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村庄环境卫生

时间:2022-08-31 01:22:49

如何搞好村庄环境卫生

搞好村庄环境卫生,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并长久保持?笔者通过分析一些村庄卫生治理的经验教训,归纳出如下方法。

加强领导,发挥村干部的重要作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离不开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带动。在20多年的农村工作中,我去过上百个自然村,发现村庄的环境卫生搞得好不好,关键的因素是村组干部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我工作过的一个自然村,总是窗明几净,道路干净整洁,每个村民小组长一上任,首先带头搞卫生,谁家不讲卫生,就会被其他村民看不起。与此同时,其他很多村庄这里一堆牛屎,那里一堆鸡屎鸭屎,一不小心,就会踩上。

所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好坏,村干部的作为很关键。村里要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村组干部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综合整冶领导小组。按照县、乡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发动党员、村民搞好全村的环境卫生。

积极宣传,大力提升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每次乡镇干部与村干部突击检查卫生,村里的卫生就会有很大改变,但村民乱丢乱扔的习惯并没有改变。有的村民甚至在村干部清扫到他门前时,都不肯出来一起扫,认为新农村建设搞卫生是村干部做的事,与他无关。那么,怎样培养村民、村组干部的公共卫生意识?

一是加强对搞好公共卫生重要性的宣传。如:通过广播、村民会议、日常生活、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宣传相应的知识,用具体事例说明讲究环境卫生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二是采用卫生评比的方法激发村民爱卫生、搞卫生的热情。如:每个季度评比卫生家庭,给予那些不仅自家卫生搞得好,而且积极参加公共卫生的村民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鼓励其他村民向他们看齐,逐步树立热爱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观念。

三是着重培养村组干部对村庄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由他们带头搞好环境卫生,起示范作用,带动村民养成爱讲卫生的习惯,从而最终实现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目标。

规范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罗列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门前三包”制度,促使村民人人参与,清扫好房前屋后的公共卫生;垃圾转运制度,及时清理、运走垃圾池的垃圾;家禽、猪牛圈养制度,有效避免村里鸡鸭屎尿遍地、臭气熏鼻的情况;卫生奖励制度,村委会每年拿出一定经费对本村环境卫生搞得好的村民,通过评选洁净人家、卫生家庭、卫生标兵等称号给予一定精神与物质奖励;有清洁员的村庄,还要确立保洁制度,规范保洁工作。

要采取民主讨论、协商的方式建立规章制度,最好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户主会讨论建立。如果村庄较大、人数较多,或者其他的原因,难以召开村民会议,也要召开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来讨论建立。参与的村民越多,确立的制度也就越符合实际,越有操作性,在村民中的支持率也就越高。制度确立后,要广泛宣传,让村民知道。

此外,要将日常管理、平时督促与卫生大突击、大检查相结合。当前,农村卫生整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每逢检查前村干部紧急动员,把村子里的角角落落的卫生打扫一遍。这种重视检查、采用突击方法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卫生,确实可以清除一些卫生死角,但由于只重视检查、不重视平时的卫生工作,只能好一阵子,又回到从前。所以,要将日常管理、平时督促与卫生大突击、大检查相结合。

夯实基础,搞做好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农村卫生之所以差,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好多村庄没有完善的排水沟,即使有排水沟,由于年久失修,也失去相应的作用。一下大雨,村民进出很不方便。有的村庄没有垃圾池,垃圾随意堆放。山区的村民,则把垃圾丢在水沟里。一个村民说:“我们就靠下大雨,一下雨,这些垃圾就会被冲走。”结果垃圾冲到相邻乡村,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污染环境。因此,要搞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

一是做好排水沟等下水道设施建设。二是根据村里人口多少、居住情况,合理布局,建立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合理设置垃圾池和垃圾填埋处理场所。三是有条件的村庄,可以设置活动垃圾桶,方便村民丢弃废物。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的脏乱差现象也与一些村民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相关。如:不圈养鸡鸭,鸡鸭满村走,鸡屎、鸭屎到处都是。猪圈建在村庄中间,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空气。有的村民只图省事,把灰尘往屋外一扫了事。即使有垃圾池,也懒得多走几步去倒。所以,改变农村的卫生面貌,必须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落后的生产方式。村民个人必须逐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以不影响村庄卫生、日常生活为度。

财政支持,建立必要的经费投入机制。要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有一定经费。如:垃圾池的建设与维修、垃圾的转运等都需要经费维持。经费从何而来?县、乡(镇)、村组每年要拿出一定的经费来保障村庄卫生工作。

突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一个村内的主要街巷道、公共场所,不能随意堆放柴草、禽畜粪便、垃圾等。对于柴草,一般应该在村外划一空闲地统一存放,或者在自家院内存放。对于猪牛粪,可以堆放在村庄外积肥,或者当沼气的原料,也可以送到自家的田间地头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对于垃圾,应该分类处理,如:果皮、菜叶、淘米水等,可作为养鸡、养猪的饲料,也可放到菜地里,作为有机肥。对于废旧塑料、破碎玻璃、破旧衣服等不可回收垃圾,则要及时倒入垃圾池,由村里统一收集,送垃圾填埋场处理。建房的时候,石砖水泥等建筑材料,应当放在规划好的位置,摆放整齐,不堵塞道路。

建立村庄卫生监督、劝说小组。有制度,还要有监督,督促执行才有效果。村里要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成员由村内公道正派、敢于管事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组成。他们要经常在村庄里走走看看,遇到农户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柴草、农家肥等情况,要加以劝说,使村民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同时,还要管好保洁员日常保洁工作,组织开展卫生家庭、清洁之星、卫生标兵等评比活动。

上一篇:道德教育的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 下一篇:有事,来说事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