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数乘法应用题”一点思考

时间:2022-08-31 04:42:34

对“分数乘法应用题”一点思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是要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重点的目标是理解“多(少)”几分之几,也就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能让学生弄懂其中的奥秘,顺利地掌握这一内容呢?

一、揭示问题,相机引导

课堂上,我先出示课题与题目:果园里种了200棵苹果树,种的桃树比苹果树多■,桃树种了多少棵?以下是我和学生堂上的对话。师:谁来说说桃树比苹果树多■是什么意思?生:(沉思片刻)。学生对“桃树比苹果树多■”这个问题不太确定,举手的人并不多。师:如果桃树比苹果树多五棵,就用200加上5,等于205棵,多了■,不就是用200加上■,等于200■?生:不对,不对,这里的■不是■棵。哪有■棵树的说法?师:那该是多少棵?有些同学认为是苹果树200棵的■,是40棵。我顺势引出线段图帮助学生解疑。线段图以前学生是接触过的,大部分都会画,我请了一个同学把线段图画在黑板上,我先让他画标准量“苹果”,再画“桃树”他把增加的■画长了。师:这位同学画得怎样?生:画得太长了。师:(我故意把多的部分擦了,改得很短)。生:现在又太短了。师:这多了的■到底要画多长啊?生:先把苹果树平均分成5份,桃树比苹果树多的部分就是苹果树的■。师:为什么是苹果树的■呢?生:因为是桃树与苹果树比较,以苹果树为标准,多的■就是苹果树的■。师:那现在知道怎样列式了吧?

学生列出了两种式子:200+200×■与200×(1+■)。师:为什么两个算式不一样,而结果一样呢?这里隐藏着什么规律?生:运用了乘法分配率。师:对了,乘法分配率在分数运算中是同样适用的。

二、先画后做,变中求真

师:刚才我们通过“画”找到了苹果树与桃树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这道题再试试用这种办法先画后做题。出示题目:小强的体重是36千克,小明的体重比小强的轻■,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同学们开始画线段图,我发现同学们解决这道题错的人较上一道少了,同学汇报完后,我又出示第二道题:小强的体重是36千克,小明的体重比小强的轻■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同学们一看,很多都发笑了,生:老师,你出的题目是一样的。生:不一样的!是■千克呢。师:哦,那该怎么计算啊?生:直接用36减■等于35■千克。师: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减?生:刚才的■是36千克的■,也就是4千克,这个■千克是1千克的■。师:那请同学们把它的线段图画出来,■千克究竟有多少?通过两个图的比较,同学们对■和■千克的理解就水道渠成了。

三、读懂题目,分析思路

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然后利用各数量之间的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怎样才能快速地找准单位“1”呢?要点一:抓住关键字。例如:一本童话书共360页,小红第一天看的页数是全书页数的■,她第一天看了多少页?“小红第一天看的页数是全书页数的■”,这句话的关键字是“是”,一般情况下,单位“1”就在关键字的后面,常见的关键字还有“占”、“相当于”等等,即全书页数是单位“1”,因此小红第一天看的页数就是360×■=120(页)。要点二:抓住关键句。蓓蕾小学合唱团有48人,舞蹈队的人数比合唱团的多■。舞蹈队有多少人?根据关键句“舞蹈队的人数比合唱团的多■”,可以知道合唱团的人数是单位“1”,因此舞蹈队的人数就是合唱队团的(1+■),即48×(1+■)=66(人)。

上一篇:让老师“泪奔”的日记 下一篇:借力教学基本功比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