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资新选择

时间:2022-09-01 12:37:38

台商投资新选择

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额每年都有波动,曾风光一时的珠三角、长三角电子制造业和代工产业如今渐渐难以为继,服务业和中西部投资成为新的选择

二月底,一则新闻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宣布,该公司推迟在郑州的工厂扩建计划,并随后声称下阶段拓展计划重点将回归台湾地区,在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建厂。

作为中国最大的私企之一,富士康的主要事业都在内地,其总共160万名工人中,150万人长期居住祖国大陆。如今,他们却开始积极拓展大陆以外地区:将在巴西建立一个1万人的工厂,与印尼政府交涉计划进行约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及在美国开展更多的制造业务。

再早几天,《日本经济新闻》甚至发现,2012年台湾地区所谓的“经济部”统计的台商对大陆实际投资额同比下降21%,3年来首次低于上年。于是“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开始减速”,“大陆将不再是台湾企业投资的重点”等言论开始流传。

那么,实情果真如此吗?

统计数据辨真伪

一位与记者熟识的台商告诉《新商务周刊》,台湾地区所谓的“经济部”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很多台商进大陆投资都选择了绕开其监管,另一方面许多台商在大陆进行的滚动投资也不会中间回到台湾再转一圈,报上去的数据往往有水分。

相比之下,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提供了另一个不同的答案。

国家商务部台港澳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229个,同比下降15.5%,但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5亿美元,同比上升了30.4%。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台商在大陆投资具有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41个,环比上升9.6%,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亿美元,环比上升21.7%;2013年1月,由于受春节将近的季节影响,台商投资项目环比略有减少,共160个,但同比上升了26.0%,实际使用台资金额3.5亿美元,也是同比上升了25.8%。

台湾地区所谓的“经济部”的统计数据与国家商务部的实际数据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差距,以2011年为例:台湾地区所谓的“经济部”共核准对大陆投资575件,较2010年增加11%;核准投资金额共计131亿美元,较2010年增加7.12%。而国家商务部的实际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639个,较2010年下降14.10%;实际投资金额21.8亿美元,下降11.81%。

台湾的统计数据总是比商务部的数据投资项目少得多,而投资金额却大得多,背后故事,耐人寻味。

投资的波动

比较历年的统计数据,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台商祖国对大陆的投资额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波动,尤其是2003年以后,大致呈现出“大小年”的现象,即一年增多,下一年就减少。基本上这一波动是随着两岸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台商的投资,始自上世纪80年代初,部分台商从福建“登陆”,进行试探性投资,到80年代中后期初具规模,从实际使用资金来看,1989年已达1.5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台商掀起了对大陆的投资新热潮,1996年投资34.7亿美元,创台商大陆投资的新高。

其时恰处李登辉时代,台湾当局为了分散资源,以免一股脑都注入祖国大陆,就倡导“南进政策”,鼓励台湾企业南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投资。但是“南进政策”基本上是一个以政治驾驭、指导经济的做法,一厢情愿,注定血本无归。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台商在外的投资,连续两三年都没有缓过劲来。但是到2000年以后,随着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快速增长,连续几年在大陆全部外来投资中份额超过6%。随后,政权开始对台商大陆投资“严加管制”,加之大陆经济结构调整与投资环境的变化,使其再一度受到冲击。

实际上,关于“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开始减速”的说法在2007到2008年之间就流行过一阵,当时有媒体指出,由于在祖国大陆经商的经济成本不断攀升,越来越多台湾制造业开始将业务和投资转向东南亚。不过这种说法随后被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一波台商投资潮所击破。2010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上升20.2%;投资额24.8亿美元,同比上升31.7%。内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将依托大陆实现经济增长作为最值得夸耀的成就,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力。

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去年5月进入第二任期后,强调希望扩大贸易范围,试图对“大陆一边倒”的政策进行修正,对当前的台商进入大陆投资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无法阻挡的,在大陆,台湾商人的投资早已遍及31个省市区,康师傅、永和大王、统一饮料等品牌,早已红遍大江南北,已达到无人不知、难分彼此的程度,这也注定了任何关于台商全面撤退的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新商务周刊》记者曾经采访过昆山吉安电机公司的台湾女老板杨铭安,她告诉记者,搬家总不是做好企业的最终办法。因为任何地方的低成本现象都不可能长久保持,“我们再选地址盖厂房,可是五年以后,还没赚回老本之前,估计成本又涨起来了。”既来之,则安之,是当前多数台商的想法。

