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2 09:03:15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 品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42-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54-01

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育,二是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培育学生政治素质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则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简单来说,学生政治素质的培育基础是建立在思想品德培育之上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先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再重其政治素质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校学生施加社会主义教育影响,将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组织纪律、有能力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1.德育及其内涵

广义的德育是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而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学校老师或领导对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以及道德上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德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灵魂,不管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实践能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三者并驾齐驱,三者都要抓,且三者都要硬。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社会大众对其的要求是:不仅要有过人的头脑,超前的意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古人曾将“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把“明德”、“传道”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对我们今天培养人才,教育下一代的学校,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列宁曾明确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同志曾着重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同志在1989年国庆讲话中郑重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端正正确的政治方向。

2.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更加偏重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忽视。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并且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惧怕和厌恶的心理。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变相体罚,家长对考试考砸了的学生的厉声训斥,再加上同学的嘲笑和鄙夷,生活中这些屡见不鲜的现象极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让学生变得内向而自卑,甚至做出傻事。

2.2重文化知识教育,轻道德品质培养

众所周知,学校是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人才培养基地,它的主要工作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并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学校的教育工作不应该是纸上谈兵,德育教育也不应该是面子工程,光说不做。但实际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学校将德育教育当作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认为教师就是红绿灯的控制者,其手里掌控着对学生学习的绝对控制权。且有这种认知的还不仅仅只是学校老师,就连某些家长都这样认为,老师说学什么好,那便学什么好,只要学生成绩上去了,那便什么都好。这样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人格上的缺失,要么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要么就是将学生推向歧途,扭曲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校德育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百年树人,德为本。然而在当代,青少年批判地继承了某些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规范不够健全,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导致一些青年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某中学的一位音乐老师在琴房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袋垃圾放在钢琴旁边,一周后从钢琴旁边经过的学生达到200余人。却无一人“理睬垃圾”。这种行为有力地说明了青少年德育培养是很重要的。

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动用激励论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思想进步目标,纠正不正确的动机和行为而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非常重要。青年学生应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用艰苦奋斗的汗水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此外,诚实守信也是青少年品德中必不可少的,已经作为衡量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否合格的最基本标准,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往往被看作是不值得交往的人,如冠以“不讲信用”的评价,他在社会中将寸步难行。例如,现在可利用班会、营造争做“文明学生”的氛围。学校能为青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4.学校德育教育是重中之中,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充分认识和认真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的意义,况且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要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在培养人,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只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这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兴衰,是具有战略全面性的大问题,在进入新世纪的发展道路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德育工作还任重道远,要实施“以德治国”方针。我们要继续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结束语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中学德育;衔接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各个环节实现默契配合与有效衔接对于确保德育质量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受经济态势、社会因素、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引人忧虑。严格地说,高校和中学德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德育目标有高低之分、内容有深浅之异,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别的。然而,现实中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并没有到位。主要原因是除高考和大学录取之外,高校和中学很少有互动。

一、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涉及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上脱节。在德育内容上,从中学到大学,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往往简单重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从中学到大学,德育内容本应具有从浅人深、由低到高的特性,有些内容必须重复,如爱国主义、理想、人生价值观理论等。但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难有新意,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缺乏兴趣甚至厌学。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有两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不时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了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由于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养成教育”课,而这又正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德育目标上,中学应侧重于对学生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重在培养“合格公民”,高校德育工作应着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旨在培养优秀人才。如果中学德育的基础不够扎实,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在工作目标和内容上就难以有机联动,结果造成本该中学德育完成的任务却要在大学里“补课”。

2.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党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

总的来说,上述方面的衔接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有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发展党员是重要的德育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性,造成大学党组织对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中学的表现并不了解,使组织发展工作出现迟缓甚至停顿的现象,形成大学里集中在三、四年级发展党员的状况。再如,大学辅导员工作和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有明显的削弱。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如果辅导员的设置流于形式,工作如蜻蜓点水,一味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凝聚力,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情况。因此,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当然也要避免简单回复到中学的工作状态。

