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认知与实践

时间:2022-08-31 10:51:01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认知与实践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应把西方和中国广为接受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并指出了其意义所在。重点研究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文化教学应采纳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文化教学;教学方法

近些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文化等方面的拓展,中西方的接触往来日益增加。在频繁的交往中,不同文化习俗价值观的碰撞带来的矛盾摩擦冲突日显突出。因此,了解不同文化民族历史习俗凸显重要。

一、意义

在工科高校中很少开设西方文化公共选修课。即使开设,相比四六级班,对此课感兴趣的学生屈指可数。大学生重语言知识忽视文化的现象在工科院校尤为突出。缺乏对异国历史文化习俗知识了解对学生未来在跨文化环境下工作必然会产生摩擦冲突埋下了隐患。要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和外国朋友接触交往中,减少由于文化习俗差异带来的误解和摩擦,变得“善解人意”,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普及异国历史文化习俗知识。笔者认为近年来西方较为流行也为中国教育界广为接受和推广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现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到异国历史文化习俗的内容,教师一般采取“视而不见”忽略去除或“大包大揽”单方面提供资料和信息两种极端的方法。其后果就是学生受教师影响不重视和漠视文化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种极端的文化教学效果甚微。学生一旦接触到跨文化习俗,就会显得茫然无所适从。由于对异国文化知识的缺失,还可产生及其严重的后果,如:有些人表现为一厢情愿的以我独尊把中国文化习俗强加给对方,妄自尊大;有些人就表现为奴颜婢膝地崇洋,全盘否认中国的文化习俗,妄自菲薄。学生和异国朋友交往的“水土不服”或发生由此而带来的文化冲突,不能不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反思一下我们传统的文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寻求更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事实证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文化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教师要帮助学生未雨绸缪,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异国文化历史知识,在跨文化环境下,能“入乡随俗”“善解人意”。通过尝试探索,笔者认为文化教学可以借鉴近些年为中国教育界认可并广泛实践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时候,最困难的莫过于颠覆自己的固有的传统观念,摒弃传统的以我独尊绝对主角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阻碍了国际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违背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笔者认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观符合培养创新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顺应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运用必须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移花接木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被动地接受,理解记忆反复背诵复习。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放下绝对权威的架子与学生进行民主协作交流,达到具体学习的最佳效果。

四、文化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协作”“会话”方法过程,最后达到“意义构建”,“意义构建”是终极目标和核心。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素材手段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协作交流的兴趣达到主动构建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教师不是枯燥地口述异国历史文化而是提供给学生活灵活现的生动素材。

在设计情景教学的时候,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而且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利用多媒体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与更接近现实的情景。图画,光盘,录像带等都可以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和目的,而不能只顾虑学生单方面感受,只为取悦于学生。好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中,“情景交融”。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放权于他们。除教师广开思路多渠道获取资料外,教师要发动学生多途径收集整理分析文化资料,合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特征。课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协作共享的热情,把高分给予收集资料最全,陈述逻辑性最强,分析脉络最清晰准确,画面做得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小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文化思考做出回答,学生得出的结论做出评价,对提出的合理新颖的论点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结束语

在国家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建构意义中真正掌握异国历史文化历史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使学生在多重文化中能够成为交际的成功者,有效地避免文化差异的撞击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 薛国风,王国亚.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 朱翠萍.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J]. 教育与现代化,2004,(2)

上一篇:外语教学交际性原则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下一篇:《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F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