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歌舞文化再生产的窘境

时间:2022-08-31 07:56:35

佤族歌舞文化再生产的窘境

摘要:佤族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歌舞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佤族生活的地区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灿烂的佤族歌舞文化与匮乏的物质生活形成了佤族现实生境。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等方法,运用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将当今佤族歌舞文化开发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各环节遇到的窘境进行了梳理,希望通过提出措施以促进合理的佤族歌舞文化开发,让佤族特有民族文化能够产业化地可持续发展,让佤族贫困地区得到经济的进步。

关键词:佤族歌舞文化,文化再生产,开发保护

一曲脍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让全国认识了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能歌善舞的佤族人民,粗犷豪放的佤族歌舞经过世代传承已经有了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当今佤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其歌舞文化,但在其歌舞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窘境。

一、佤族歌舞文化创作中的窘境

佤族歌舞文化创作,是指产生佤族歌曲、舞蹈作品的智力活动。包括了佤族歌曲、舞蹈元素的收集、创意的产生、歌曲、舞蹈的编撰、编排过程。

(一)事业体制的佤族歌舞团制约了佤族歌舞的创作

目前我国2个佤族自治县县级佤族歌舞团尚属于事业体制。体制决定了“等、靠”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佤族歌舞的创作。沧源县阿佤山歌舞团的前身是县文工队,成立于1964年7月,2003年正式更名为阿佤山歌舞团,现有汉、佤、彝族三种民族演员。有正式演员11人;人员工资由县财政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核发,是沧源县唯一的县级舞台艺术表演团体,承担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辅导基层文化、组织农村文艺汇演等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职能。西盟县民族歌舞团于1956年成立,是一个国办公益的专业表演团体,是县委政府设立的一个事业机构。全团从建立之初的5人到今天的共67人。歌舞团无办公楼,目前占用县文化馆办公楼一、二楼的左侧办公,内设办公室1间、服装室一间、排练厅一间、创作室一件。

事业体制导致创作人员紧缺,节目更新困难。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歌舞团的演员都是以团带班的形式招聘和培训的,团体表演还可以,个人创作节目,首先要有天赋、事业心和培训的机遇。由于受到地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没有竞争力,整体素质偏低,影响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佤族民间文化是佤族歌舞创作的重要来源。佤族民间歌舞的搜集整理、保护利用工作,在没有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前,它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而经济效益较差,以至于有的地方不愿在这方面花较多的投入。

(二)佤族乡村歌舞文化缺乏创新

乡村原是佤族歌舞的源泉,但现在乡村佤族歌舞的创作上也存在窘境。主要体现在乡村佤族歌舞传播空心化。由于佤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众多佤族青年外出务工,导致佤族乡村对歌舞文化的创作和传播重视程度不高。课题组在访谈沧源县永和村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鲍叶内时,她对佤族歌舞的学习来自她的长辈,以及在电视或碟片,缺乏专业、系统的佤族舞蹈训练。当问及他们平时教舞蹈的对象时,他们谈到,教村里的愿意学习的老人、还有一些小孩。因此出现了佤族歌舞在乡村的传播大部分的对象是老年人和儿童的空心化的现象。

(三)佤族歌舞自身的元素限制了佤族歌舞文化的创新

佤族歌舞元素自身有较强的特点,如甩发等动作、特有的肤色、特有的服装道具,这些元素从正面上看是佤族歌舞识别的重要标志,但也称为了佤族舞蹈的限制性因素,因为如果脱离了这些元素开发佤族歌舞,则不被世人认为是佤族歌舞。

二、佤族歌舞文化生产中的窘境

佤族歌舞的生产值得是佤族歌舞内容生产,是一种特殊生产形态,所创造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

(一)硬件问题影响了佤族歌舞文化的生产

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佤族歌舞的生产。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歌舞团没有录音棚及音乐制作的设备,到市里或省城录音要花费时间、花费财力,造成更低的资源运用效率。西盟县歌舞团随着演员的不断增加,目前歌舞团占用文化馆办公楼100多平方米的练功厅已无法容纳60人开展练功、集训、排练等工作。

