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时间:2022-08-31 11:37:59

试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论文摘要 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抱着一种自愿、希望的态度自动放弃犯罪,最终犯罪结果没有发生。本文将重点对共同犯罪中各角色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进行逐一阐释,既而提出我国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规定上的不足,例如:盲目将共同犯罪中的各成员捆绑在一起,忽略了成员的独立性,认为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部既遂……最后我又从改进法条及适用准中止犯学说两方面提出了立法改进的意见。

论文关键词 共同犯罪 犯罪中止 准中止犯

一、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抱着一种自愿、希望的态度自动放弃犯罪,使犯罪结果最终没有发生的行为。它包括积极犯罪中止以及消极犯罪中止:消极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实施犯罪;积极犯罪中止则要求行为人不仅要自动停止犯罪的实施,还要积极地采取行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可以说积极的犯罪中止与消极的犯罪中止相比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在共同犯罪中认定犯罪中止的标准

共同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它具有一些有别于一般犯罪的特殊属性,这些特殊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共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要高于一般的犯罪。首先从共同犯罪的定义上看,共同犯罪的行为人犯意是一致的,而且他们之间有意思上的联络,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是有同伙的作战,所以他们与一般犯罪行为人相比作案胆量会更大而负罪感会偏低。另一方面,共同犯罪由于主体数量多,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与一般犯罪相比更容易实现行为人所期望的危害结果。故在共同犯罪领域讨论犯罪中止则显得越发重要了,设想一下若我们能让更多的共同犯罪行为人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下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那么我国每年将减少多少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行为啊!共同犯罪无论是在行为人人数还是复杂性程度上都有别于一般的犯罪,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共同犯罪领域的犯罪中止时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三、共同犯罪中的各种角色在认定犯罪中止时的标准

(一)主犯

在刑法学理论中主犯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到组织、领导作用的人,还有一类是他们非共同犯罪的组织、领导者,但在共同犯罪中表现积极,发挥作用极大。这两类人在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要努力防止实现犯罪结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我将分别进行阐释:第一类人无论是对整个犯罪进程的推动还是在对其他成员的影响力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类人单单是满足消极犯罪中止的条件(即自动放弃犯罪的实施)还是没办法成立犯罪中止的,他们还需要采取譬如解散自立的犯罪集团之类的措施,以防止其先前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力发酵,才能真正成立犯罪中止。但如果是其他成员在他们解散了犯罪集团后还另起炉灶,即使是用到了原来那个犯罪集团的人脉、资源也不能就此判断行为人的犯罪中止不成立。 而第二类人则是无论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还是在犯罪实施完毕后都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只是要求不同罢了,前者要求主动停止犯罪且防止其先前行为的影响力被其他同伙利用以继续原来的犯罪,后者则要求有效地遏制住将要而还未发生的危害结果。

(二)从犯

从犯包括次要实行犯以及帮助犯,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二者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进行一个阐释。

次要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是与主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在共同犯罪中无论是地位还是作用都略低于主犯,这一特点就注定了对它成立犯罪中止的要求要比主犯少。将想要犯罪中止的意思表达出来并把这种意思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就满足犯罪中止的条件了。

帮助犯成立犯罪中止的方法有二。第一种方法比较切合积极犯罪中止的要求即采取有效措施把犯罪结果扼杀在摇篮之中。另一种方法则更切合消极犯罪中止的要求即帮助犯是要主动停止犯罪的实行,而且这个主动停止还有一个时间上的限制,那就是它必须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结束之前而不是犯罪结果已经产生之前。

(三)胁从犯

胁从犯指的是那种由于他人心理上的施压而迫于无奈与他人合作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虽然胁从犯内心深处是抵触犯罪的,而且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是远远低于主犯和从犯。但无论其行为是否出于自愿,都改变不了他们已参与进犯罪、成为共同犯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事实。而且相互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等主犯、从犯共有的特征,胁从犯并不缺乏。故胁从犯成立犯罪中止的标准跟上文中所提到的主犯、从犯相比也不会低太多,它依然是犯罪中止的一般要求以及共同犯罪中对犯罪中止的特殊要求皆要满足。具体来说,就是主动停止犯罪的实施并避免自己先前行为的成果成为他人继续其已放弃犯罪的垫脚石,或是成功遏制住自己先前行为产生结果。