3.在德育管理体系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涉及领导机制、师资队伍、规章制度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比较高校和中学德育管理状况,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上区别明显。在中学,学校和家庭一般相距较近,容易联络和沟通。

大学则不然,它生源量大,涉及范围广,学校、家庭相距甚远,往往只能通过一纸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身体、家庭情况,难免主观和片面,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高校和中学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和中学在这方面的脱节。造成了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这使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有效利用。

二、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缺乏衔接的消极影响

当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几个环节来实现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学校德育功能。高校和中学德育目标的颠倒、混淆,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高校和中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重复,破坏了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影响了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高校和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破坏了学校德育渠道的畅通运行,使德育工作缺乏合力。

2.影响了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来实现。如果学校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管理不科学,无疑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上形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德育工作难度更大。

3.浪费了德育资源。前述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德育学习带来压力:德育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德育内容不确定,学生无法适应;无论是教还是学,付出心血却收效甚微。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增加德育教师教学、备课的工作量,也必然会给学校德育管理、评估工作带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基本策略

我国德育改革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已经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正是必须突破的问题。因此,搞好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势在必行。

1.要转变教育机制。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否则,无论是教师、学校、学生还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点仍然会停留在智育、分数、高考上面,德育仍会受到冷落、歧视。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政府应转变政策导向,通过出台政策、法律、纲领性文件,在整个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机制;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从整顿管理入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监督。此外,教师、学生、家长也要在认识上、行动上摆正素质教育的位置。

2.要摆正德育位置。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来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着眼于行动,不能光从口头上重视德育,必须把德育首位的思想树立和实现在德育教学、管理、评估的各个环节。

3.要树立衔接意识。首先,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从理论高度整体把握德育,树立大德育、整体德育的观念。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衔接。如对高校、中学德育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对高校与中学的德育目标要深刻理解,掌握分寸;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要多做调查分析;家庭、社会、学校要密切配合;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党团社团活动等要共同发挥作用。

4.要提高教师素质。这里的教师包括德育教师、专业(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中主要是德育教师。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去从事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做一个加强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惊铎,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德育工作隐性课程主题班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更多的人更深层次的关注。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安定、民族的兴衰。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他(她)们表现出独立性强、反叛心理突出、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德育效果不明显等一些问题。

2.1把德育教育知识化、理性化,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2.2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的也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2.3为了应试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论教条的传授、背诵,忽视了学生起码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还有一些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发挥不够。

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

针对以往德育教育的缺陷,我认为在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隐性德育教育。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这是与显性的专门德育课程相对而言的,专门德育课程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它的说教成分多,约束成分多,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不满。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中有许多中介,其中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中介,把学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品质,逐步达到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它更多强调的用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显得重要。

四、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4.1平时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中学德育的手段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师或其他长者通过一定的示范行为或示范行为的列举和描述,使学生对其产生认同并确立为自己的榜样。这种示范的主体是多角色、多层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学校行政领导、社会其他方面上的行为主体、学生群自身的参照体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从而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4.2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理解。教师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说要理解关心学生。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应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4.3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理的消费方式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新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应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量人为出、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虽然离中学生比较远,但是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现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学德育冲击颇大,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政治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

4.4优化班级环境。教师可通过优化班级环境来构建优良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应。因此,我们努力创建以班级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物质环境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优化班级环境首先要求是美化和净化,同时,班级环境布置也要突出人文性、艺术性。班级环境布置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情趣,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可以设立班级读书角,放入学生喜爱的各种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在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陶冶;也可以开辟由学生作品组成的展览窗口,使学生们在这里找到成功的感觉。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美好环境的同时,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增强为集体工作的责任心。

五、开好主题班会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艺术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和审美意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要想搞好这个工作,首先突出德育的“主旋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教育观念的极大转变,培养艺术人才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而,积极探索和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德育工作,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已经认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把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的培养。高等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应把传扬人文精神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然而,多年来,高等院校侧重于实施专业科学技术教育,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而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对艺术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更缺少艺术实践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此,实施艺术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势在必行。Www.133229.CoM

