、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等;如何使学生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运用本课程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有效地解决实践或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统计分析或数据处理问题,是本课程教学的又一难点。

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主要通过图表等形式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推断统计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所得到的带有随机性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进而对总体作出科学推断。

1 描述统计概述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二者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升华。描述统计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内容,但是由于其涉及的统计学理论知识、概率论知识较少、篇幅较小,多数教材侧重于推断统计,而将描述统计部分简化,只占教材的10%不到,因此,多数学校此部分内容教学只设置2-4学时。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完成这门课程后对此部分内容印象不深,在应用时首先想到的是方差分析、假设检验等知识模块,而对描述统计的应用明显不足,在历届毕业论文的数据分析中均存在这一问题,例如对大量原始数据,学生只知道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但是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不会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整理、分类,不进行数据离散程度、集中趋势分析,不计算资料特征数,从而使其科学推断失去依据。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就描述统计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改革等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以期为同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统计分析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2 描述统计模块教学目标与定位

园艺专业实践性较强,在生产及科研中有大量的数据资料,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知识才能作出科学解释。因此园艺专业统计分析课程定位为一门工具课、方法课和技能课。描述统计作为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在授课内容上应注重统计学基本知识及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统计学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次数分布表、分布图的制作,还应使学生完全掌握资料特征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会用语言结合图表的方法来描述数据资料,概括资料特征,找到资料分布规律,揭示资料规律性特征,达到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并具备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可以独立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能力。

3 描述统计模块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

描述统计模块内容包括统计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基本处理方法、数据显示方法、数据分布特征概括与分析方法等。为直观了解整体资料分布的情况可以将数据资料进行图像化处理,将资料摘要变为图表。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是描述统计基本方法,常用的次数分布图有多边图、直方图、饼图、散点图等。透过分析数据资料,可以了解各变量内的观察值集中与分散的情况。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描述数据资料的变异量数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相对差、四分差等。

此外,课程体系中不应只注重基本知识学习,重点应放在其应用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试验研究实例为线索,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入手,通过实例使学生完全了解怎样将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为有序的、可以找到规律的数据,最后做出科学推断等,将抽象概念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4 实践教学环节

统计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应增加学生上机实习时间。描述统计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在理解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能利用简捷易懂的Excel扩展功能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找出分布规律,因此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Excel扩展功能――数据分析――“描述统计”可以非常方便的一次完成样本常用特征统计量如标准差、均值等及样本数据范围及波动大小的统计量的计算;数据分析――“直方图” 可以从繁多的原始数据中找到不同范围内的分布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一手资料。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当不拘泥于封闭的教材,结合科研实际,引入对应用比较活跃的前沿性方法的介绍。其次,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上,在许多可以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统计软件中,应充分考虑技能获得的时间代价和习得技能的实用性,选择功能强大而可视化程度较高、简便易学的Excel和SPSS软件作为教学实习软件。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亲自收集园艺科学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亲手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进一步感知数据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科研活动中所得的数据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

结合学生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不过于深入地探讨艰深的概率统计原理,但又足够明晰地阐述每种统计方法的方法学原理和适用范围,注重在授课中增加实例,每种统计方法都通过典型实例进行剖析,同时安排结合学生专业实际的课后习题供学生练习,加强印象。

结合步骤完整、过程详细的实例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和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和认识,采用先进统计分析软件,进一步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进行实例分析,通过作业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查缺补漏。

加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试验设计与分析中。

5 考核方法改革

统计分析应用性极强,仅通过期末考试并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对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因此上机成绩应当计算在平时成绩内,并适当加大其所占比重。例如,如果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让学生计算“标准差”,学生需要死记硬背其公式并手动进行繁琐计算才能给出正确答案,而如果期末考试中考试的内容是“什么是资料的标准差”,在平时上机实习时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用Excel计算资料标准差,这样学生既不必花精力去记公式,又掌握了其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真正达到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学敏.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2] 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第三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8.

[4] www.省略/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南京农业大学.

上一篇:WebQuest在高职《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 下一篇:《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课程项目式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