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扬宗:中医武艺皆承传

时间:2022-08-31 11:47:50

范扬宗:中医武艺皆承传

【人物简介】

范扬宗先生,湾仔白鹤健身院范铿授男、范铿药厂经理、担任湾仔白鹤长者乐团跌打医席、香港中医师公会、全港中医师公会联合会、亚洲电视跌打医席、香港中区警区足球队军医、香港小型足球总会军医等社会职务。诊所主理:跌打骨伤、风湿推拿、运动扭伤、腰脊酸痛。

凡习武之人,多与中医有所关联,传承岭南拳术白鹤派的范扬宗先生也是如此,他习得精湛中医,於今日香港造福市民。一如其父——被业内敬称门派前辈、武医双馨的范铿先生。若往前追溯,可知范铿先生为岭南拳术白鹤派大师陆智夫爱徒,而陆智夫、邝本夫、陈克夫並称“白鹤三夫”,齐荣武术界。得此真传,范扬宗先生也是十分自豪。

“粗鲁”行中医

“我对待病人很粗鲁的!”说完,范扬宗先生笑着用手指敲敲桌子,木板传来清脆的声音,似乎显示其深厚的功力:“病人在跌打推拿的时候会感觉到痛,我会毫不客气直接告诉他一定要忍着。”

跌打推拿,为运用手法将错位的的骨骼、不齐的关节恢复原位,筋骨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疼痛,若想治好病情,就要忍住疼痛、接受治疗,如此看来,范扬宗先生的“粗鲁”便不难理解。行医多年,不少客人在他“粗鲁的招待”中恢复痊愈。

三十多年前,一个孩子受伤,患处骨骼粉碎得厉害,医院提议要对其进行截肢手术,但小童的母亲不忍孩子就此残废,因此找到了范扬宗先生:“我给那个孩子治疗了一段时间,帮助他进行复原,不仅我给他治疗要很小心,他疼得也很难受,整个过程大家都很辛苦!”

当时,因为害怕医治过程中难捱的痛疼,那个孩子每次跟妈妈到诊所复诊,只要一走到诊所门口就不敢进去。儘管如此,经过范扬宗先生一系列的治疗,终於取得成效:“这麽小的孩子少了一隻手就残废了,以後生活会比较惨,所以我能治好他就应该全力以赴。”

济世为怀、救死扶伤,中医在历史的演变中附带出现许多表示讚扬的成语,可见中医宣扬尽力助人、重视医德的主旨。范扬宗先生遵从医训,通过毕生所学帮助病患康复。这不仅是从业医德的体现,更是为人处世彰显的品德。

“医生要有医德,做人要有品德。”范扬宗先生把行业引申到人生,工作需要专心对待,人生不也一样?因此,也能知道他自称“粗鲁”的原因了,因为这是医者父母心对患者的负责:“治病是需要时间的,即使西医吃止痛药也要一个疗程,病人可能不习惯,但他们这种心态会刺激到医生的情绪。有的医生会慢慢劝,我就直接告诉病人现在不痛是否想以後长痛?所以现在有时我觉得医生跟病人相处要随缘。”

又是一句自责“粗鲁”的话,卻不乏豪爽,范扬宗先生的良苦用心,在率直的个性中显得尤为有趣。同时,不少病人前来就医的时间与他的私人时间冲突,心情难免也会受到影响,“粗鲁”一次,转眼,还是一心一意服务患者的专业态度。即使深夜酣睡,凌晨两、三点,被一个求医的电话惊醒,他仍是如此。

范扬宗先生的中医技术传自父亲长辈,在他学习中医的年代,学校开设尽是西医课程,中医多数从父辈、师长那里传承下来,学习中医,不仅要熟记各式医理口诀,还经常需要随师长出行,在观察前辈行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发现每一个细微变化的情况,辅助不断的实践,经年累月的积蓄经验,直到得到师长的认可,方可出师。

行医至今,中医得到了香港政府的承认,范扬宗先生也考取相关证书,成为执业中医。他怀着感恩的心态,感谢病人对自己的信任。不过,他也希望生活节奏过快的当代人在治疗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妄求立竿见影。每个人体质的不同,病情的不同,决定治疗的方法和过程也各有差異,病人应该耐心就医,静候康复佳音。