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艺术教育能刺激人的的鉴别能力和思辩能力,提高人适应不同形势的能力。第一,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契入点。第二、在德育中导入艺术教育,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由于艺术教育能激发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的能动的感受,使人产生激情,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第三、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而且是美的,甚至是崇高的。

二、德育与艺术教育并抓

21世纪的高校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人类文明进步,铸造新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工作。因此,克服目前学校教育的某些片面性,通过引进艺术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是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岚清同志曾强调指出:“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的任务,是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使学生拓宽知识,发展智慧,发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同时,要重视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把“美育”作为重要手段,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得到提高,全面培养、提高整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此,应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深刻理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科学内涵,科学处理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扭转片面地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美育的倾向。

三、在德育工作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构想

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应引进艺术教育,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议如下:

1、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人员配备到位,严格要求,重视培养;要提高艺术教育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3、建立艺术教研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艺术教师。

4、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总之,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要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一定将当前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和道德理念,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艺术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刘慧.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26卷.第5期

[4]李新生,曹洞颇.艺术教育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1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5

一、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

在传统德育中,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对此,有许多学者都作了相关总结和批判。比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或者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或者把学生看作是可以驯服训练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的德育模式。对于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有的学者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先生”,学生只是无知或少知的“后生”;教师天然高高在上,学生天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教师是身居社会规范的“园丁”,学生是待修的“苗圃”。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性、价值倾向性、能动性、个性化的人,亦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方历来十分注重人的自主性、个性化,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上述的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中的各个学派的观点,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那么在新时期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亟需在对话理论和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矫正与转换。

二、新时期德育中的学生定位:由客体转化为参与体系的主体

我们可以在各种思想学说中搜索到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资源。如,人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则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情感化”。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使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

与此同时,在德育的实践中,我们同样会发现固有模式的诸多不足和缺憾。“从实践考察中我们发现,对话性德育模式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中的弊端而提出的。受传统方式的影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总之,现有的德育导向已由关注德育内容转向德育对象——大学生。

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切围着市场转”,那么,以对话为基础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将以学生为圆点来画德育之圆,并且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把学生置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主体地位上。要知道,在关于大学生角色定位这一问题上,新旧观不会断然决裂。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实现,需要遵循对话理念,在无限扩充的时空中展开自由对话。正如朱延华所指出的那样,“新的范式相对于旧的范式,它的进步在于,一是把大学生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高校德育的共同主体,强调的是‘我们’、‘共同体’,实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型。二是德育的内容目标手段的选择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等德育内部不同或相同主体间的‘对话’而实现。”更何况,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与先进文化水融,密不可分。这表现为:

(一)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今天也日益被提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这是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这说明:我们党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以民族性格为核心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辩证统一,也符合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更能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的定位更显重要。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栋梁,其与先进文化的密切关联和自身特有的优势,使得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大学生与先进文化关系密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时代承传,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毋庸置疑地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民族风格,由儒释道凝结的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形塑着华夏儿女的习惯、风俗、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科学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理性精神和科学内涵。科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先进文化的科学性特征,就完全避免了感性的直观性和随意性,才能真正在历史和实践中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大众性则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的深邃内涵。当代大学生无论在文化背景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与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征交织共存,关系密切。

首先,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文化背景。体现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他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作为民族文化接收者的当代大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挥之不去的文化之根。这表现为有意识地继承和无意识的渗透二者的交织。有意识地继承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引起当代青年的主观意识活动而被其意识所掌握、接受,形成新的意识。这种影响是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达到的,其特点在于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无意识的渗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当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作用。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当代青年,其思想意识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的、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的结果就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无意识地遵循着一定的方式、习惯、行为模式,有的可以变为清晰的意识,更多的则不能。