微弱影响

然而,据记者了解,虽然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意愿依然强烈,但也确实受到了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事费用上涨、环保要求提高及合同纠纷频发等等。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电子制造业方面。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台湾电子设备代工企业大众电脑在2012年秋季关闭了设在苏州工业园的工厂。据说该公司自2010年起就逐步缩小规模,估计主要原因是订单减少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去年大概有20家台湾企业从该工业园撤走。据台湾地区所谓的“经济部”的统计,2012年1?11月台湾电子零件制造业对大陆的投资减少了4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来自台湾的电子零件与IT终端制造企业进入大陆的珠三角和长三角,通过从台湾采购部件在大陆组装,向全球出口的经营模式取得了快速增长。生产所需的设备等需求以及财富的积累,也让周边企业受益。

但是这种生产模式处于产业链分工的下游,利润率比较低。根据公平劳工协会对苹果公司供应商的工作环境的调查,每生产一部iPhone手机,富士康获得的利润回报不到1美元,毛利仅为2%?4%。由于较低的利润,台资的许多电子设备制造商就需要在生产制造环节不断找到廉价劳动力,以降低成本。可是任何地方,劳动力的便宜都只能是暂时的。“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降低,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难以确立核心竞争力。”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指出了这种模式的问题。

如今,这种“盈利模式”确实正随着祖国大陆人员费用的上涨而逐步崩溃。杨茗安同时也是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玉山分会会长,她告诉《新商务周刊》,从2011年底到2012年秋,有17家企业从她所在的分会退会。可正如她前面所说,即使是选择到成本更低的地区,几年后还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经历过几轮经济循环的杨铭安决定,还是在昆山坚持。

IT产业观察人士顾文军认为,台湾的科技制造业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祖国内地的紧密合作,融入到整个国家的产业体系中来,逐步摆脱低端的地位,实现产业升级和品牌升级。

北上西进

如果长期关注在大陆的台商,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一直在进行着地域上的扩张,以及产业方面的转型。

在地域方面,目前所谓的“台商流失”,实际上多半局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其他许多地区的台商投资甚至是在增加的。这也与中国经济发展从以沿海地区的外贸推动为主,向平衡发展、内需拉动的转型进程同步。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台商对大陆投资呈现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逐渐转移过程,只是转移的程度与速度各地有所不同。最初时,台商“登陆”仅限福建,随后沿着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环渤海,再到祖国内地的路线不断前进。据有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台商投资珠江三角洲占25%,海峡西岸占10%,长江三角洲占40%,环渤海占15%,随后,内陆地区的份额进一步增加。

台湾地区所谓的“经济部”2011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总计核准投资金额共计131亿美元中,江苏获投资最多,达44.26亿美元,广东、上海、四川、福建分列第二至五位,分别为22.05亿美元、21.76亿美元、9.27亿美元、9.23亿美元。其中,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情况显著,2007年至2009年台商在四川和重庆的投资额年均约1.5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8.2亿美元,2011年提升至13.8亿美元。

就在去年底,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还与广西南宁市签订了投资协议,斥资50亿元,将南宁打造成为鸿海平板电脑及智能型手机第二卫星工厂。从可以查询的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在大陆的80多家子公司分布情况看,富士康针对内地以及中西部各省市投资扩张、延伸的战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新兴的太原、武汉、晋城、重庆、成都等片区,将主要针对内需市场的研发和生产。

分不开打不散

台湾是一个岛,大陆经济成长速度是台湾的两倍多、人口是台湾的五十多倍,市场空间也更为广阔,种种因素,让台商前赴后继投身于此,并逐渐形成群聚效应。如今,在大陆经商的台商早已超过了100万人,如果再加上眷属和学生,数目则更为庞大。台湾海外投资的一多半集中在大陆,根据台湾媒体的调查,每三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位家属在大陆经商、工作……

这种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是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等技术性问题分不开,打不散的。

与其欲走还留,不如放手一搏。记者看到,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许多台商的选择。

去年8月,《新商务周刊》记者在昆山看到,曾经专业生产皮件的台资企业――富贵集团,全厂只剩下几十个工人。公司全面转行。富贵集团董事长陈灿堂告诉记者,要改就彻底改。他选择了食品餐饮行业。在上海静安寺旁的一家商场,陈灿堂投资1,500万元,开了一家“富贵坊”,专营台式大饼、凤梨酥等食品;在徐家汇区,他投资的卷筒式披萨和铁板烧店也新开张不久。

按照陈灿堂的计划,昆山的工厂将变成一座4,000平米的食品加工厂房,为上海的餐饮做原料配送,今年就可以投入生产,而原来工厂中剩下来的几十名员工也将在新厂找到工作。

上一篇: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唯心主义哲学讨论文献综述 下一篇:走近康德的批判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