“一般跌打要治疗十天,但有的内伤可能治五六年也未必见好。”每天范扬宗先生都要医治病人,虽是辛苦忙碌,但他始终心繫患者:“如果过於心急,感觉稍好就停止医治,容易形成旧患,刮风下雨便会疼痛。”

中医需要疗程、西医也是,两者都为人类健康有所贡献,能融会贯通自然是好事,范扬宗先生把跌打看做现代物理治疗的一种,也懂得针灸如同电击一类的原理,还有中药调理与营养学的关係,“粗鲁”的行医方式下,又是何等心细如尘。

武艺转白鹤

六岁开始,范扬宗先生开始学习家传的蔡李佛拳。在接触白鹤派拳术之後,他又迷上这种源於明代中叶,由阿达陀尊者所创的拳法,从此对白鹤派拳术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

“白鹤派虽由传来,卻在广东一带发展,分流出不同教派。”而范扬宗先生所习派别,是白鹤派所认可的,当初因为了解白鹤派定位严格、不易乱生旁枝,所以自己对该拳法甚为欣赏,终得白鹤派拳师教授武艺:“学这种拳不能乱来,今天香港应该有很多人在学。”

根据史料,白鹤派由於明代阿达陀尊者覩猿鹤相斗而悟出此技,並取名“狮子吼”,也因其势多从鹤出,而更名为白鹤宗,後转称为白鹤派。传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白鹤派南传开祖升龙长老率四弟子挟技粤,号白鹤派;而後再经百年相传,至吴肇锺获先师金如来佛,以为本派传统之宝,並以祖师堂联为衍派之助,曰:“唯德永耀,守道超玄。”为本港白鹤派之宗师。

此後,经过吴肇锺宗师传至“白鹤三夫”後再传周颂尧、范鏗,又由周颂尧、范鏗两位师傅传给范扬宗先生,已是形成跨越百年的传承之路。虽然范扬宗先生开始並不是学习白鹤派,但後来也被该拳法魅力所吸引,遂加入之:“学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小就开始练,一直钻研下去;一种是有武术功底的师傅间相互认识,欣赏同行派别,之後转过去。”

由此可见,范扬宗先生便是後者,择其善者而从之,並且与父亲一样,习得白鹤派精华。他发现白鹤派拳术跟《易筋经》相似,最好从小开始锻炼,改变筋脈状态,以臻化界。因此他建议想学习白鹤派,应该在发育前就开始练习,这样才能练就功力高峰,而发育定型再作学习,就难以达到巅峰。

“练这种拳法,身体能保持较好、较稳定的新陈代谢,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范扬宗先生身体健康,充满活力,但他也不知道这是是因为中医保养,还是练习白鹤派拳术的功劳,不过从学医者的角度出发,他觉得身体好跟保养好並不能一概而论:“身体健康,但有时练功夫会发生疲劳损伤,所以这未必是保养想要取得的功效。练功夫能让人身体健康一点。”

日常,范扬宗先生会练习白鹤派中“绵里针”等招式,这种类似太极的锻炼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而且其中的动作因为起落比太极要大、速度比太极要快,因此更适合体力不错的人锻炼。练白鹤派拳术差不多四十年,范扬宗先生教授不少香港及加拿大温哥华余风采堂的学生,他认为虽然香港有很多小童学习该拳术,但卻要分清学员的年纪限制,若是步入青少年时期,可能学习搏击一类更为合适。若是孩子对白鹤派不感兴趣或学不好,也要考虑转去学习其它武术,才能尽早发挥自身优势。

“中医、武术,要发现其中乐趣,才能学好,天天墨守成规、搬字过纸就没意思了。”范扬宗先生的父亲曾教导他要有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不要存在害人之心,也许正是其今日幸福快乐生活之根本。不过心态虽好,他卻为今日行业而感叹:“现在香港祖传的中医慢慢被淘汰了,我们这代的经验渐渐消失了,搬字过纸太多未必是好事。”

上一篇:张仪:积极乐观 长者楷模 下一篇:陈俊雄:以服务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