其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民族文化的精华、科学文化的精神和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都不同程度地占据大脑的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必须将科学精神纳入先进文化的基本范畴,在适应全球化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凡是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能较好地结合并获得社会大众褒扬的时期或国家,就出现昌盛、繁荣,反之,则走向落后、衰败。因此,我们应将以辩证法和唯物观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将科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在完成理论创新的同时,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再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创新生发的基点。先进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的复合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大众性的品格。这就愈加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先进文化更具有时代的开创力。任何民族与时代的文化,都是实践的结果和历史的积淀,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广泛吸纳和借鉴外来文化,吸收其养分,使其与国情相结合,在移植中生长。必须具备世界眼光,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能够运用中国胸怀审视它、融合它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呈现出一种“高级有序结构”的进化过程。同时,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同世界上任何先进的科学体系一样,先进文化必须要进行观念、形态、体制下的创新,只有这样,开放性和包容性才会成为可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惟有这样,先进文化才能具有真正的发展动力。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有可能担负起这样的重任,而且正在继续创造着未来时代的先进文化。

(二)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讲,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特定优势

首先,从自身条件上讲,大学生拥有年龄上的优势。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24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不仅精力充沛,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生理和心理的特定优势,使大学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又具备了创业报国的主观热情,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其次,从质量上讲,大学生拥有受教育程度上的优势。投身高等学府,栖居学术殿堂,堪称是青年队伍中的佼佼者。在大学校园中,在耳濡目染间,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最大利益,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且会在读研攻硕的求学中,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到知识创新的活动中来,从而成为新知识的积极创造者。因为知识含金量高,大学生毋庸置疑地会拥有无人可比的科学精神。一方面他们爱科学,懂科学,钻研科学,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微观载体,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具有较高的科研理论水平,这更有利于先进文化上升到理性高度加以认识。第三,从认识问题的能力上讲,大学生拥有思维敏捷的优势。表现为:思路开阔,敢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就会在理论的思考中,得出深入的思想硕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不畏惧新潮新浪,不固守陈说旧窠,有志成为民族精神的践行模范。由此可见,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品格,这种品格也将会在未来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中,为先进文化注入新的内涵。第四,从具体的数量上讲,大学生拥有群体上的优势。宣传“三个代表”不能够只局限在“小众”的范围内,一定要推广出去,走进“大众”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质量上(高知识含量的先进个体)的保证,还要有数量上(高素质的人群)的保障。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份的多样性,更易于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发挥大学生的数量优势,以期群策群力,发掘集体力量,使得先进文化的传播工作更有力度和更有深度。

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彰显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该模式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及开放原则。应该说,对话性德育模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整体教育情境之中。但是,在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认为,在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的大前提下,大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应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从学校、教师、学生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之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和应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首先要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在管理上的保守性。随着整个教育体系向着开放化方向的发展,这种保守的德育管理方式将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因为,大学生是开放的个体,其多样的特质要求高校推出适应他们个性和接受能力的德育政策和制度。正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所言,“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学生要参与到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构建中,源于固有思维的影响,不可能瞬间将“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若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的德育体系中,离不开来自学校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几所高校“学生应聘校长助理,用行动改善高校德育教育”,即是很好的尝试。具体而言,据《南方网讯》报道,学生助理这个行当因何而设?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道出原委:“我去学生食堂用餐,能认出我、并同我聊上几句的学生太少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需要一座桥梁。”校长想聘学生当助理!消息一出,引来二三百人报名,可谓“自荐短信一条条”。更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报名者既不是学生干部,也非学习尖子,但这些普通学子却同样思维活跃,怀有一颗参与校园管理的热心。正如构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品德的学习不是道德知识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德行的过程,理应将道德规范同大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所以,高校可以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增补大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制度和办法。尤其是那些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可以通过“班委会”、“学委会”、“学代会”、“学生团代会”、“学生党代会”、各种专题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予以征求意见,给大学生表达意愿和想法的机会,给广大学生提供可以表达思想和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以强化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新内涵,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实践,取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正如中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文件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学校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列学生参与德育新体系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为大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因为,搞好高校的全员德育工作必须是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沟通,强调角色的互动性,真诚地邀请以往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由此提出了参与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主、客体双方参与的条件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提供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需求的授课方法和德育内容

