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时间:2022-08-03 01:27:56

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摘 要 高职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人才的助推器。旅游行业作为当前很多城市重点发展的行业,武汉市也不例外,通过分析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与区域经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部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国内的实际,从高等教育中独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从官方正式设立到如今时间较短,比不上国外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但是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国内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决策者的重视,教育部多次在会议中指出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做大做强,高职职业教育要占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很多本科学校也要在大形势下转型成职业教育,在招生和考试的改革中,高职职业教育要独立于本科模式,形成技能优先的独特模式。

1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与区域经济融合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与区域经济不协调

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雷同现象,很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经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认证,很多直接从网上直接下载而来,没有考虑本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和学校实际。还有很多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老旧,很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依然开设,如旅游经济、景区旅游规划等等。当今高职教育是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并且课程的教育与岗位对应,通过课程为载体来提高学校的实践技能。

1.2专业与区域经济结合不密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充分发挥院士高端引领作用,加快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步伐》讲话中指出高职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要积极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断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践行服务功能。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生产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以上的谈话得出,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是为了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要紧密贴合武汉地区的旅游的实际,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内容、实践教学体系等等。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在以上各方面与武汉地区的旅游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1.3专业教师能力局限

高职教师的素质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证,高职教师素质要求比传统的教师有着明显的差异,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相关的职业能力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学历学位较高,很多学校基本是全体硕士以上,职称结构也较合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实践能力的不足,尤其是武汉地区旅游行业的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4学校与区域企业融合有待加强

武汉市中国区域的中心城市,武汉地区的旅游企业众多,按照分类主要有:酒店、旅行社、景点运营等等。武汉地区很多高职学院没有积极的与区域的企业合作,根据调查武汉地区高职学院的很多旅游专业的学生去了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江苏和广东。武汉高职学院培养的旅游管理的人才纷纷外流。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负责人要积极与武汉地区的旅游企业合作,在政府的协调下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

1.5高职办学条件制约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武汉地区很多高职学院由于经费有限,在专业建设方面费用分配不是很均衡,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很多对设备比较高的工科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方面显得有些不足,很多学校的客房、餐厅等设备不足,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有少数学校当初申办旅游管理的专业初衷就是对师资和硬件的要求较低,没有达到专业教学的需求就上马进行专业的开设,招收学生,办学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才的培养质量。

2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与区域经济融合的建议

2.1通过武汉旅游市场调研,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的高职培养方案是需要一些的步骤,最后通过论证而来。为了更好的制定武汉地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成立专业调研团队,通过实地的走访企业,收集相关政府的数据,与企业的人事经理问卷调查,得出武汉地区旅游行业缺口最大的行业方向,对该方向进行仔细研究,得出学生所需要的实践技能,最后转化成相关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2.2专业方向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武汉地区的旅游行业除了传统的旅游形式外,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方向,如会展业务。而武汉会展业,在2012年之前都是在百万方以下,在2012年突破了百万方,比如去年糖酒会,参观观众带来了15万人,未来像这样大型的展览会在武汉会越来越多。武汉展览面积很有希望在2015年突破200万平方米。会展业在武汉未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内的经济发展大势。会展行业有很大(下转第29页)(上接第25页)的带动作用,有关专家就提出会展行业的带动是1∶9,会展行业1倍的投入将带来9倍的经济价值。会展行业也是武汉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武汉地区的旅游管理专业要积极调研武汉的会展行业,开着会展相关的方向,为武汉的会展业培养合格的人才。除了会展外,武汉地区的邮轮行业也有一定发展。武汉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船员培养基地之一,伴随海员培训的海乘培养也是旅游管理中一个特色方向。

2.3专业教师素质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武汉地区的旅游管理专业要缔结一个类似的旅游管理师资协会,通过协会的指导来创造一些机会。一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师资的经验交流会和课程的观摩会,通过专业建设实力强的学校来带动薄弱的学校,尤其是实训的建设。协会也可以开展一些集体的企业调研活动,并且可以做到企业的资源共享。每个学校要健全相关的教师实践顶岗的政策和经费的保障机制,积极把教师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推向市场和企业。

2.4校企合作模式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为了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和企业有一个长期的互动机制,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最常见的模式就是校企订单班模式,目前武汉的很多高职院校和武汉地区的旅游企业开展订单合作,进展情况良好。除了传统的订单班,还可以积极尝试在用工高峰期的顶岗实习。除此外,高职学校的师资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将可以成为企业的员工的在职培训基地。校企合作是一个尝试阶段,目前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边摸索中得到解决。

2.5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区域经济内的企业为专业提供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方面可以有效缓解部门单位的人员不足,学生实习可以得到有力的补充。校内的实训环境也要紧跟区域经济,专业教学环境除了基本的多媒体教室外,还需要有其他相关的支持,如精品共享课的建设、专业图书资料室、实训室的建设等等。其中实训室是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服务武汉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训室的建设要突出武汉特色,武汉导游课程中,可以模拟建设一些武汉一日游中的场景,让学生在每个场景前有针对性的讲解。在餐厅实训室中可以较多的出现武汉地区的特色饮食等等。还有武汉的两江游产品都可以在实训室里得到体现。教学环境的建设不是一日建设,武汉地区的高职学校要支持旅游管理专业的硬件相关的建设,逐步改善专业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玉华.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的大湘西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思路与对策[J].读写算,2013(30).

[2] 周清香.试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J].理论观察,2013(1).

[3] 苏勇军.宁波市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上一篇:论本科教学中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空间结合的重... 下一篇:论辅导员如何做好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