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模式的本质\分类及现代建构*

时间:2022-08-31 07:09:16

论德育模式的本质\分类及现代建构*

摘 要 德育模式作为德育活动的程序和策略体系,既是德育理论的范型化与实践化,也是德育经验的概括化与程序化,具有操作性、优效性和发展性等突出特征。德育模式按其功能可分为主知主义模式、主情主义模式和主行主义模式;按其内容可分为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主义模式;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外铄型模式和内发型模式。德育模式的现代建构是德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必须注意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灌输走向对话,由自然本位走向以人为本,由控制封闭走向自主开放,由理想空泛走向理想现实相融合。

关键词 德育模式本质分类现代建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道德及德育的客观需要与强烈呼唤,德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德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德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德育模式的实践形态层出不穷。德育模式作为德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上承抽象的德育理论,下启具体的德育实践,它不仅是德育理论的范型化与实践化,而且也是具体德育经验的概括化与程序化,是联结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纽带与桥梁。但从已有德育模式的研究成果来看,德育模式的概念界定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德育模式的实践形态仍过于繁杂、缺乏系统,德育模式的现代建构仍囿于传统、方向不明,这势必影响德育模式自身作用及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德育活动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提升。为此,必须厘清德育模式的本质内涵,明晰德育模式的类型划分,把握德育模式现代建构的对策趋向。

一、德育模式的本质内涵

德育模式的概念界定,是德育模式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杜爱森认为,所谓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德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1]。班华认为,德育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育模式,是运用“模式”研究法,对在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和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亦即在一定德育理念支配下,对德育过程及其组织方式、操作手段、评价机制等作出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2]。黄向阳认为,德育模式实际上就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3]。郑航则认为,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德育理论或观念指导下,对品德培养过程及其组织学生、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实施策略、评价机制等所进行的框架构想和方案设计[4]。从上述德育模式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一方面,德育模式有别于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是构成德育模式的细节,是德育模式具体的智力操作范型,二者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另一方面,德育模式也有别于德育理论和德育理念,它不仅蕴涵了人们的德育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而且还内涵着结构、程序、原则、方法、策略等实践要素。据此,笔者认为,所谓德育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德育理念和德育理论基础上可以参照模仿的、具有操作性的结构性整体。具体而言,德育模式是在一定德育理念和德育理论指导下,德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有机融合而成的比较稳固的程序及一整套策略体系。德育模式不仅可以表现为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运用简明解释或象征性符号反映其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本质特性,也还可以表现为对某些德育经验的总结、加工、抽象、概括与优化,是连接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纽带和桥梁,能给德育实践者提供一整套可供参照、借鉴与操作的标准的德育式样。

作为一种既不同于德育理论又不同于德育实践的德育因素,德育模式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其一是操作性。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不是空洞的理性思辨,而是能够参照模仿和实施运用的程序化、固定化的操作步骤和行为范式。如西方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关心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以及我国的主体性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欣赏德育模式、探究德育模式等,都有一整套可供模仿和操作的程序、步骤和策略等,具有极为鲜明的操作性特征。其二是优效性。任何一种德育模式的提出和建立,其根本旨归都是为了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如果一种德育模式不是优效而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如传统的注入式模式、灌输式模式、强制性模式等,那它必然会逐渐被边缘化,甚至会退出德育实践的历史舞台。可以说,德育模式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优效性,因而它也是德育模式的生命活力之所在。其三是发展性。发展变化是任何事物的普遍属性,德育模式也不例外,它也是一个开放的、运动的、变化的系统。德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德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必然会促发和推动德育模式的不断变革、发展和完善。如伴随着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模式的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主体性模式、体验式模式、生活化模式等,由于它们更符合道德和德育的本真追求,因而逐渐成为当代德育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常用的德育模式。

二、德育模式的类型划分

由于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和德育理念的差异,致使德育模式的实践形态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德育模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按照德育模式的功能分类

