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时间:2022-08-31 10:27:26

浅析建筑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建筑管理建筑企业谋求生存,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建筑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效益,制约着建筑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做好建筑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浅析了建筑管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1 建筑成本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个企业要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无外乎两种途径:开源和节流。单从节流方面讲,就是要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降低企业成本。从建筑企业来说,就是应想法设法地控制建筑成本,尽可能地将成本降到最低。无数实践证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到位,就能给建筑企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大大降低建筑成本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反之,成本控制乏力,就会增加建筑成本,缩小效益空间,降低市场竞争力。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从目前建筑行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方面来看,如要存在的问题有:

1.1 建筑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凡是有预则立,无预则废”。建筑预算管理在是做好建筑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现行的建筑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在建筑预算审核方面存在着核实情况没有彻底落实的问题。在审核建筑预算时,就是由项目负责人报送预算方案,审核人员只是书面材料进行审核,没有深入到现场去调查考证落实。二是很多建筑企业在预算执行原因分析和处理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搞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是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发挥真正功效的必要环节。但是,现实中很多建筑行业都错误认为预算执行分析不过是对预算的一种总结和说明,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预算分析的不力,极其容易影响整个预算功效的正常发挥。三是对于分析时,预算执行中发现的执行差异性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这就极其容易造成后续建筑工程中继续出现相同的问题,出现因预算执行处理不力而造成更大地成本浪费。那些相关责任人就会因为预算执行不力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心存侥幸,责任意识更加淡薄,极易给后面的管理造成更大的问题。

1.2 建筑成本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是健全建筑项目预算审核制度,审核人员必须对相关项目的成本预算情况进行实地考查核实,确保预算成本金额符合现实真实情况,尽可能地控制多报和少报后实行预算追加。二是建筑企业应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建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把它作为搞好预算工作的重点环节狠抓落实。三是切实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后的处理工作。对于预算执行差异比较大,即严重超标,应迅速商讨出最好的补救方案进行挽回,调整原来的预算执行操作,或立即启动另一套预算方案,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建筑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没有质量,市场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在建筑中,常常见到的不少质量问题,就其根本原因就是质量管理乏力。

2.1 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建筑行业的进驻管理方面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造成一些不具备建筑施工的企业、设备混入建筑行业,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形象、稳定和发展。二是在建筑施工中缺乏对其严格的过程管理,因误工、返工、返修等而造成不必要的建筑成本的增加,还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三是对建筑工艺和设备的改良,新工艺、设备的引进缺乏争取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引进一些先进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等,存在着认知和理解上的误区。很多建筑企业或是项目的负责人都认为改良建筑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设备需要花很多的资金,不如就用原来的老设备老工艺更节约成本。四是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和追究制度不够健全,执行过程不力。很多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如层层分包、转包等。一旦出了问题,总承包与分包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很多质量问题因为缺乏签署符合法律的合同,使一些不应该承担的单位去承担,而那些本来应该承担责任的责任主体,因为善于钻法律的空子而免受处罚。

2.2 建筑质量管理中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一是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的注册管理力度,确保一些符合资质、建筑施工实力雄厚又有良好信誉的能顺利进入建筑行业,对于那些不具备资质或是弄一些虚假资质证明、信誉度低的坚决将其拒之门外。对于不符合要求擅自非法进行建筑行业运营坚决从严从快从重予以打击。二是对于建筑施工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管理,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联合起来,构建质量保障立体化网络,确保施工操作有章可行、规范高效。建筑企业应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立足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其长远发展的根本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过程管理, 防止因误工、返工和返修造成的浪费,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改良旧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引进先进的建筑工艺和设备。当然,在进行建筑工艺、设备改良和引进新工艺、设备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其所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造价和沿用老工艺、老设备的成本差异和各自所产生的效益差异,权衡引进新设备想、新工艺费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以谋求获取最大的效益。例如在建筑设计、施工控制、建筑过程管理等方面,可以引进最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模拟实验,寻求出最节约成本、最节省时间、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施工方案。在建设过程中可采用非粘土制品代替传统的粘土制品或循环利用工业废品,采用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的新型混凝土等。四是建立健全永久性质量责任追究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出现问题或较大事故的质量责任人应坚决予以处罚。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合同的管理,以降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法律责任风险。

3 建筑进度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建筑进度管理是确保按时完工的主要管理措施,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进度管理问题。

3.1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建筑进度控制的制约因素很多,如:工程本身的管理、施工环境、劳动力施工、风险问题、物资供应问题等,有些建筑工程的承包方通常实施的是粗放式管理,往往在施工的细小环节容易出现疏忽,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竣工,不得不使工期后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成本等息息相关。从理论上讲,加快速度的前提必须增加成本,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考虑得不够周全,常常顾此失彼,或者注重了进度忽略了质量,或者注重了质量却延误了工期。

3.2 解决建筑工程进度问题的方法

一是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有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在工程项目的开始阶段,就要选择一支团结协作的项目团队,其中包括项目经理的相关领导及成员。做好加入项目组织人员工作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频繁的人员流动,积极发挥个人在工程管理中的潜能与才能。二是在项目刚开始阶段,在进度的跟踪管理中,应以经理为责任制的中心,将具体责任细化分配到个人,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成员开展一定的奖惩措施。通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工期、要进度,保证预期目标按时完成;三是,实施进度全程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其他的计划。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就是进度计划,计划的好坏与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密切相关。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承包方应拟定一份精细化的进度计划,再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其它方面详细的计划,如劳动力、材料供应、质量保证、资金管理等方面。

当然,建筑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改进建筑管理的新方法,才能适应时展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兴斌.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技能的创新[J]. 科学之友, 2010.

[2]郑建斌. 建筑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 价值工程, 2010.

[3]赵俊光. 浅谈建筑工程的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4]蔡姗.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科学之友, 2010.

[5]付润涛.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 科技风,2010.

上一篇:探讨施工索赔的技巧与对策 下一篇: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