(四)教唆犯

教唆指的是那些想要犯罪的人利用一定的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想法传播于本不想犯罪的人,致使那些本不想犯罪的人产生了犯罪的想法,继而实施了犯罪行为。当前刑法学界根据教唆行为所处于的阶段确定了教唆犯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下面我将一一进行介绍:(1)教唆行为没开始还在做准备的阶段,教唆者成立犯罪中止的要求则要简单的多,他们要做的只是主动停止自己的教唆行为。(2)教唆行为在进行中但还没有结束的阶段,教唆者单纯地中止自己的行为显然还不能达到阻止教唆犯罪的目的,他们还需要消除自己已实施的教唆行为所带来的影响——阻止被教唆者按照其教唆的内容实施犯罪行为。(3)被教唆人在实施教唆行为但没有做完的阶段,教唆者既要阻止被教唆者实施还未完成的犯罪又要阻止已实施的教唆行为继续产生危害结果,才能满足犯罪中止的条件。(4)被教唆人已经完成了那个教唆行为,但教唆行为所预期达到的那个危害结果还没有发生。教唆犯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危害结果扼杀在摇篮之中,不让它发生。

四、当前我国在共同犯罪中止犯立法规定上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一)立法规定上的不足

当前我国并未像规定单独犯罪中止那样给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主要还是参照单独犯罪的认定标准对共同犯罪中止进行认定,这就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的法律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把共同犯罪中的所有成员都捆绑在一起,认为在共同犯罪中只要一人既遂则全部既遂,而忽略了一人既遂但其他成员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也可成立犯罪中止的这种情况,犯了极端主义的错误;其次,只着眼于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从属地位而没有注意到他作为一个行为人的独立性,这就很容易会造成这种情况:只要是主犯成立犯罪既遂,其他所有成员无论是否已自动放弃犯罪或是已有效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都要成立犯罪既遂;最后,固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性标准。这就意味着一个共犯虽然有停止犯罪的想法、同时也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了,仍然可能因为没有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不被认定为犯罪中止,这么规定无疑会让那些真心抱有停止犯罪想法的行为人大受打击、中止犯罪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它也不利于减轻共同犯罪给整个社会秩序所造成的危害。

(二)立法改进措施

1.改进现有法条。共同犯罪中个别共犯停止犯罪应该如何认定在现行法律框架之内依然是个未解之谜。其中第24条规定了两种成立犯罪中止的标准,即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主观标准为自动放弃犯罪,这个标准是相对好把握的一个,另一个客观标准则受到了很多质疑,它要求共同犯罪中个别共犯要想成立犯罪中止必须有效阻止共同犯罪继续进行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若不能有效阻止,则你主观上再真挚、客观上再努力都是白费的,你仍然无法被认定为犯罪中止。这自然是不妥的了。而且它也跟很多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不符,比方德国法就肯定个别共犯的真挚努力,认为他们只要能做到尽力去阻止共同犯罪继续进行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即使最后没有成功,他们依然可以被认定为犯罪中止。所以,我觉得我国刑法在共同犯罪这一块可以做一个补充规定,对于那些尽力去阻止共同犯罪继续进行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个别共犯,即使他们最后失败了,也应该适当减轻其刑。

2.引进国外的先进学说。在国外,对于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问题存在一种被称为“准中止犯”的学说。准中止犯说的是行为人退出犯罪,并做出了他自认为可以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努力,但实际上他做出的这些努力对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于事无补,刑法仍然将他的行为认定为犯罪中止。准中止犯这种说法的盛行,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多数国家对共同犯罪中个别成员主动停止犯罪的行为还是抱以支持和鼓励的态度的,并以减轻其刑罚作为激励机制。我觉得我们国家以后在判断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这个问题上,可仍以阻止共同犯罪继续及犯罪结果的发生成功与否作为首要衡量标准,行为人的真挚程度则作为判断的一个补充依据。而这个真挚程度又该如何考量呢,我觉得从主观上,应该看行为人是否对阻止犯罪继续进行抱有强烈的期望,客观上,则要看行为人是否将这种强烈的期望付诸于实践,做到尽力为之。

五、结语

共同犯罪中止有着区别于一般的犯罪中止的特殊属性,但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却没有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对其规定依然是参照一般的犯罪中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本文通过对共同犯罪中不同角色成立犯罪中止条件的论证以及对国外法律制度的阐释,得出了必须主客观全面考察才能判定是否成立犯罪中止的结论。

上一篇:放火罪的犯罪中止问题研究 下一篇:迈向21世纪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