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德育功能。如果依据德育模式的不同功能,德育模式可分为主知主义模式、主情主义模式和主行主义模式。“主知主义”模式是西方形成较早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德育模式,它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由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格发展完善。这种德育模式注重张扬人的道德主体意识和道德智慧,强调发展人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理解、道德思维等道德理性能力,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功能的德育模式。“主情主义”模式最早由英国学者麦克菲尔和诺丁斯提出,后由美国学者吉利根传承和发扬。相对主知主义模式来说,主情主义模式形成时间较晚一些,但由于其对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形成中独特作用的珍视,特别强调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和德性成长的源泉和动力支撑,因而成为当今更容易为人们认可和接受的德育模式。“主行主义”模式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道德教育家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模式都属于这种德育模式。该模式认为人的品德形成不单单是知“道”,更重要的是行“道”,不重视道德行为的养成,或者没有把道德行为置于德育的核心和关键地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有效的德育。

2.按照德育模式的内容分类

德育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必须依据德育内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德育课程。如果据此来划分,德育模式可分为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主义模式[5]。“德目主义”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盛极一时,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影响广泛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主张把德育所要培养的道德品质以条目的形式排列出来,加以系统讲解与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像“德目”所要求那样的道德知识、道德性格和道德能力。科尔伯格所说的“美德之袋”就是对这种德育模式的形象概括。“全面主义”模式也称“形式主义”模式,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颇为盛行的一种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反对单纯的道德知识或道德条目的灌输,反对学校开设独立的学科德育课程,主张以全部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独特的教育活动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强调学生对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过程的体悟与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混合主义”模式是对上述两种德育模式各执一端的修正,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德育目标上强调个体与社会所承担的共同责任,重视竞争与合作所形成的共同需要;在德育内容上突出西方普遍的道德价值观,强调传统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意义,重视开设公民课程和伦理道德课程。

3.按照德育模式的作用方式分类

德育模式作用的发挥,存在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等不同的作用方式,据此可将德育模式划分为外铄型模式和内发型模式[6]。“外铄型”模式认为,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外部环境特别是教育的影响,强调从外部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利用一定的程序、步骤、策略、手段和方法,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化,从而使学生具备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国外流行的社会行动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等,我国传统的灌输模式、讲授模式、社会控制模式等,都属于这一类德育模式。“内发型”模式首先对“外铄型”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这种道德的外部灌输且不说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即使学生获得的道德知识也只是冷藏的、死的知识的简单堆砌,其本身并不具有多么大的德育价值。这种德育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自身的道德需要,只有激发起学生内在的道德自觉,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变“要学生学”为学生“我要学”,才能不断实现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国外流行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关心模式等,我国目前倡导的主体性模式、生活化模式、体验性模式、欣赏型模式、活动型模式等,都属于这一类德育模式。

三、德育模式的现代建构

德育模式现代建构是德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它是一种以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价值坐标,以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和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为最终旨归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1.由单一走向多元

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包括其自成体系的理论、预设的目标、独特的条件资源和具体的操作程序,当然也都各有其特定的功能与局限性,因而单靠一种德育模式有时并不能圆满完成德育任务,需要多种德育模式的有机配合。这首先是由学生品德发展特点决定的。因为任何一种德育模式无论多么完美,它也只能侧重于学生品德某一方面的发展,只有多种德育模式协调配合,综合利用,才能完成促进学生品德全面发展的任务。其次是由多种德育模式功能互补决定的,因为各种德育模式的功能与局限不同,一种德育模式的功能并不能完全由另一种德育模式所替代。最后也是由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的,当代德育内容涵盖范围愈益宽泛,如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德育、生态德育、网络德育等,这就需要据此建构多元德育模式以适应德育实践的客观要求。现代多种德育模式的并存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模式的现代建构时,既要注意建构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各有其独特功能的德育模式,也要针对德育内容的扩展构建多种德育模式。事实上,我们在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德育模式基础上也正在致力于多元德育模式的建构,如体验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主体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生态德育模式、生命德育模式等。

