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语文教育困境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09:06:24

对当前语文教育困境的思考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教育环境,怎样使语文教育在新的教育大环境、大改革中快速突起、走出困境,本文发表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当前语文 教育困境 思考

一、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目前还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素质教育只能逐步实行,中考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还会较长时间的存在。由此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却极大地阻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把语文教育也置于了十分难堪的境况之下。第一,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也是应试教育,使语文教育走向畸形形式化倾向严重;第二,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性,语文科又不全是考什么教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最不明显,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脱节,语文教师不知怎么把能力提升和考试成绩良好有机结合;第三,语文的中考和高考,尤其是高考语文题目和其他科目的题目相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科整体素质的考查,使应试的语文教育不适应课改考试要求;第四,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看重考试成绩,缺少多元的评价。

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语文教育的最大症结。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从以下几点

(一)缺少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得不好。目前较有影响力的目标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有效课堂教学法等只是带有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全切合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难以顾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新课改后不少教师也探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点拨法、五步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研究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杜郎口”教学法等,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毕竟满园春色才是春。但这些教法是否有大面积推广的意义尚需研究。新课程的推行,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在课程改革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阅读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误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反思。不能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改革中,一部分教师将自己的角色退化为发问者、点名者、旁观者、旁听者,这实是对“自主学习”意义的一种误解。正由于这样,导致了这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适时收放、相机导向、纠误正偏。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只是停留在表层之上,学习难以深入。因为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者身份不明确,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达到自我能力提升的目的并未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还是没有实现。

(二)示范课不具有示范性。近几年,赛课竞教可谓越来越多了:优质课、教学能手课、观摩课、示范课;组织机构从校级至省级、从教育主管部门至相关学会,可谓名目繁多,应有尽有,不少教师也就从中得到了许多大奖,许多教师也获得了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等的称号,姑且不论这样做对教师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是“减负”还是“加负”,单就这些课来看,意义又有多大呢?一节课,不惜调动几人甚至几十人的精力,用一周或几周的时间,挖尽教学的形式,最后由一人表演出来。近两年来,教学课件的滥运用,更使各类赛课多了表演的成分,追求形式之风更为热烈。

三、缺少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大部分学校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把课余学习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有的学生除语文课堂外,基本上没有在语文学习上花时间。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一是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大多数学校没有必备的图书馆,无法向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料,教师只好靠大量做题,这又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低效率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少自我价值实现感。一道数学题,学生经过思考解出了,马上产生价值实现的愉悦感,从而培育出持续的学习兴趣。而语文题却难以给学生带来这种愉悦,一道题答出了,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但不知是否正确,对答案后发现有对有错,愉悦之感难以激起,长此以往,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又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导致语文学习事倍功半,少、慢、差。三是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造成各学科间的时间之争,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语文学习往往被挤在最后。以上三点决定了语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争必定失败。像诸多名家那样让学生一天、一周、一月写日记、周记、感想,在几个学校能够有实效、能行得通?实际上许多著名作家都不是学校语文学习的高才生。情何以堪?同时,语文教学改革追求形式,急功近利,缺少语文课地位的实质性突破。近年来,关于语文的教学的功能争论不休,至今也无定论,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若是工具,又该怎样在教学中去落实呢,在其他课程中体现你呢;若是一门与语数外同等的功课,那么在教学时又该培养学生什么知识、什么能力呢?课标虽提出了三维目标,但仍然忽略了语文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特殊地位和性质,所以我们基层教师对语文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把握不准,削弱了语文学科教学地位,也让语文教学陷入尴尬境地。

总之,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高中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造成小学生费时费力却并没有打好基础,尤其是没有培养出能力的现状是现实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把原来对小学的压力转向了初中,初中教学由于受中考的影响,中考题又是各地市自己命题,它的局限性——如课内阅读量过多——严重限制了教学改革的进程。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高中教学举步维艰,有的学生上了高一还需补初一甚至小学四、五年级的课,教学怎能不难?

上一篇:浅论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开发利用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体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