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探究教学

时间:2022-08-31 08:18:22

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探究教学

[摘要]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体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个体与合作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最早是由杜威提出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它的作用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呢?下面谈谈自己实践的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真实情景中

化学趣味性在于它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其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在包含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探究意识。通过每一节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例如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节时,可先播放工人制备食盐过程的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工人们用了什么方法来提纯食盐?他们的实验步骤和程序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物质提纯的方法。

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她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必然产生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的求知欲望,探究意识在这种欲望中自然形成。

二、创设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

课程内容问题化,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关键是真正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指某一问题学生给予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气氛,此时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转为一种探究的动力。比如,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教学时间和教学大纲等限制,在教学中先把盐类水解细分为四个小目标:1)盐类水解的含义2)盐类水解的本质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4)盐类水解的应用;四个小目标层层推进,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 情境:NaCl、NH4Cl、CH3COONa溶液是否都呈中性?

实验:用pH试纸测试NaCl、NH4Cl、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产生疑惑 释疑:a.溶液酸碱性的原因 b.此水溶液中存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c.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

导出概念 归纳: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并与中和反应作比较

发现规律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盐都能水解?

总结:能发生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影响因素实验:用pH试纸测试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碱性强弱

分析:比较阴离子对应的酸酸性强弱

内因:越弱越水解

外因分析:联系影响化学平衡和水的电离的因素

应用问题:溶液配制、浓缩与蒸干、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改良土壤等

三、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发现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更是探究的动力。每一个探究过程,包含的要素不一定相同,但提出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并设法解决,就是一个探究的循环,就是一轮认识上的提高和能力上的增强。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励学生敢于质疑,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提问动机入手。再辅之与问题情境的营造和提问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

四、教师探究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探究课堂中要建立师生共同探究的和谐气氛。新课程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关系,而是教师诱导,师生一起完成的关系。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我在《镁铝性质实验再探》中,学生用镁、铝、稀盐酸构成原电池,发现镁铝两极上均有大量气泡,且随时间推移,镁条上气泡逐渐增多。这时我提出:为什么镁条表面仍有大量气泡呢?请充分发挥想象,探究其原因。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学生总结出如下原因:镁条不纯,镁和杂质在盐酸中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导致镁条上产生氢气;外电路由于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电阻过大,使电子不能顺利通过;铝电极上产生的氢气泡未能及时消失,引起铝与溶液间的电阻增大;镁铝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太小;溶液温度过高;可能还与浓度有关等等。对于这些假设,我均给予了鼓励并继续设计实验。

五、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新构建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要使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究过程成为生一生互动、师一生互动的动态交互发展的过程,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人,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师为学而教,以学生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过程中,“指导自学一问题研究一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严谨态度和独立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深入分析演唱作品,准确把握情感特征 下一篇:21世纪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