2.由灌输走向对话

现代德育模式是在反对传统道德灌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人们对灌输德育的认识愈益深刻: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德育;在目的上,它是一种“无人”的、“非人”的德育;在内容上,它是一种旨在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德育;在方法上,它是一种单向说教和灌输的德育。这种僵化的德育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现代德育模式倡导的是一种对话模式,“对话”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体间性”,它强调主体双方基于各自的“理解”,利用语言作为中介,把沟通、交往、交互和意义作为实践旨趣,从而实现主体双方的“融通”与“融合”。这种德育模式充满了人性,也因此能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使他们获得真正的道德发展。由灌输走向对话,一方面表明了现代德育模式从忽视学生发展全面转向重视人及人的发展。道德教育家杜威、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推动这个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杜威首先反对灌输,他指出灌输的本质是强制性的、封闭人的思想的,是限制了学生道德智慧发展的;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则发展了杜威的认知性发展德育理论,为反对灌输提供了科学支撑,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他们都相信学生是自身道德的建构者,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发展。由灌输走向对话,另一方面也是从“奴化”的德育模式向“自主性”德育模式的转变。道德灌输只能培养奴隶性、顺从性人格,而自主性德育则能培养集自主性、自律性、自由性和责任性于一体的道德人格。

3.由自然本位走向以人为本

现代德育模式的历史转型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展开的。传统德育模式与现代德育模式的对抗是德育模式现代转型的基本动力。可以说,德育模式由“自然本位”走向“以人为本”意味着人类个性的大解放,它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现代德育模式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自然本位的德育模式、国家本位的德育模式以及人为本位的德育模式。“自然本位”德育模式强调自然适应性原则,如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儿童的自然就如一块“白板”,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强调“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国家本位”德育模式是德育演进的高一级形式,它强调绝对服从,培养儿童的盲从人格;强调绝对权威,认为皇权、神权、教权不可侵犯;强调德育要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随着现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对人才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于是出现了新学校德育运动,人本化德育模式也得以崭露头角。这种德育模式凸显了道德和德育的本真追求,强调学生的精神价值、人格尊严、人性发展和终极幸福。这一时期的德育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关心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等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德育模式的改革,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4.由控制封闭走向自主开放

在传统教育观念里,人们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往往仅限于智育,而不包括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成长。我们一方面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德育领域中却仍然以听话、顺从作为“好学生”的标准,这不仅会人为地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道德生活需要,而且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发展,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等待塑造的客体,看成是等待教师任意去装填的“美德之袋”,使学生受到了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形成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控制封闭型的德育模式。其实,道德既是一种客观规范,也是主体的一种内在需要。个体作为道德发展的主体,其品德形成和发展既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他们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实际需要。现代德育模式的建立就是要从主体的道德需要出发,关注主体的道德生活。这种关注主体道德生活的现代德育模式就是自主开放型德育模式。它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其一,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其二,它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其三,它重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其四,它主张德育与主体生活的紧密联系。现代德育模式不仅从理论上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重视以各种恰当方法,如价值分析、价值判断、角色扮演、社会模拟、社会探究、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情感体验等,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这些自主活动,或者作为德育模式实施的一个环节,或者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德育模式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彰显并落到实处。

5.由理想空泛走向理想现实相融合

传统德育模式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往往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这种理想空泛的德育模式虽然曾经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热情,也培养和造就了一些模范和典型,但它又表现出脱离现实、“假、大、空”和令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弊端。如果把德育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就只能培养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圣徒”,它不能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就必然失去了现实功用。特别是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德育由于与现代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因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现代德育模式并非摒弃理想目标,而是特别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把现实的德育目标内化成理想德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以理想目标引领和指导德育实践的活动方向。因为这种理想德育目标一旦缺失,现实的德育目标就会失去了动力和统帅,从而成为一种自然的、盲目的活动。不仅如此,如果忽视德育的现实目标,过分强调理想德育目标的作用与价值,幻想人类期望的道德水平的突然实现,其结果也必然会破坏理想德育目标得以形成的现实根基,理想德育目标只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参考文献

[1] 杜爱森.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理论探索,1999(2).

[2] 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航.学校德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陈洛湘,陈树文,孔琳.经典德育模式特点的比较与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4).

[6] 范树成.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4(7).

[作者:周卫东(1964-),男,江苏睢宁人,江苏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典兵(1966-),男,山东郓城人,江苏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

上一篇:中国与非洲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活的土壤,让写作之花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