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文化 三分语言

时间:2022-08-31 02:03:12

七分文化 三分语言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世界的发展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交往增多,文化的流动与渗透日益明显。了解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符合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Seven point culture, three point language――discuss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raise

Zhou Yaju

【Abstract】“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stipulated explicitly one of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duties is helps the student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the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development field of vision, enhances to the West cultu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capability, to develop their Trans-Culture human relations ability to build the good foundation. The world development tends to the multiplication day by day, the international contact increases, the cultural flowing and the seepage are day by day obvious. Understood tha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enhancement world consciousness, meets now the personnel training need.

【Key words】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Cultural consciousness raise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世界的发展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交往增多,文化的流动与渗透日益明显。了解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符合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那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在这里,我简单地谈谈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1 转变观念,提高文化素养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内容上来看,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只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及主要表现形式,它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文化又是语言的内核。曾有人这样比喻:语言就像一个大西瓜,文化是瓜瓤,语言符号是瓜皮。对于语言学习,应该是七分文化,三分语言。脱离了文化,就像吃西瓜不吃瓜瓤,光啃西瓜皮。

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对西方国家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电视录像、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 挖掘教材,融入外国文化

一本好的外语教科书绝非仅是语言材料的堆积,现行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就十分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教材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理论编写,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其鲜明特点就是内容贴切生活,在接近于实践的情景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文化意识。教师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就会发现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深不可测的。如5B《Unit9 English Club 》,主要学习国家名称、语言,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把学生带到London, New York, Tokyo, and Sydney等地。每到一处,就扮作导游说说对当地的了解,向全班介绍这些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如:Big Ben( 英国的大本 钟),the Liberty Statue(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士山),悉尼的Opera House(歌剧院)等等,同时可以介绍饮食习惯等如日本的sushi 等,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再如,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英美国家的人们爱吃肉类等,通常使用盘子和刀叉。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饮食方面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牛津英语教材4B Unit 7 What would you like?中,教学内容是食品类单词“rice, fish, beef,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tea,”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我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中西方在食品、用餐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餐分别吃什么。最后,进行小结:“I’m Chinese. I’d like some rice, some fish, some vegetables and some soup.”“I’m English. I’d like some hamburgers, some chicken and juice. After dinner, I’d like some dessert(甜品).”这时学生会问:“What is the dessert?”教师回答:“It’ s something sweet, like pudding, fruit or ice-cream.”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语言文化内容融人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3 优化策略,培养文化意识

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 比较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与英语之间文化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如在教学生写英文信时就会牵涉到地址的写法,我把两种写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并适当讲解。通过对比,学生认识了这一文化差异现象,在交际运用中,就会注意而不致弄错。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甚广,特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及培养文化意识。

3.2 念背法:即阅读和背诵相结合。课文中有一些韵文和歌曲,里面不仅有语言知识,还包含了许多习惯用语。对此,我要求学生经常地阅读、熟读,并且大声地、有节奏得朗读,进而能背诵。日积月累,对他们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帮助的。活动课上,我还经常念读一些优秀的英语儿歌,教唱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这些作品都是悠久历史、富含英语文化的结晶,让学生多了解,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3.3 实践体验法: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播放电影、录像、电视等节目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耳濡目染;如:通常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我都挑选一些跟课文内容相联系的视听文化材料让学生观看,除巩固所学知识外,还能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英语思维文化体系。小品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同学们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让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学到了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4 开展活动,拓展文化视野

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在特定的节日里给学生开展有关主题活动。比如,在学习有关“Christmas”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Christmas的由来,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会说什么,要唱什么歌曲,并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及用品,如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s、Christmas gifts、stocking(长统袜)等等。然后,让学生围绕Christmas这个文化主题,举行意趣盎然的Christmas Eve活动。教师不妨多给学生开展这些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有关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后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如在教学楼上张贴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和格言,宣传栏里张贴英语国家简单有趣的带有解说的图画故事,课前或课间的英语歌曲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耳濡目染英语国家的文化。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拔,再推至年段,进行年段评比,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以增强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原版英语电影,一方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许多单词和句子,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异国文化和人土风情。

七分文化,三分语言。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英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教语言、教文化、教育人”的综合统一。

上一篇:用“图”让概念更清晰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