在诸多的德育理论探讨中,很多学者都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列入德育的应有之义中。在主体性诉求中也不例外。如果从深刻理解主体德育模式角度来审视的话,那么主体德育模式应以师生互动为基础,应力求发挥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目的性作用。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如果从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角度审视的话,教师主体代表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规范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信念,并且又同时促进其外化为学生主体的品德言行,从而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主体德育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和“三自”(自律、自立、自强)教育。他们都是从通过满足学生主体的个体德育需求出发,安排德育内容,采用相应的形式,从而实现其德育目标。

实际上,每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都应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艺术活动,积极掌握其间的规律,努力摒除呆板的、落后的、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用自己的激情和特有的生活感悟来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和道德自律能力。用人本主义情怀来贴近学生的心灵,把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引向更加科学实际的“启发式”、“对话式”、“情境式”、“讨论式”的教学境界,从而推动对话理念在师生互动中的尽快实现。

(三)学生提供源于个人智慧和发展潜能的交流话语和主体意识

的确,“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研究也将愈来愈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并以主体性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当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就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存在,走进学生的生活。因而,德育研究回归人,回归生活世界,将成为其发展主题。”

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的方面来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或技术是客体。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积极作用。

而主体意识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意义与自身价值认同的自我赋予性和确证性;主体能力是指个体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一些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话交流活动中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使得大学生的聪明智慧得以发挥,才华能力得以施展,并成为学校德育中可操作性的实践资源。要贯彻这一对话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还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美容.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党建,2001,(10).

[2]贺彦凤.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及其借鉴[J].思想政治教育,2005,(2).

[3]宋艳.德育生活化模式之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05,(7).

[4]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2006,(4).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6

一、运用期望效应、诱发学生的兴趣

期望值效应证实,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可能达到,把目标制定在学生心理“最近发展区”内,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桃子”。这样,在上课提问时,依据难易度来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他们有信胜感。此外,还通过课外活动交流,测试成绩进步等途径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每个学生心灵上洒满阳光,从而极大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在的行为。

二、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思想品德新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三、把握知识结合点抓住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紧紧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在讲授国家本质时,先给学生讲明奴隶制国家是怎样建立的,然后让学生思考:“奴隶制国家是否代表整个宿舍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回答是:“奴隶制国家只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再向学生说明奴隶制国家的主要职能。让学生思考:“奴隶制国家是哪个阶级统治哪个阶级的工具?”回答是:“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最后发问:“那么,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正是各种事实的接合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知识-----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就是国家的本质。这样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既符合认识的规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

四、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引言部分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人生当自强”这一课时,举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动物实验故事,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把它们分别送到对岸。一年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条件,他们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由这个故事导入新课,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五、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诚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兴趣和爱好又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努力去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知识,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专题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胡卓群1999

2.《思想政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2002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7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to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Disciple Rules"

ZHOU Kaiyan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 Zhaoqing, Guangdong 5260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disciple rule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of integrating the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students' rules. Th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disciple rule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s discussed, which is worthy of attention.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cient literature; "disciple rules"

医学院校是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培训医务工作者的最主要场所与阵地,是医疗卫生行业领域源源不断获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可以说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医学专业学生在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与操作经验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德育的教育与学习,全面提高德育水平,争做符合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换言之,在新时期高等院校对医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专业医学生为在自我人格上实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就必须以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为前提。故而,有关医学专业学生德育内涵的培养必须摆在医学类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中心位置上,以完善以学生道德品质素养为根本目标。本文即针对我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典型范例《弟子规》,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思考。

1 《弟子规》的德育意蕴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详细记录了弟子在学习、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应当恪守的规范与准则。《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订与改编,改名为《弟子规》。我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新时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重体现和谐、友善、诚信、以及敬业的理念,这些理念与《弟子规》中优秀的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将对医学专业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与《弟子规》中所宣扬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完善医学生人格品质,和谐人与自然关系,乃至深化生命价值教育理念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医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2.1 道德教育意识薄弱

在当前医学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筛选与偏向中,多对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技能操作以及知识构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人才筛选上具有偏向技能的特点,导致医学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多关注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来“铸造”人才,以技术训练以及理论知识教学为侧重点。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医学生面临着学习内容多,课程难度大,以及课程密度高的特点。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无论是对于医学院校,教师,还是医学生而言,都对道德教育比较轻视,大部分医学生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较浅层面上,或是仅仅因需要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未能够形成对道德教育的深层感悟。

