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的几个因素

时间:2022-08-31 03:35:41

浅析影响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的几个因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小学图书馆是承载人类知识文明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小学图书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全面的文化素养及师生信息获取、加工和运用等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使图书馆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学习与教学,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然而在信息、知识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并不再是以前那种图书馆提供什么样的图书资源,读者只能利用什么样的资源的工作模式。而是要求图书馆在新形势下以读者为上,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紧跟时代需求,创新、拓展自己的服务工作,从而更有效地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提供更深层次服务。目前没有积极有效地创新、开展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影响。

一、内在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其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纵向深度的发展,各机构的落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图书馆的创新产生与社会期待的发展目标与现实的图书馆运行机制之间的差距。在知识经济社会,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是从对文献信息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由于体制、政策等,图书馆的功能主要停留在“以书为本”的文献储藏上,对于文献的利用缺乏必要的关注,从而使一部分图书馆的效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与之相适应的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好,毫无服务质量可言。某些中小学图书馆把工作中心放在书本上,图书馆员只顾埋头选书,藏书,很少关注、考虑当下师生对信息的需求及其变化,并没有把广大师生当做图书馆的真正主人,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因此,如果中小学图书馆不改变以书为本的办馆思想,就很难成为真正的现代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必须从“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多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研究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完善服务环境,积极进行服务和管理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二、没有足够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影响其管理创新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的时代,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竞争开始围绕人才和知识展开。在如此看重知识的时代,图书馆应该发挥传播知识、承载知识的重要作用,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发挥自身在提供文献信息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从而迎接知识时代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在这种大背景下,图书馆的改革创新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全面、快速高效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已经成为读者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增强在新时期的竞争、应变及生存能力,扬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建立起一套创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塑造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努力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图书情报专业的基本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中小学这方面的人是极其短缺,使其影响管理创新。

三、图书馆人力资源短缺影响其管理的创新

美国图书馆界曾就各因素在图书馆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相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普及,曾经有过辉煌成绩的科学管理方式已经渐渐失势,文化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任何图书馆的管理说到底都是由人实现的,优秀的管理员可以提高图书服务读者的质量和水平,能力低下者则可能降低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具体到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其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管理工作以图书馆馆员为中心,在对馆员进行管理时应由过去的命令、指挥渐渐转变为尊重、关心、理解、激励、鼓舞和培养等,通过柔性方式挖掘馆员的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图书馆的功能已经实现本质性转变,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自然地提高。图书馆需要的不再是基层的管理人员,而是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图书馆馆员除把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不能仅停留在充当“保管员”的角色上,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以便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贮存、检索等能力,真正开发馆藏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将有用的文献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给读者。因此,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的培养,通过不断地对馆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图书馆员各方面的才能,不仅要让他们及时地掌握业务技能,还要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不可懈怠,与时俱进才能赶上时代潮流,成为合格的当代图书馆馆员。同时还要努力挖掘图书馆馆员的潜能,毕竟当代图书馆管理已经是集学术性和服务性于一身的工作,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不可或缺,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的理论和精神需要强化,不断提高水平。

总之,中小学图书馆是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施课程改革提供课程资源保障的单位,是学校文献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中心,也是教职工积累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当前的新环境和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如果不创新,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图书馆就很难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挑战。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在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培养合格的人才。

上一篇:高考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浅析 下一篇:学新课标,探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