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静脉应用蔗糖铁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8-31 07:47:13

10例静脉应用蔗糖铁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9-02

蔗糖铁作为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补充铁剂的主要药物,使用愈来愈广泛。静脉使用常因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会对静脉造成不同的损伤,可表现为局部酸麻胀痛等症状,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蔗糖铁治疗225人次,其中10人次出现外渗,经治疗护理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期间静脉使用蔗糖铁225人次,均为慢性肾脏病病人,出现外渗其中行血液透析患者6人次,腹膜透析2人次,慢性肾脏病3-5期2人次,出现外渗后表现为穿刺部位膨隆高于皮肤表面,并出现红肿热痛。

1.2 结果 给予处理后,2-3天痊愈,静脉炎及皮肤刺激症状消失,无其它不适。

2 原因分析

2.1 选择静脉不当 铁剂应该选择粗直的血管,但血液透析病人由于动静脉内瘘及血管条件较差、个别病人进食不佳、糖尿病足等原因,周围血管大都细小、弹性差,即使穿刺成功,却很容易出现药物外渗。

2.2 穿刺部位固定不良 针尖触碰到血管壁,置输注过程中穿透血管壁致药物外渗。

2.3 尿毒症病人血管脆性大,通透性比较强,虽然有回血,但局部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现象。

2.4 病人方面原因 其中有3例病人有认知障碍,病房护士做不到每时每刻陪在病人身边,家属看护不当,致药物外渗。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告知及健康教育 首次输注前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铁剂输入的作用及副作用,并强调外渗会引起的后果,签署刺激性药物使用告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减少输注肢体活动。如有需要及时按铃,

3.2 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 最好是上肢血管,不要选择在关节周围,如是糖尿病病人注射前检查周围动脉搏动,如搏动不良,禁止在此侧输注,以免引起药物外渗所致局部组织坏死。

3.3 避免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因病人需要隔日或每日输入,因此尽量选择使用留置针,并做好置管护理,保证血管的通畅,次日注射前要确保在血管内,输入前及输注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冲管做好血管保护。避免反复穿刺血管[1]。

3.4 加强输液中的观察 输液过程中反复巡视,并观察血管回血情况、周围有无红肿、病人主诉等,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血管通路。

3.5 外渗后处理 出现外渗后,如果药液渗出过多,接上注射器进行抽吸,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从外渗中心点向周围进行局部封闭,封闭后使用33%硫酸镁湿敷24小时,并观察动态变化,如周围红肿情况、疼痛、皮温等,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

3.6 可疑渗漏处理 1例病人回血良好,次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给予局部贴上施乐辉透明敷料,次日观察病人局部疼痛减轻,2日后揭开敷料观察病人皮肤恢复正常,触摸血管部位无不适。

参考文献:

[1] 徐翠玲,静脉用蔗糖铁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3,9(3):619

[2] 许斐,丁荣双,谭秀云,等,长春新碱推注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537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儿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