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麦克:“狂吃”吃成“肠梗阻”

时间:2022-09-01 01:06:53

三四年间,重庆麦克集团由一家小公司迅速扩张为总资产超过5亿元,拥有11家控股或参股子公司的重庆第三大医药物流商。而现在,这个集团拖欠重庆和湖北两地8家银行1.76亿元到期贷款,旗下四大药厂全面停产,董事长失踪,总裁辞职…… 麦克集团好像已走到了悬崖边缘。

起步:盲目扩张

麦克集团创立于1998年,创始人来自刘氏家族。老大刘汉书控股,二弟刘汉全和三弟刘波持股。起初,麦克集团只是个小贸易公司,名不见经传。

“刘汉书是个不错的人,人挺稳重的,但就是野心有点大。这也注定了这几年他要不断地扩张。”麦克集团内部一位人士说。2000年,刘汉书靠销售多酶片赚得了第一桶金后,便开始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他先后收购了湖北房县制药厂、湖北武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医药科技学校和重庆鑫隆达连锁有限公司等多家医药公司。2003年后,麦克集团又在重庆大张旗鼓成立了麦克爱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2004年,来自麦克的数据显示,麦克药房连锁店已达400多家,并有望在年底达到1000家。“那时候,大家想的就是做大、做强,见到好的企业,价格能谈下的就想吃下。”该人士说。大规模的扩张和重组,耗费了麦克集团大量的资金。仅在下属这么多医药生产和零售企业的GMP、GSP认证上,麦克集团就花费了近3亿元。 而那些被麦克集团收购的医药企业并没有很具特色的产品,存在药品同质化的问题。“刘汉书在收购时忽略了这些问题。”该人士说。

融资:谁为扩张埋单?

为了获取资金,作为重庆医药界的一匹“融资黑马”,刘汉书不断融资。

“我们当时觉得刘汉书的确很疯狂,他不断买,却也总能拿到这么多资金。”麦克集团内部人士说。而重庆医药界对于麦克集团的评价,却点中了它的要害:赫赫有名的麦克集团依靠兼并收购迅速成长的发迹史,实际上就是依靠银行贷款“谱写”完成的。

在重庆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几乎每家都有上千万元的贷款给麦克集团,而麦克集团的财务人员曾公开称,银行贷款中的三成到四成被当作贷款的活动经费。在业界,刘汉书又以善于广交朋友而著称。

其实,麦克集团曾经动用过其他的融资方法,但都以失败告终。“刘汉书当时想过到美国去融资,结果没有成功,而且那时候公司的财务状况其实已经不是很好了,别人对我们不信任。”麦克集团内部人士有些无奈地说。2004年12月前后,麦克集团也曾准备上重庆“三板”融资,当时麦克集团试图通过重庆“三板”进行托管,转让麦克集团的500万自然人股,然而最终重庆“三板”市场发现麦克集团的此次托管不符合相关规定,终止了合作。

于是,借贷成了麦克集团惟一的出路。“到后来麦克集团根本就没有用资产进行过抵押,都是担保贷款。”麦克集团原总裁李启军说。

败露:重组成为导火索

盲目地扩张终于让麦克集团不堪重负,它的资金链濒临断裂。

于是,麦克集团想到了请上海医药集团对其重组的办法,想以此来缓解资金压力。然而,没想到重组却成了刘汉书资金问题败露的导火线。

当时,一心想进入西南医药市场的上药集团曾经提出愿意出资1亿元对麦克集团进行重组,成立“上药麦克公司”。李启军曾告诉记者,那时麦克大楼已经人去楼空,集团负债1.8亿元。“通过与上药集团的合作,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些债务压力。”李启军曾对上药集团的重组充满期望。而那时,记者采访李启军时,他的声音听上去十分兴奋。

然而,事情却出乎人的意料。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为了消除法律障碍,在成立合资公司前,刘汉书必须把实际为自己所有的几家下属企业的股权,变更为他自己的名字。刘汉书照办了,但这下露了馅―银行发现,这些看上去没有产权瓜葛的企业,通过相互担保拿走的上亿元贷款,居然都是刘汉书自己在为自己担保。

高贷款风险陡然显露。去年年底,贷款银行相继抽走了麦克集团40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包括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在内的5家银行提起追贷诉讼,查封了其大部分资产。

而刘汉书却在此刻选择了“隐身”。重庆市经侦总队已开始对刘汉书涉嫌诈骗立案侦查。

无奈:总裁离职

除了欠下8家商业银行共计1.76亿元贷款外,麦克集团还欠下大量民间借款。

无奈之下,麦克集团只能再次寻找“外援”。今年6月17日,哈药集团开始对麦克集团旗下贝诺制药进行考察。很快,哈药集团董事会就传出消息,原则通过收购贝诺制药的初步方案。而这成为救助麦克集团的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收购事宜被一拖再拖。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李启军选择了离职。而董事长消失后的麦克集团,在多名高层相继辞职后,终于连最后一根顶梁柱也失去了。李启军离开时,麦克集团尚拖欠其去年13万元的年薪和今年的30万元年薪,而他个人投入麦克集团的18万元现在也无法收回。

而这一次接受采访时,李启军的声音听起来已经相当疲惫不堪了,言语中很是无奈。“麦克集团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帮他们走出困境的人,也许找些专家更能够起到作用,我已经无能为力了。”他说。

而就在几天前,麦克集团再次传出坏消息。重庆天赐拍卖公司向外界宣布,因为无人进行竞买登记,麦克集团资产的首次拍卖以流标的方式而告终。

记者手记

“关系”到底能走多远?

对于麦克集团从原来的兴旺走到目前的衰败,一位内部人士感叹地对记者说:“我亲眼目睹了这一转变的发生,真的是好心疼。麦克集团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自己的盲目扩张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你真的应该把这些写一写,好给其他企业一个警示。”

而不久前,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所载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在10年内消亡,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

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定位,盲目扩张,融资困难,资金短缺,都成了民营企业短命的症结。

其实,民营企业并非都是这般的无奈。与麦克集团经营性质类似,同样以扩张为手段的复星医药集团与麦克集团却是“同途殊归”。复星医药一位投资人士曾告诉记者,复星收购企业时的考核条件十分苛刻,这些企业必须是一个省(市)内排名前三位的,并且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同时,产品还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其收购广西花红、桂林南药、重庆凯林等企业,都能为复星带来直接的效益。

麦克集团同样也选择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扩张之路,据重庆医药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麦克集团的经营范围涵盖了药材种植、药物研发、制药、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中药饮片制造,甚至包括教育、影视等。但多元化发展战略非但未能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反而将其带入了破产边缘。

另外,在麦克集团的案例中,民营企业与银行的恩恩怨怨尤其值得关注。首先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必然导致快速增长风险系数的增大;其次是银行本身的不严谨和不规范操作,为麦克集团疯狂扩张推波助澜。

连家乐福这样的外资企业都知道中国有个特殊的词―关系。刘汉书无疑自认深得“关系”之三昧,其快速扩张之初,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对关系的“良好”运用。但是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关系”到底能够走多远?值得深思。

上一篇:“临摹大师”在打并购战 下一篇:威尔曼遭遇“专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