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喷桩在软基处理中应用

时间:2022-08-31 07:14:34

水泥粉喷桩在软基处理中应用

摘要水泥深层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以青兰高速粉喷桩施工为例,介绍了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中工艺流程、及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重要环节。

关键词软基处理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确保软基处理的效果是我们在工程实践中探索的一个课题。

1、工程概况

青兰高速公路陕西境K124+568~K124+650段路基底处于鹿首河古河床上,路基平均填筑高度在6m以上,原处理方案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特殊处理。现场对该段地质进行试验检测,发现此处原地面以下2m土质含水量呈饱和状态,超过其液限指数,呈液态;2m以上部分含水量超过30%,土质松散。

对灰土挤密桩进行试桩,导桩很容易击入地下,击入2米以上的导桩拔出时无法成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对方案进行比选后确定此处采用水泥粉喷桩,水泥作为加固料,可以使其与原位软弱土混合、压密,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来加固地基。

2、粉喷技术及粉喷桩

有压缩空气向软弱土层内输送石灰、水泥等粉状加固料,使其与原位软弱土混合、压密。通过加固料与软弱土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凝聚作用、化学结合作用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粉喷技术适用的加固范围为天然含水量大于30%的淤泥质土、粘性土各粉性土地基;当地基土PH值小于4或天然含水量大于70%时不适用。

采用粉喷技术使软弱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柱状加固土,它与原位软弱土层组成复合地基。

3、水泥粉喷桩布置及技术要求

根据高速公路路面设计荷载及验算荷载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粉喷桩采用柱状加固型式,采用梅花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试桩结果确定间距为1.8m。

粉喷桩长度结合地层情况,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桩长选用6.5m,大部分地段能深入砾石层;

水泥粉喷桩挤密法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施工范围:线路左幅路基中心至排水沟下方;②桩径D=50㎝;桩深h=650㎝;③布置及根数:间距180㎝,呈梅花型布置,;④水泥标号及用量: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50㎏/延米;⑤成孔及夯实均用机械完成;

4、施工工序及要求

施工主要过程为:施工准备、桩机就位、钻孔、喷粉、搅拌、停灰、复搅和移位。

a、施工准备:施工设备进场前,查明地表、地下有无障碍物,尤其是地下管线及空中有无高压线等,切实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施工区域进行整平,测试并调整好现场素土的含量。满足施工用电及电力供应的要求。出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利用经纬仪对桩位进行准确定位。做施工技术交底。

b、粉喷桩机械准确定位,并检测钻杆的垂直度,再进行钻孔施工,施工桩长通过钻杆长度控制,因此,喷粉前钻杆长度要不小于设计桩长。桩机就位要求平稳准确,桩管与桩孔中心相互对中,在施工过程中桩架未发生移位或倾斜。

c 、钻杆钻至设计深度后送灰器喷灰。通过钻杆长度控制喷粉高程及停灰面,以确保粉喷桩长度。对施工加固料仔细检查,防止加固料受潮、结块、变质。

d、孔位布置采用梅花型布置,桩孔直径50cm,间距1.8m,钻孔时采取间隔成孔,二次插入,以利于钻杆插入及拔出。

e、在钻杆钻入及喷灰过程中,仔细量取钻杆长度。同时,仔细观察桩管的贯入速度和垂直度变化。

f、钻孔时由专人检查桩孔的质量,观测孔径、孔深及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g、对使用钻头定期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20㎜。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500㎜时,喷粉机应停止喷粉。

h、在喷煌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粉时,第二次喷粉接桩时,其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

i、为保证施工质量,粉喷施工由专人监督和检测。检查桩位、钻杆倾斜度、桩长、桩径、单桩喷粉量和复搅长度等。具体数据见《粉喷桩施工质量检查表》。

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6、质量验收

粉喷桩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桩孔中心点的偏差横纵方向不应超过10㎝;

②、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

③、复搅长度≥2.2m;

④、桩径≥40㎝、桩深≥6.5m;

⑤、搅拌均匀。

7结语

粉喷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坚持全方位的检查。应特别注意的是,粉喷桩施工质量受人为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每道工序、每个操作环节都必须加强质量意识,把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

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随机抽查了粉喷桩的质量。将桩头开挖了50㎝,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施工搅拌均匀,桩径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达到了加固地基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 地基处理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1 ]JGJ 79-2002 , J220-2002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S] .

上一篇: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园林工程施工流程及施工细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