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梨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31 11:39:08

青花梨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青花梨的特征特性,主要包括植物学特性、物候期与品质性状、抗逆性与产量表现等,并从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种植与生产。

关键词 青花梨;特征特性;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093-02

为调整品种结构,丰富梅州市水果市场,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以来先后从北京、福建、潮州等地引进青花梨、黄花梨、水晶梨、黄金梨、国锋梨等10多个品种试种,其中青花梨表现出早结丰产、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良好的综合性状,现将其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树势强健,树形半开张,树冠呈圆头形。一年生枝棕绿色,多年生枝黄褐色,枝条粗壮。叶片较大,阔卵圆形,叶缘有针状锐复锯齿,小枝幼叶初展时,具白色茸毛。果台枝生长旺盛,可达30 cm以上,85%以上均能结果,可保证产量稳定。一般种植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投产期。

1.2 物候期与品质性状

青花梨开花早且集中,2月中旬进入花蕾期,2月底开花,3月中下旬谢花,4月中下旬为生理落果期,5—6月为果实膨大期,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近似苹果圆形,平均果重378 g,最大单果重达528 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肉质细嫩爽口,雪白不褐变,口感好,肉厚心小,石细胞少,无渣,可食率达88.8%,可溶性固形物11%。

1.3 抗逆性与产量表现

青花梨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坡地还是沙滩地均能种植。经对照试验,不易感染轮纹病、梨锈病,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青花梨易成花,坐果率高,早结丰产。三年生幼树最高产量可达30 kg/株,平均产量15 kg/株。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建园

定植前1个月先整好地,一般栽植825株/hm2,按株行距3 m×4 m的规格挖0.8 m×0.8 m×0.8 m的定植穴,挖穴时表土、心土各放一边。填穴回土时将稻秆、杂草等杂肥进行垫底,撒上生石灰(草多可以与土分层垫放);然后每穴施入腐熟的猪粪等有机肥5~10 kg+磷肥0.5~1.0 kg,与表土拌匀填入,填至2/3时,用心土建立高出地面20~30 cm的树盘(防止以后坑土沉降),待栽。一般在2—3月种植,以落叶后至萌芽前为宜。种植时根系要伸展,不能直接接触任何肥料,用碎土回填、压实。植后整好直径50 cm左右的果盘,淋足定根水。以后视干旱情况酌情洒水,有条件的覆以稻草、干草,利于幼苗成活与生长。

2.2 肥水管理

种植后第1次抽发新梢期间,不进行施肥,第1次新梢老熟后则采用勤施薄施的方法每月1~2次淋施稀释的沼气水或粪水10~15 kg/株。随着树龄的增长,要施好芽前肥,淋施稀释的沼气水或粪水10~15 kg/株+复合肥0.1~0.3 kg/株(施肥量根据植株大小而定)。在新梢抽发期间还可采用尿素、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以促进叶片老熟、浓绿[1-2]。

结果树根据树的大小和结果量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等来确定施肥量,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萌芽肥于2月中旬淋稀释沼气水10~15 kg/株+复合肥0.3 kg/株。壮果肥于5月中下旬施复合肥、钾肥各0.5 kg/株,促进果实发育。采果肥于7月底采果后施复合肥0.3 kg/株。基肥于冬季结合扩穴改土埋施,应在树冠滴水线外侧每年轮换方向挖深宽50 cm、长度超过树冠直径的施肥穴2条(对边),施腐熟农家肥15 kg/株+花生麸1 kg/株,与土充分拌匀后回填。

2.3 整形修剪

青花梨最好按自然开心形进行整形,即每株留3~4个延长枝作主枝,以后在主枝上培养中短枝组。因为梨树生长极性强,往往一枝长到顶,既不发丫也不利花芽分化和结果,所以当新梢长至50 cm左右即可进行拉枝,使枝条生长角度与地面形成40~50°角,方向应向外、向有空间的地方,枝条要分布均匀。若枝条数量少,可把枝条拉成弯弓(绑绳部位应在枝的顶端,以促弓顶的芽萌发)。修剪病虫枝、过密枝,短截徒长枝[3]。当枝条长到适合长度后,可用毛笔蘸多效唑水(1包对水5 kg)涂抹枝条顶部心叶,以控制枝条生长。

2.4 疏花疏果

对花芽过多的树在开花前即把向上的花抹除1/4~1/3,盛花期疏掉花束中的部分弱花、畸形花,每束花留2~4朵花,当果实长至拇指大小时要进行疏果,一般在枝条上每隔20 cm左右留1个果为宜,保持叶果比在25∶1左右。为保证果实外观白嫩美观和防病防虫,在疏果完成、果面锈斑形成前的5月,进行喷药消毒后套袋[4]。

2.5 病虫害防治

于春季芽膨胀但还未开始萌芽时或冬季落叶后,用3~5 °Bé石硫合剂进行清园,以消灭越冬虫源。同时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重叠枝和过密枝,进行集中焚烧处理。炭疽病、轮纹病和梨锈病等病害以预防为主,可喷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铜制剂防病效果好,但幼果期不能用,粉锈宁对梨锈病防治有特效)[5]。蚜虫、蓟马可使用万灵水、乐果等农药防治;螨类、木虱[6]可用哒螨灵和阿维菌素防治。

2.6 适时采收

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成熟期不是每年都一致,在7月上旬就要注意观察,待果9成熟时(果实转为黄绿色,果皮光滑且种子转为黄褐色),就可采摘上市。果实应分批采收,选黄留青,轻采轻放。采前7 d停止灌水,大雨后至少隔2 d再采收,避免高温采摘。

3 参考文献

[1] 郭培富,达椤.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39-40.

[2] 陈国强,韩孝强.密植梨园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7):100-101.

[3] 林仙金.“丰水梨”引种试验及丰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121-122.

[4] 郑媛媛,王静静,朱新玉.梨树春季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11(5):23.

[5] 张康永,任建波.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种业导刊,2011(7):29-30.

[6] 王景涛,孙立祎,于利国,等.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22(S2):243-246.

上一篇:秋延后黄瓜栽培技术 下一篇:鲁北冬枣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