(二)人才问题影响了佤族歌舞文化的生产

西盟县歌舞团所招聘的演员无一专业院校毕业人员,接待工作过于频繁。由于经常在外,演员得不到正常的训练、学习,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演员的专业训练,大部分演员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高,同时影响了节目的排练与质量。

事业体制下,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待遇低。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而西盟县歌舞团的临时演员大部分是来自农村,没有固定居所,长期租用民房,加之每月所缴的五大保险费,他们的生活费已所剩无几,生活较为艰难,这为我团留住人才产生极大的影响,随之影响了歌舞团的发展,阿佤文化也难以有创新和发展。老演员的安置有所困难。

(三)传统观念影响了佤族歌舞文化的生产

在佤族非物质文化方面:一是在民歌的搜集中只注重了曲谱的整理而没有注重唱词的整理,有的只能唱,不能念,而不能念就失去了她的价值或者说使它们的价值大打折扣。同时,在一些著名的民歌整理中,没有注重原生态保护,搞得不伦不类。二是有的优秀的佤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如:民间木鼓舞是佤族的品牌舞蹈,但在传承上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随着一些老民间艺术家们逝去,已面临失传承。三是对佤族民歌等文化精品的艺术鉴赏、评析、推介跟不上,不能很好地引导人们去欣赏佤族文化,去理解其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一是对佤族文化整体性认识不足。比如对民歌的搜集整理只注重曲调的收集,而不注重歌词的整理和对民歌的一是鉴赏。

(四)潜在的佤族歌舞文化的生产者后继乏人

佤族语言对佤族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不懂佤语,对佤族歌曲的演唱则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但除了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中国少数民族(佤族)语言文学专业外,其他院校鲜见佤语专业,且佤语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在课题组走访沧源县教育局罗老师时,他表示,由于人才观、就业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佤族歌舞文化的传承。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尽管孩子愿意学习佤族歌舞,但家长却对此持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因此影响了佤族歌舞文化的学校教育。

三、佤族歌舞文化传播和消费中的窘境

文化要转化为经济,必须经过传播和消费的环节。所谓佤族歌舞文化的传播和消费,即佤族歌舞文化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环节,并且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过程。佤族歌舞文化在传播和消费中也面临着窘境。

(一)佤族歌舞文化在传播和消费中赚了人气却难获得经济效益

阿佤山歌舞团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商业演出近万场次,观众为180多万人次,纯收入不到50万元,可见,县级的佤族歌舞文化虽然覆盖面甚广,却难以体现经济价值。

(二)佤族歌舞文化传播和消费中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佤族歌舞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由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创作、编排、导演,沧源佤族自治县佤山歌舞团、沧源县黑旋风旅游艺术团参与演出,由云南省舞蹈家协会进行艺术指导的明确分工和股份制形式投入方式的佤族歌舞乐《重彩・佤山》虽然是对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生产、营销、教育全方位跨领域合作做出的有益尝试,但其营销的知名度过低,宣传不到位,影响力不够。体现在其在昆明剧院做了多次演出,但在省会城市昆明,作为普通市民、群众不知道何为《重彩・佤山》,即其影响力仅限于其自身演艺圈里,未能跨出专业界限。

(三)佤族歌舞文化传播和消费中知识产权的不到有效的保护

佤族歌舞文化的创作者是佤族歌舞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佤族歌舞在传播中佤族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佤族经典民歌》一碟每一首歌都有密码,但还是难以阻止盗版的猖獗发作。虽然沧源县文化馆馆长鲍志明馆长很宽容的认为,有人盗版说明你的歌舞受欢迎,但佤族歌舞文化传播中对原创者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作更大的努力。

