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榆林

时间:2022-08-31 03:39:14

人生如同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每一座城市,又像一个人,有自己的相貌、脾气、经历……不管你是“土著”还是过客,它容纳着你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即便是同一座城池,同一处风景,你每一次看,也都是不同角度与时间。

在陌生的城市,人的感觉真的会变得空灵。不知为何,每一次我抵达陌生城市的站台,都会变得容易感动,在异乡会有莫名的归属感。我想,城市,始终是一个符号,关于城市的最终回归应在于人们对它的归属感。安妮宝贝说过,人在旅行的时候,灵魂最接近本质。我们是夜里一点半到达的榆林火车站,即便我此时坐在电脑屏幕前,脑海依旧是挥之不去的刚下站的情景。夜里一点半的榆林站不是空旷那么简单,是充盈着感动和丰润的静谧,我听着稀稀疏疏的行李箱的轮子摩擦地面时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着榆林的晚风急速涌进宽大站台的声音,就像看到风吹鼓了一个瘦瘦的女孩的宽大风衣,我听见妈妈在远处喊着宝贝快跟上的声音……这一切都让我眼角湿润。身在异乡的归属感和对陌生城市的感动与微怯瞬间将小小的我淹没。

我重游榆林八景之一的红石峡。穿着长及脚踝的棉布裙,光脚踏着一双帆布鞋,安静地走在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的山路,右手扶着陡峭险峻的山壁。看山下人来人往,看高山隔断行云流水,隔断左岸都市的熙熙攘攘与右岸乡野的闲云野鹤,很享受坐在山沿仿佛伸手便能摸到蓝天温度的感觉,看着来回的列车驮走凡尘余烟,驮走这座城市的点点气味,便会觉得这世界就在我的脚下。

我曾渴望,当有一天,走在这座陌生而又有点熟悉的城市,能够站在小船上,体会一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烟雨平生;渴望站在小桥流水上,做装饰别人的窗;渴望每一个角落、每一抹斜阳折射出的孤鹜晚霞。

在榆林这座城市里穿梭,几多等待几多愁,真正走进这座城市,窥探历史赋予它的沧桑感,仰望它淋漓雨上的屋檐,抚摸它木门上的刮痕,至少,它残留在记忆中的是诚恳的温度。一座座城市,一行行私语,一首首诗,于人于己,都是自由而抒怀的放逐。曾经一个旅人在火车上有过这样的随想,“时间、生命、青春,于你于我,都是最好的风景,走到哪里,便赏到哪里。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回归宿命的泥土,简单却怒放着追逐的梦想”。行走在路上的人们,不曾遗忘城市的美好诗意,也许有一天,你走在这条路上累了,很想停下来歇歇,或者这条路并非心之所属,有人会对你说,走吧,在路上寻找答案。那么,这时,就抛开一切,去路上寻找答案!

人生如同一阕长短句,无论是上半阕的铺叙,还是下半阕的叹息,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融在每一声平仄里,正如,我走过榆林,走过它抑扬顿挫的生平。

我想,我们都应该在去过的城市旅行……寻找清澈的灵魂,这便是旅行的意义。

评点:郑文龙

此文将自然风物与人生感慨相结合,即榆林一地之具象即人生旅途之抽象,城市意象遂被赋予了文化与心灵追寻的深刻涵义。文章虽以风物为游览对象,但着重描写刻画的主观的感觉与意态,因此文章并非一般游记而是以心灵体验与感官触觉为对象的抒怀感喟。一系列虚写的意象与真切的感触相结合,呈现出亦虚亦实的错落感与浑融境界。然而,在设定描写对象为城市之后,文章又实写了榆林红石峡这一自然景区,已逾越城市范畴,其后的隐逸之想与路上之思则更涉玄思,并不以城市为限。因而,纵观全文意象纷纶而并未形成具有内在关联与特定隐喻意义的意象系统,故文意游离、叙述碎片,感喟愈多而主旨弥远,可见此文只是一时感兴并未经悉心构作,故文笔有余、文理稍差。

上一篇:浅析应收账款的风险与控制 下一篇:探析大型直缝焊管焊缝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