2.2 目标定位模糊

现阶段医学院校面向学生所展开的德育教育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且这些课程多集中在一~二年级。课程讲授中,思政可教师多侧重于体现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以及逻辑层面的特点,但较少涉及到引导学生以时下热门话题为依托探讨主流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难以避免地存在“虚晃一招”的问题。同时,思政课程的教育在内容与方式上并没有体现医学专业的特色与特点,一些医学院校甚至没有充分考虑医学生德育教育的专业问题,或虽然开展有医学伦理学、卫生心理学以及卫生法律学等相关课程,但多为选修课形成开展,且教学要求不严,教学效果不佳。

3 《弟子规》在医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3.1 体现医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地位,实现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往针对医学专业学生所展开的道德教育课程多具有满堂灌的特点,知识灌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的部分少之又少,且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未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相较于此,真正有效的医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应当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结合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在需求,采用与医学生自身特点,岗位发展需求,以及道德教育要求相融合的教学路径。在《弟子规》中对相关道德教育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中,必须同时考虑医学生感兴趣且愿意主动关注的问题,并将《弟子规》中所宣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力行学文,明理成人”、“以孝为先,道德为本”、“博爱众生,天下为公”以及“诚信为本,慎独自律”等融入其中。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应当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为基本原则,应用多媒体媒介下的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引导讲解,观看录像,角色扮演,唱歌,以及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医学专业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而从教育评估的角度上来讲,可以为医学专业学生引入专门应用于记录学生在校期间道德情况的档案模式,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诚信表现,日常行为,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档案所记录内容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将学生的考评结果与《弟子规》中对道德品质的要求进行综合对比,从而了解医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积极应对,通过调整德育教育手段或内容的方式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3.2 将《弟子规》与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医学院校党团组织所发挥的第二课堂职能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可以要求本地区大型医院知名医师以及专业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以讲座的方式组织进行《弟子规》传统文化文化系列主题报告,将《弟子规》作为医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进行推荐,也可利用早读或其他时间安排医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在院校所开展的各种阅读、文化活动中(如读书报告会,经典作品阅读会,知识竞赛,辩论竞赛等诸多形式的活动),以《弟子规》为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在这些活动中促进医学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并熟记《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同时,院校还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医学生提供有关赏析《弟子规》或《弟子规》评价相关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对《弟子规》内容的感悟,并举办以此为主题的感悟活动。除此以外,在医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应用课堂部分时间向医学生宣传《弟子规》,配合校园广播、宣传海报、电子显示屏以及横幅等多种途径的宣传方式,让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在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与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弟子规》对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无形之中接受并认同《弟子规》对自身的影响。

3.3 实现知行合一,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弟子规》的感悟

大量研究中均表明,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得出真知,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医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需要通过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类型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弟子规》中所弘扬的“爱众者,得众爱”精神能够在医学专业学生心中形成全新的感悟。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以各种节日为契机,以本地区主要社区,中学小学,乃至是普通市民大力宣传与《弟子规》相关的思想理念,如“首孝悌,次谨信”等。道德教育同时要求医学院校应用周末或寒暑假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面向社区积极展开与医学专业技能相关的帮扶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使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对《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学而行则明理”思想有更加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以及榜样作用,让医学生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的方式,体会到《弟子规》中传统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可贵之处。

3.4 对德育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促进《弟子规》的传播

现阶段高校学生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互联网载体下的各种媒介平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换言之,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以及网络平台面向医学专业学生展开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向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医学专业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与《弟子规》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人人网、校友网、博客、BBS论坛以及QQ群平台等进行展示,让学生利用这些新媒介平台所提供的交流版块相互之间交流对《弟子规》相关内容的感悟,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展开微感悟大赛,海报设计,以及微电影等主题大赛活动,让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内容提高道德素质水平,进而使《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4 结束语

论德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现在的建筑市场范文 下一篇:休闲农业研究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