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31 04:38:40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不断加强了企业管理,并在促使管理成本降低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了股权激励。现阶段,为了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积极进行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股权激励相关内容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问题 措施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上市公司提出股权激励制度,它的有效应用在一段时间内对于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开始广泛使用股权激励制度,然而尽管其在提升企业业绩及促进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功能,但是也开始出现公司管理层利用该机制牟取暴利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建设也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

一、股权激励相关简介

(一)定义

股权激励指的是在将企业部分股权归属经营者以后,促使其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能够制定一定决策并创造经济效益。这一机制在使用过程中希望通过给经营者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为激励,促使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尽职尽责。

(二)作用

首先,激励作用。经营者是激励制度的主要目标,其在对企业股权进行掌握的过程中,将企业利益与其自身利益融合在一起,从而鼓励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更加尽职尽责。这种激励主要针对企业经营者而进行,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就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同时能够为企业和自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更有利于促使经营者本身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同时能够为企业凝聚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其次,约束作用。该机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将企业经营者与股东的利益进行紧密的结合,如果经营者管理或决策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那么其他股东也将受到牵连,因此经营者在日常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受到股东的监督等,从而对于限制经营者起到一定作用。

二、现阶段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股票期权行权设定不当

制定科学的行权价对于提升股票期权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企业股票价格是决定行权价的基础,通常状况下,企业经营者的辛勤工作能够促使企业业绩上升、股价上涨,从而股权激励也能够充分发挥功能,然而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不仅受到经营者管理的努力,同时也会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较大的偏差将出现在行权价当中,经营者的努力可能无法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而体现出来,就容易促使其积极性被打击。因此,应用股权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多种限制性因素,确定动态行权应当在整体经济波动中实施。

(二)不健全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

现阶段,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拥有相对混乱的内部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因缺位的所有权而混乱。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包含薪酬委员会,而在日常实施激励的过程中,该委员会相关激励政策进行制定的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管理层。这种现象说明,事实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实行自己对自己的激励[1]。激励对象与被激励对象实际上是同一主体,一旦企业经营过程中,股东的监督职权没有进行充分的发挥,激励机制转换成股东分红。同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制定相对严厉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在应用过程中也拥有较短的有效期限,行权能够促使管理者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效益,同股权激励机制使用的初衷相违背,由此可见,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激励机制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存在。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将激励机制融入企业文化当中

激励机制在促进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阶段加强对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势在必行。在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上,积极将二者进行融合,促使激励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至关重要。职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企业应当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促使其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及价值所在,这样一来,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明确自身职责,激励机制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将股权激励应用与企业文化当中,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首先给予职工更多的归属感及企业主人翁地位,促使其明确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来职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将更加尽职尽责,充分挖掘自我潜力。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新时期,要想促使股权激励制度在上市公司当中充分发挥作用,经营者首先应当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限定,如固定薪酬及股份,减少为实现自身价值而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的现状。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对董事制度进行单独设立,并严格监督薪酬及企业决策的公平性;同时构建监事会制度,在监事会的有效监督及审核下,促使企业各项决策具有更高的科学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应促使股权激励机制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在应用股权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经营管理中应用其谋取私利的现象不仅应用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也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应当将股权激励机制同企业文化进行充分的融合,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徐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3.

[2]吴育辉,吴世农.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05.

[3]何凡.经营者股权激励绩效的比较研究――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8.

上一篇:什么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原因 下一篇: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