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习医 自救疾而从医

时间:2022-08-31 01:30:45

幼小习医 自救疾而从医

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其祖父谈复曾获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据《女医杂言》一书介绍,谈复是当地名医,世有“以医药济人,衣食常不给,而所得悉施贫者”的传说,而其祖母茹氏对医药也十分精通。

谈允贤自小聪慧,在其十分精通医术的祖母亲自教导下,逐渐掌握了治病救人的医术,小小年纪,就在祖母的帮助下攻读《难经》《脉诀》,成年以前几乎读完家藏医书。同时,她还帮助祖父母抄写药方,调配药材。她的医术在不知不 觉间提高,她的医术进步很快,常帮祖母打下手。相传,其祖母去世前还将一生所收集、整理编写的药方病理等资料传给谈允贤,这为谈允贤以后医术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由于其出色表现,被方圆邻里称作“神童”,但此时其并未正式行医治病救人。

一切的改变始于她出嫁不久,允贤不幸患上气血不调之症。这是古代妇女一种非常棘手的病症。夫家和娘家人都为她延请当地郎中看诊,她却把自己的病视为研习医术的契机,毅然决定为自己配药治病。这一大胆的想法惊世骇俗,连祖母也不以为然。但允贤并未和家人激烈地争执,而是自己私底下查阅医书,为自己诊脉试药。若有医生诊治,她便把自己诊断的结果虚心请教,每每得到一致的结果。于是,她对自己的医术越发自信,为自己调制几副草药,服下后几个月便神奇地痊愈。康复后,她亦未落下病根,先后为丈夫诞下三女一子。若子女患病,她也坚持亲自医治,往往药到病除,医术日臻纯熟。

但直至其祖母去世后,她才真正开始对外行医,走上了治病救人的职业生涯。允贤大约五十岁时,祖母茹氏寿终正寝,她作为孙女兼学生,为茹氏的逝去悲恸过度,竟再陷病厄之劫。一场病因不明又来势凶猛的大病折磨得她长卧床榻七个月之久,看上去气息奄奄,随时都有随祖母而去的可能。允贤泰然视之,依旧坚持为自己调理身体,然而针石无效,其他医生也是束手无策。

就在毫无希望的时刻,一个神奇的梦带给她涅磐重生的希望。某个深夜, 她在半睡半醒中,见到了慈祥的祖母托梦而来,点拨她起死回生的秘方。她说:“汝病不死,方在某书几卷中。”原来,治病的药方就在谈家的藏书中。祖母继而嘱咐,允贤今生享年七十三岁,希望她在有生之年以行医济人为己任,将所学医术 发扬光大。

允贤梦醒后,即刻遣人抓药,果然奇迹般复原。先祖有灵,传递天赋的使命,允贤终于明白她学医的意义,不单单是照料身边的亲戚,更要以一颗博爱之心,救助普天下女子。但由于谈允贤是女性,虽然医术精湛,但受时代背景的局限,她不能和男性医者一样出门应诊,而只能坐地应诊。据说,谈允贤家境殷实富裕,并不以行医而谋生,都是为乡邻免费诊治。因此,其在民间的名气越来越大,为当时世人所熟知,引得病患纷纷前来就诊,可谓门庭若市。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看重男女大防,明时女子求医更有严格的限制。往往是患病女子将病情告知男性亲属,医生据亲属转述的病情配药治疗。然而男女有别,许多病情难以启齿,此常常发生贻误病情的情况。明代医女的地位很低,故而允贤能够走出家门,为外界女子看诊,实在是大慈大悲的善举。由于医术精湛和女医师的身份更得妇女们信赖,谈允贤逐渐声名鹊起。江南一带的贵妇淑媛无不慕名而来,向这位女神医求医问药。不久,她的医名传及宫廷,让她更有机会出入宫苑,为皇室女眷调理身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研究 下一篇:搁浅的经济救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