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想话信念

时间:2022-08-31 12:59:40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巧用语文课堂,善于质疑,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只有以问题精心引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在设计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巧用插图设悬念

课文的插图形象直观、色彩丰富、极富美感,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导入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设置悬念,“松树、高山为什么在谈迁面前显得是如此的渺小?”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兴趣盎然。而在第一课时学习即将结束之时,学生对谈迁的精神已经有所感悟,再出示插图,让他结合图片谈感受,透过图画内容感受隐含图画背后的精神。

二、巧列数字悟艰辛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设计相关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课课后练习的第3题提示本课的重点之一,即通过相关数字,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也提示了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极力引导学生将数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从而知道《国榷》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在反复品读数字中,感悟谈迁的艰辛。并通过小练笔的环节,及时巩固反馈。

三、巧设情境感厄运

出示老人掩面哭泣的图片,带来视觉冲击,通过配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替谈迁回首过去20多年的艰辛,替谈迁触景伤情。将学生置于谈迁当时的情境中,站在谈迁的立场上思考,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从内心感受到谈迁当时受到的“致命的打击”,准确而深刻地感悟到文本内涵。通过反复诵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体会这“致命的打击”给老人带来的巨大悲恸。

无论是巧用插图设悬念、体会数字悟艰辛,还是创设情境,都是希望学生认识到面对“厄运”,要像谈迁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让坚强成为我们的信念。

以上就是我在设计本课时所进行的一点创新思考,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篇:简洁、干净、精练 下一篇:做一个不沉默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