(四)客观上的交通、制度问题影响了佤族歌舞文化的传播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两个佤族自治县更是在云南边地,与缅甸接壤,客观上远离中原、远离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加上自然条件的障碍,如云南山路崎岖,时常大雾笼罩,到达佤山地区是一个艰辛的旅程。中缅佤族山水相连、同根同族,但出入境制度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佤族人民的往来和佤族歌舞文化的传播。课题组从西盟县城到沧源县城用了4个半小时,据当地人说,如果往缅甸出去走会更近,只用2个多小时。即出入境制度的约束也就让西盟和沧源两县之间的往来形成交通的不便。

四、佤族歌舞文化再生产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层面对策分析

1、知识产权法制保障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国家层面应加强对佤族歌舞文化创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法制制定和执行的力度,加大对盗版的打击,让佤族歌舞文化创作者们在得到自己文化创作知名度加大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

2、与国外(缅甸)联合开发

中、缅佤族山水相连,同族同根,文化相通,基于缅甸经济基础落后,很多佤族文化保留更加完整,而中国社会、技术先进,中缅两国可以联合进行佤文化的挖掘、开发与保护。要加强中缅两国歌舞文化的交流,可以在出入境制度上进行适当调整,诸如在口岸即可办理相关出入境手续,在佤山建设机场,改善旅游者到佤山的交通条件,加强中缅两国旅游联合开发,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为县级佤族歌舞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3、教育政策调整

县级佤族歌舞人才往往由于高考文化分数问题难以进入一流专业院校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大专院校应设置民间艺术人才、佤族语言专业人才的定向、委培制度,为地方歌舞文化的专业化基于一定的支持。

4、加大对佤族歌舞传承人的支持力度

虽然国家对民族文化传承人每年有3000元的补助,但除了金钱的支持,还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如对民族文化传承人传承文化的场地支持、宣传力度的扩大,对传承的歌舞文化积极出版。

(二)地方层面对策分析

1、对县级佤族歌舞团进行体制改革

沧源县和西盟县的县级歌舞团均属事业体制,人员老化、演出少、缺乏活力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适应市场、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国有文艺院团体因此两县歌舞团,需要发挥国有文艺院团在演艺市场的主导作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2、重视人才

针对县级歌舞团缺乏专业演艺、经营管理人才的现状,地方应与高校合作或引进人才,提高地方佤族歌舞文化人才专业水平,提高佤族歌舞文化人才的待遇,留住人才。

3、区域合作

全国有2个佤族自治县,西盟、沧源两县应加强合作,从佤族歌舞的创作到宣传、营销,扩大宣传营销途径,利用现代媒体、网络进行佤族歌舞的宣传。充分发挥两县的比较优势,联合打造佤族歌舞文化。

(三)社区层面对策分析

1、加强佤族歌舞创新

从县级的广场舞表演队到乡村的业余佤族歌舞队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佤族歌舞,并将其传承下去。

2、树立佤族文化自信

在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不能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应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能“说佤话、唱佤歌、跳佤舞”为荣。

(四)家庭层面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就业观

佤族歌舞文化的弘扬,需要依赖于佤族家庭对佤族歌舞人才的观念的转变,改变考大学是唯一出路的思想。树立能弘扬和传承自己佤族文化也是人才的观念,鼓励子女从事佤族歌舞方面的工作。

2、提高自身的歌舞欣赏水平和改变消费观念

佤族歌舞的欣赏和消费首先要从自己民族的市场开发,众多的佤族家庭应该树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学习和传承佤族文化,并学会欣赏佤族歌舞,对佤族歌舞的表演习惯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改变文化消费观念。(作者单位: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云南大学商旅学院)

参考文献:

[1]依托佤族歌舞资源,努力打造佤族文化名片――2009年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歌舞团工作总结[Z]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歌舞团.2009

[2]赵岩社,罗海麟.云南少数民族网云南民大中国少数民族(佤族)语言文学专业25年[EB/OL].

[3]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EB/OL].

上一篇:从视知觉通往舞蹈艺术 下一篇:主题学视域下“杀妻”主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