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31 11:48:56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为了适应国际性竞争与挑战,我国的教育须尽快走出历史局限的误区,确立情感培养目标,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界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而产生的态度,反映了主客体形式,是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以及升华,更是个体和社会文明水准衡量的重要尺度。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憎和褒贬以及喜怒,都具体表现了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以及美的情感。

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根据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就是情感教育。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因及其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们不仅用智慧,而且用心灵感知周围世界,思维、情感、体验分不开。”以此可见,情感教育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调动学生认真学习和体验生活的积极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情感的规律,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1.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目标。应抛掉以往只重视知识的本体和使用价值,以及教学目标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的错误做法,重视教学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感的陶冶。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特征和理智感能。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能激感特征和理智感能,还能促进教学的进行。情感过程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3.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

三、情感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文章,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或清丽或崇高或悲壮的美感。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1.挖掘中小学语文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优美的小诗,还是严谨的长篇华文,教师都能凭借它们进行情感教育,都能成为对学生进行语文智能教学和情感陶冶的载体。

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确定不同的情感侧重点,进而有针对、有效地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有些课文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印象;有些课文可以抓住景物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喜爱之情等。

2.创造情境,以情导情。中小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比较肤浅的,他们的情感易受老师情感的影响,也易被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和支配。教师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感情,增强学习的热情。

(1)挖掘感情点。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和情感发展特点来编选的,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要让作者的情感被学生所感受,并能使学生所有体验和有所感悟,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好文章的动情点,做好与学生进行情感撞击从而达到共鸣的充分准备。

(2)营造情境,传情达意。营造一个让师生情感相融的情境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情”字,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体验情感,以情引情。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来自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裁,几乎每一篇都凝聚着作者各种各样的情感。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主体情感的体验。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和行为有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帽子,如“笨蛋”“调皮捣蛋”等,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教师应始终牢记:“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事实说明,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并受到别人的尊重,必将学会尊重别人。

(2)关爱。这是教育的温馨与人性化所在。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的关爱,互相交流是很重要的。

情感体验有很多方法,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中的情节虚拟各种情境。如突发事件的事故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或让学生观看影片,以强化某种有益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走入社会,走入大自然,体验生命与世界的美好,获取直面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四、结束语

在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越来越表现出它重要的地位,若我们可以正确认识并善加运用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文本的情感因素能发掘并且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里面,肯定能起到推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我们应该把情感作为教育教学的催化剂,从而实现对教学增效的目的。

上一篇:企业投资须步步为营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