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测站实现“大水文”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31 07:42:02

基层测站实现“大水文”的几点思考

摘要:基层水文站是水文系统最基层的机构,承担着所辖范围内水文数据的测量与记录,是防洪抗洪的耳目和参谋,更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水文测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水文行业要求,分析阐述了基层水文行业应向行业水文转变,立足本职,转变观念,拓展服务空间,以发展的思维,不断增强和完善服务行业管理体系,形成设备先进,服务多元的一种新的行业格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水文”。

关键词:基层水文测站 ;“大水文” ;思考

中图分类号:P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大水文”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大水文”发展理念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全面发展,以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提高预测预报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推进水文从侧重局部建设向注重整体发展转变,从技术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从数据服务型向成果服务型转变,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努力提高水文现代化水平,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水文工作会议明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文已从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发展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从主要为水利工作服务,拓展到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等各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服务。水文工作的实践充分表明,水文既是防汛抗旱、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耳目”、“前哨”与“尖兵”,也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性基础事业。

2一般基层测站面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一些基层水文测站认为,水文测验就是记录观测,按部就班。工作人员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客观上造成了基层测站对新的事物了解少,久而久之,缺少开拓创新的勇气,对本行业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

2.2测报水平有待提高

水文测报是水文事业的根本与基础,基层测站大多分布在地段偏僻地区或大江大河旁,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都较差,有些测站只委托附近居民对测站进行测报。由于水平、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测报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2.3 水文社会服务面狭窄

服务社会是水文事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路,是水文发展的根本所在。现在的基层测站,所担负的职责,除了做好辖区内水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编外,还积极为防汛抗洪、水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但服务的面还是非常有限,服务的对象仍然较为狭窄,从而导致社会对水文的了解不多。

2.4 测站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水文测站担负着原始数据的采集整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辖区的水文资料的精度。基层测站因为受客观条件影响,导致测站很能难招到专业的水文技术人员或高学历的年轻人,即使招到了高学历的年轻人也很难留住。许多测站无奈只能招聘临时人员或代办员,测站工作人员整体水平较低,至于专业方面的要求,更是无法保证。如澉浦站连续几次参加全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却面临无人报名的窘境。如此之下,测站要配备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队伍,更上难上加难。

3 基层测站实现“大水文”几点思考

3.1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小测站”与“大水文”的关系

近年来,从上到下, “大水文”这个词语在水文行业提得越来越多。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大水文”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要“立足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

3.2立足水文,做好本职,以实际行动推进“大水文”事业

3.2.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水文职工的责任意识

水文测验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职责和义务。水文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重视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要坚守水文行业道德,在水文测验中严格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流程,态度严谨,工作扎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保证测验数据的真实有效。其次要充分发扬“求实、创新、奉献”水利精神,激励水文工作者不断努力工作。国家对水文工作越来越重视,测站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水文工作者更要修练内功,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以实际行动把水文精神贯彻到各项中去。

3.2.2 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作为一个基层测站,必须有一套合适本测站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测报质量。基层测站人员少,但需要运行与维护的设备多,这就更需要规范操作制度和工作流程。①仪器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统一对仪器建立分类,编号,对设备进行归口。②细化行业的操作手则。每天8:00校核水位时间误差不超过2 min,雨量计走时24 h误差不超过2 min。每时测报做到“四不”原则,台风与高水位期间24 h值班制度。③岗位明确分工,确保资料的收集与完整。资料的收集与整编过程中做到一校二核,资料做到日清月结,不允许资料随意放置,每年资料按时整理归档。通过这些规定制度的执行,规范了操作程序,强化了工作的责任心,确保了测验工作的质量。

3.3 不断延伸水文的服务空间,实现发展“大水文”的目标

当前的水文行业发展方向,不仅仅是满足防汛抗洪、水雨情测报等基础的水文工作,随着社会发展,与水有关的各行各业都将是水文业务拓展深入的领域。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文设备,使水文测验实现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大水文”发展理念中提到“四个转变”,其中一条就是“从技术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改变过去那种水文行业服务内容单一,转变成为以服务为核心,把水文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可操作的、基于标准的服务,并使其重新组合和应用,从而为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优质的水文服务。

3.3.1 依托基础技术,深化服务内容

水文测站在水质监测、水雨情预报、洪水分析、水文资料收集、防台抗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停留原地,按部就班肯定不行,而应主动出击,深化服务内容。如在水质监测项目中,除了传统的水质监测外,更要在涉及与水有关的工业废水排放、农村饮用水安全、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等各方面中,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信息共享,深化服务的内容,在相关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大家所肯定。

3.3.2转变传统观念,拓宽服务领域

水文测站除应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功能外,还应结合自身实际,转变观念,要在不同的社会公共事务中,积极拓展水文的服务空间和领域,凸现社会职能。要开展对暴雨、城市防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报分析研究,同时在海上救援、农村节水措施、水资源平衡等方面,水文协同配合,发挥应用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维护公众安全等提供保障。

3.4多措并举,促进测站实现“大水文”。

3.4.1崇尚人才,重视测站队伍建设

实现基层测站“大水文”,需要一支整体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复合性人才队伍。由于受条件影响,许多测站很难招到高学历复合性的人才,这严重制约了水文的发展。有关部门要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多方面,营造良好的空间,尤其是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保障测站发展“大水文”的需要。

3.4.2 主动宣传,树造测站良好形象

水文测站不像电力、通信、卫生、教育事业那样,为社会各界所熟悉。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作为水文人,一方面既要继承老水文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水文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勇于宣传水文事业,让广大群众了解水文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从而提高水文事业在社会行业中的地位,以此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如本测站参加了县总工会组织的全县五年一次的劳动集体先进的评选工作,借此机会,积极宣传基层水文测站的工作性质,服务的方向,取得的工作成绩,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正面宣传,社会各界对水文事业有了很多全新的了解,测站也被评为全县的模范先进集体。

4结 语

基层测站要实现“大水文”,不是空话套话,而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扎扎实实完成基层测站的各项工作。同时要立足本职,主动出击,拓展服务空间,为水利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水文”。

上一篇:工民建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概论 下一篇:对市政热力管道施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