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动作养护五脏六腑(之一)――常到郊野赤足行/老年人跳舞时须注意五点

时间:2022-08-31 05:47:24

简单动作养护五脏六腑(之一)――常到郊野赤足行/老年人跳舞时须注意五点

简单动作养护五脏六腑(之一)――常到郊野赤足行

文/大隐

如皋的长寿老人从不刻意锻炼身体,他们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实质上就是许多人苦苦寻求的养生真谛。

40年前如皋濒临长江的长青沙一带集中着不少纤夫,他们终日靠为长江上的货船拉纤为生。拉纤者都穿一件蓝布单衫,敞开大襟,弯腰受力,光脚踩在江滩的细沙和鹅卵石上,船工号子在长江上响成一片。这群人大多成为现在的长寿老人。

饱经风霜的纤夫之所以能够长寿,除了他们由于常年的体力锻炼,体质增强外,赤足行走于江岸沙滩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中医认为,人的足底密布着人体的众多穴位,十二经脉也起始于足部,人体各个器官脏腑与足部有着密切联系,都有各自的“反射区”。赤足在地面(最好是鹅卵石)上行走,使得足底通过接触土地得到按摩,能刺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增强呼吸功能和心肺功能,还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促进全身新陈代谢,使体内环境高度和谐。

早在几百年前国外就有人提出“赤足踏石疗法”,德国科学家克纳普认为赤足行走能预防和治疗很多疾病,并且对神经系统如神经衰弱、失眠和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特别有效。前苏联的米库林院士提出的“土地接触法”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地球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而地球周围的电离层带有大量正离子。因此,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存在电场,一切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生活的现代化使人类脱离了负电荷,在身体中积累了过多的正电荷,这是造成人类容易生病的原因之一。只有尽可能多地接触土地,让身体中的正电荷与之相中和,人类才能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现代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从这个理论中得到启发,他们发现人体就是一座“发电站”,细胞能产生生物电能。如果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电能就无法释放,它便以静电的方式积存下来。为了防止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应当通过接触地面来消除多余的电能。

人体磁学说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个学说认为,人体的胸、心脏、肺、肾、脾、肌肉等部位都存在不同强度的磁场,其中尤以大脑的磁场为最强。磁是继日光、空气和水之后人类生存的第四要素,人体若保持“磁平衡”状态,就可有效地激活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促进人体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楼林立,管网密布,电波穿梭,人类赖以生存的、平衡稳定的磁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破坏。人体如果处于缺磁状态必将导致疾病的产生。而通过脚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就能有效地“排电”和“充磁”。

如今,赤足长寿的理论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同,而在长寿之乡如皋,赤足作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也具有延年益寿的现实意义。在夏天,如皋老人们习惯于每天赤足在家附近的小花园或树下小径走上半小时,纳凉、保健两不耽误。当然在冬天或雨天,他们也懂得暖脚对长寿的重要性。

老年人跳舞时须注意五点

文/肖艳

1.老年人不宜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舞。应该选择空气流通、人员较少的舞场。

2.不宜跳过于剧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狂舞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律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3.不要饱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4.不要骤然降温。跳舞可能使身体冒汗、口渴,所以老年人在早晚跳舞时,不要随意脱衣,以防感冒,引发其他疾病;也不要过多饮冷饮,以免因低温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

5.不要穿硬底鞋。舞场地面平滑,老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

上一篇:午后小动作 养生大有益/每天抬腿治疗膝盖痛/常... 下一篇:医学专家聊运动/坚持4步锻炼法不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