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群文摄影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11:20:19

新时期加强群文摄影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爱好摄影的人越来越多,群文摄影已经发展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一种行为艺术。为打造群文摄影队伍,笔者重点从群文摄影队伍的建设、交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群文摄影;队伍建设;网络交流;学习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50-01

摄影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的一部分, 作为这种财富的创造者―摄影者的文化素养如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数码设备的普及化,摄影已经从一项专业技能转变为全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全国各大旅游景点,面对美景,大家长枪短炮,手机ipod,纷纷上场,上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下到幼稚班的小朋友,都用镜头记录身边的各种事物,好不热闹。微信,微博等新平台的出现,也让大家对摄影更加热衷,拍摄,微信微博,没有延迟的发表评论,让作者能第一时间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如何引导人民群众的这种摄影热情和摄影方向,就成了摆在群文摄影干部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群文摄影的重要意义

群文摄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源

群文摄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图片记录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增加了有效的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绩。

(二)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群文摄影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形成了有效的参与手段,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所以,对于群文摄影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有全面的认识。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是为促进其健康良性发展,所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讲,群文摄影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文摄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之间的关联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很大程度地与民俗相关联。很多民间表演艺术,比如秧歌、龙舞、抬阁等都是在元宵节里耍的,它们和元宵节俗密不可分,是节俗活动的一个重要构成。再比如说剪纸,北方过年张贴窗花,布置一个辞旧迎新的环境,这种剪纸是和有讲究的民俗生活紧密交融的;南方年节期间有迎神赛会,百姓依俗要在贡献的牺牲品上贴上一帧纸剪的礼花,这种剪纸既有艺术性又承载着特定的民俗意义,不像现在一些脱俗化发展的剪纸艺术仅求观赏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众生活、传统习俗关系极为紧密也极为亲密,很希望我们的摄影作品能够充分地表达和深刻地揭示这种关系,而不要把拍摄对象视为简单孤立的现象或物质的对象。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群文摄影利用摄影的形式,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参与其中,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我们要对群文摄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作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三、群文摄影通讯员队伍的建设

从摄影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互性角度上来说,摄影技术可以说是群众文化在建设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传播性手段。如何推动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程度,促进摄影艺术全方面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了解企业通讯员在这个主题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摄影通讯员的水平,一定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欢迎,多鼓励他们拍摄一些好的作品,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刊物的质量。在摄影通讯员的培养上,有这样几种做法:

(一)举办摄影知识讲座

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摄影记者,结合幻灯演示,讲授基本的普及性的摄影知识。形象地讲授摄影器材、摄影构图、摄影美学、新闻摄影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摄影通讯员参加一些高水平的摄影讲座和摄影比赛。

(二)定期举办摄影交流活动

为了提高摄影通讯员的技术水平,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作品交流会,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把各自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摄影技术的提高。

(三)加大摄影作品刊登的力度

加大摄影作品刊登的力度,在企业报刊上开辟专门的展示摄影作品的栏目,并且时不时的进行评奖活动,这样就会大大激发摄影通讯员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让他们拍摄出来更好的作品,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在企业报刊当中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通讯员的素质。

四、通过专业网站、微博等加强摄影作品网络交流

进人网络时代,传统生活被重构着,其中也包括摄影:审美的转型。展示平台的改变,创作群体的平民化,传播功能的放大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在新的语境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对摄影纪实权威性的挑战镜头记录的是真实的生活,它将流动的世界定格。这是人们对摄影最早的、也是最墓本的概念认知。可以说,摄影在纪实性上有着无可替代的权威性。纪实摄影更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为摄影风格的主体。而网络时代的电子摄影已经在一定意义上解构了摄影传统文化。电子技术对摄影最大的渗透,就在于可以运用组合和虚拟的手法处理影像,创造看上去是客观的“现实”。这在电子技术没有这么发达时是很难实现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传统摄影虽然也可以在暗房里做各种影像合成,但它毕竟是以人的现实实验为基础。而电子影像既可以是拍摄的影像,也可以是纯粹地无源制造。电子影像可以做出不存在于人现实经验界的相片。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拥有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必然造成对传统摄影美学话语的解构。电子网络时期的摄影行为无疑成了“摄影真实性”的放大镜,无情地向人们揭示,其“摄影真实性”很大程度上是被主观意识追加上去的。这种“人造的真实”,在电子网络时期谁都可以给作品“赋予真实权”,无论是摄影家、传媒机构还是阅读者本身,现在很多重大新闻,都是从微信微博等新型传播媒介获得,而这些传播者,并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而是普通群众,而以前各个摄影时期一般只有摄影家和传媒机构才具有这种权利。这些是每一个纪实爱好者所无法回避且应该认真思考的。同时,各大媒体和政府机关,也纷纷将这种新兴平台,作为自己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无论专业或者业余,无论有心或者无意,网络的新兴平台必将主导未来摄影的方向。

上一篇:基于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日用陶瓷图案设计中情感元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