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近几年中考物理命题新动向

时间:2022-09-01 12:47:25

剖析近几年中考物理命题新动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物理命题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新动向。注重从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和探究过程的几大要素出发,以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为背景来设计试题,考查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程度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把握中考命题这一新趋势,笔者将结合一些实例加以剖析,以供大家参考。

新动向之一: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进行命题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与态度”、“注重科学探究,关心科技发展。”等课改新理念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得到了体现,具体落实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上。

1 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重要的实验技能以及物理与技术、社会发展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及运用的水平。

例1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橡皮筋所受的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测得一根橡皮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并发现再次重复实验数据基本相同

(1)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在图1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画出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像。

(2)你认为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的理由是什么?

说明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描点、绘图的实验技能以及测力计的基本原理等知识。

2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解题思考过程的描述。

例2 小勇同学的表弟拿着喝完的AD钙奶塑料瓶,问小勇:你知道这个瓶子能装多少酸奶吗?现请你自选实验器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小勇测出上述塑料瓶的容积。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3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斜塔究竟有多高呢?图2为比萨斜塔的正面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利用斜塔周围的参照物,写出能推算出斜塔实际高度的简单过程及理由。

说明 例2注重考查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突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检测;例3强调对分析推算过程及理由的考查。

3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

主要是通过试题情景的引发,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进而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信心等方面。

例4 “五・一”长假、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途径梧桐山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道长度的方法。请你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明得出隧道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此题通过创设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来激发学生解题的欲望,诱发他们去思考,去克服困难,从而达到解决这道试题的目的。

新动向之二:从探究过程的几大要素出发进行命题

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从探究过程的几大要素(如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出发进行命题,来促进“探究”理念的落实和探究行为的养成。

1 对“提出问题”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有时还要求学生尽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例5 如图3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简图。根据图中的情景,从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两个问题,并选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示例:男演员跳下弹起女演员时跳板会发生什么形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此题不仅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情景提两个符合题意的问题,而且还要求对所提的问题给予解答。

2 对“猜想与假设”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提出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合理性?猜想和假设与问题的真因接近程度如何?

例6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的时候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自己的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边的同学往往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说明 此题从生活的感受和经历出发,在学生认知的冲突处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据此进行合理的猜想,进而考查学生“猜想和假设”的质量。

3 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的规划、设计、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检测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周密性、成效性、深刻性等品质。

例7 如图4所示,透明玻璃瓶内有一细棉线,细线下端系有一个泡沫塑料小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瓶盖和不损坏玻璃瓶的情况下,使瓶内的细棉线断掉。(器材可根据需要自选)

说明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方案的规划水平,突出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的检测。

4 对“分析与论证”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物理现象、实验数据,寻找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真相等方面的能力,以及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的水平。

例8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一次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5所示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上。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请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_____运动,此蜗牛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m/s,它整个在5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m/s。

说明 此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图片和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蜗牛的运动情况 ,强调识图析表等综合分析能力的检测。

5 对“评估与交流”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现象、做法能否作出合理的评价和估测以及建议。通过这类试题的考查,能反映出学生知识储备、认知水准、思想状况以及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

例9 如图6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g=10N/kg)

解 (1)因为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水对茶壶底的压力

你认为上述解答有无错误?如有,请找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

例10 据资料显示,2003年底我国660个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量达1.5亿t,并且每年以4%速度递增。垃圾处理成为城市建设及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变废为宝: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质发电。我省2003年1月在芜湖市建成了垃圾焚烧电厂,该厂年处理垃圾可达2.16×105t。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平均热值约为6.27×106J/kg。如果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1t生活垃圾可以发电240kW・h,那么:

(1)生活垃圾燃烧发电的效率是多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请你谈谈对城市建设垃圾发电厂的看法,以及你对人们在生活中收集垃圾有何建议?

说明 例9主要对题中所给的解法加以评价、评估,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纠错;例10第二小问,要求学生就垃圾处理发表个人的看法和建议,由此来检测学生的认识观和思想动态。

新动向之三:从检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命题

目前,从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又是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一个新亮点。

1 利用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常情况下,开放性试题从试题性质方面来分有理论题和实验题,从试题本身要素来分有条件开放型、内容开放型、模型开放型、解开放型、结论开放型。开放性试题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发散程度。

例11 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材料、大小均未知)、烧杯、水、细线等仪器做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图7中的信息,求出与该未知物块有关的物理量(至少求三个物理量、并写出计算过程)

例12 现给你一只节日气球、一盆水、一块铁、一块手帕、一根线绳、一根针、一张纸,你能利用它们做哪些物理实验,请说出两个,分别说出每个实验的做法及实验说明的问题。

说明 例11、例12是两道较好的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思维发散性要求较高,它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2 利用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给予题就是提供一段文字或图片等方面的信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用信息,然后用所获得的知识来处理和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

例13 阅读短文:

技术是把双刃剑,电磁波的应用也是这样,它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电磁污染。例如,频率超过0.1MHz的电磁波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按照有关规定,人体受到的电磁波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数值I。

已知某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为P,设该通信设备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射电磁波,且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数学知识可知,球面面积S=4πr2(式中r为球半径),球半径与球面垂直的。

根据上述短文,可估算出人体到该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处的安全距离至少应为_____时,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才不会超过规定值。

说明 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它不仅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且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一般能力(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抽象能力)。

总之,近几年中考命题改革的力度较大,亮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把握中考命题的脉搏,才能与中考同行,才可能在中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特殊电路中电阻的五种求解方法 下一篇:例析运动学问题中参考系选取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