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用声音塑造民族的坚韧之美

时间:2022-08-31 11:04:16

《怒吼吧,黄河》:用声音塑造民族的坚韧之美

《黄河大合唱》是一首时代的战歌,唱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呼唤,号召国人英勇抗战。每当这雄伟的旋律响起,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立刻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历史感、忧患感和奋起拼搏的激情,它激发着人们的雄心壮志,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精神,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三集广播剧《怒吼吧,黄河》,紧紧抓住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满怀热血男儿的报国激情,投身火热的抗日洪流之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创作出不朽的史诗性音乐《黄河大合唱》这一历史片段,从演员表现、音乐使用、动效组合等方面为听众创造了一个豪迈而极具震撼力的声音世界,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之美。

语言声音生动鲜活

人物形象丰富饱满

声音最能传情,最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广播剧完全是靠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无论是从人物语言特点来区分,还是从说话口音上来找区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用声音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让听众一听就明白他是谁。所以,广播剧演播者的音色、音质、音调、语气、语调、语速直接关系到一部广播剧的成败。另外,演播者对剧情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自身的艺术造诣、演播功力的积累与发挥,也直接影响着广播剧的艺术效果。

广播剧《怒吼吧,黄河》“把中国人心灵上的永恒旋律的创造者作为主人公,以广播剧的形式,在相当充分地表现这一伟大旋律创造过程的同时,集中展示了冼星海平凡、朴实和执著追求的艺术人格。他热爱音乐,一心想把自己的艺术才华转化为一种精神的武器,用来激励人民奋起抗战和创建自己新生活;他热爱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艺术创造的资源,从他笔端谱出的最激动人心的旋律,原本就蕴藏在人民拼搏奋进的激流中……他热爱祖国,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祖国的命运密切结合起来,一心想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厉害作品’报效祖国。” ① 当他准备吃饭,恰好光未然带着刚写出的诗稿来找他时,他放下手中碗,急切地说“念念念,这会儿你那东西比饭还香!快点,快点!”当他正与光未然讨论诗稿遭遇敌机对延安城的突袭,他咬牙切齿地说“我这就去找音乐系的安主任汇报去。今晚我就动手,先把《黄河怨》谱出来。我对中国底层老百姓受压迫欺凌的遭遇,有深切的体会了!”;当他废寝忘食的教抗敌演剧三队的演员学唱《保卫黄河》,梁兆宽找他抱怨“给你盛下的饭,你忙得没顾上吃,让这几只该死的鸡全给偷吃光了”时,他乐呵呵地说“吃就吃了吧,它今天吃咱的饭,明天咱《黄河大合唱》唱红火了,庆功宴上咱吃它的肉!”等等,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冼星海的赤诚善良与纯朴。

除了塑造主人公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该广播剧中也展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剧中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仍让人感受到这位伟人的亲切、温和,以及他的高瞻远瞩和广阔的伟襟;梁兆宽为救演奏乐器的英勇就义,安鹤生的关心同志,冯伟萍的嫉妒与受到批评后的尽释前嫌,表现了革命同志之间的关心与爱护。扮演的表演艺术家、西安话剧院演员张克瑶说“剧中主席主要表现了在面对满腔热情的文艺工作者时,所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而且当时的主席风华正茂,所以自己在塑造主席形象时,十分注重声音的年轻性和平易近人感”,当张老师浓重的湖南口音与诙谐亲切的语调响起“你创作的《生产大合唱》,对整个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很有推动作用,希望你再鼓把劲,再写一个厉害的大合唱,用它来推动我们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星海同志、鹤生同志,《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气磅礴、振奋人心的好作品。希望鲁艺的同志们齐心协力、再接再厉,早日把它搬上舞台,掀起边区军民的抗战热潮!”使我们闻声而觉伟人犹在眼前。扮演冯伟萍的播音艺术家海茵,真切而圆润的声音,巧妙地运用抑扬顿挫,在她(冯伟萍)嫉妒误解冼星海,说“《黄河怨》像霍乱、像天花,它有传染性、有危害性,闹不好会给革命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没有金刚钻,别揽细瓷器”等等话语时的尖酸刻薄,和她(冯伟萍)理解佩服冼星海后表演得真诚感人,前后判若两人……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表演方式成功塑造了为音乐奋斗的冼星海、平易近人的主席、憨厚的工农干部安鹤生,小心眼、处处不饶人的冯伟萍等人物,将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形象生动的呈现给了听众。

寓人物情感于音乐

烘托完美场景氛围

音乐是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使人产生联想,它也是语言的延伸,在广播剧中表现气氛、环境、人物形象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广播剧人物情感、营造氛围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

广播剧《怒吼吧,黄河》全剧选用《黄河大合唱》作为基础音乐贯穿始终,不断强调了黄河、延安、抗日这样的主题词,一方面赋予了作品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让听众体会广播剧的思想内涵。“《黄河大合唱》在剧中扮演了一个不可获缺的,举足轻重的角色……《怒吼吧,黄河》的这种叙述策略,既考虑到了冼星海这位音乐天才一生中最夺目的亮点,也考虑到了播出后的艺术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仅是听觉上的强大冲击力,更是对广大听众在精神上的一种引导和提升。”②剧别对《黄河船夫曲》的使用进行了精心设计。为了谱写出《黄河船夫曲》,冼星海在安鹤生的陪同下,与黄河船夫一起摇橹扳浆,亲自体验与黄河风浪搏斗的经历,开启了创作的灵感,《黄河船夫曲》的音乐旋律渐渐形成。就在此时敌机的突然来袭使冼星海感受到船夫们在黄河里,不但要与大自然抗争,还要遭受敌人的侵扰,日寇的暴行更激起了冼星海的满腔仇恨和愤怒,敌机的扫射轰炸声,冼星海忘我的哼曲声,与响起的《黄河船夫曲》旋律融为一体,它告诉我们,冼星海的《黄河船夫曲》就是在船公号子的启示下,在民族抗战的血火里,在身临其境的切身感悟中孕育并诞生的。全部《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创作,正是“他抒写时代之强音,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之中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底蕴;他把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聚于笔端,把老百姓的抗争变为呐喊,把抗日的烽火谱成怒吼。”③

除了用《黄河大合唱》作为基础音乐,在音乐使用上还注重表现时代背景、民族、地方特色。剧中有一段冼星海的独白“……为了实现我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我苦思冥想、四处搜集创作素材。一天,我在外出采风的路上……”这时响起了选配的一段三弦《陕北说书》旋律,冼星海听到后立刻问弹奏的小伙子“这是什么曲子?”“陕北说书”,具有地域特色的旋律和剧中人物的对话,让听众一下明了这是在陕北。我们还挑选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光明行》等在剧中提到并且在抗战中具有影响力的歌曲,根据剧中人物对话、剧情发展需要,选取片段进行编排使用,让听众通过音乐产生时代感。剧中为了真实再现当年在延安鲁艺一周年纪念会上演出《黄河大合唱》的情景,我们还特别邀请了陕西省著名艺术家孙韶指挥陕西广播民乐团、陕西省乐团、西安市歌舞团及省艺校的众多演员组成宏大的乐队与合唱团现场录音演唱《怒吼吧,黄河》,真实再现了那一激荡人心的场面。

音响效果的精心编排

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由于不能像电影、电视、戏剧可以通过灯光、道具、服饰、画面等手段营造场景氛围,交代环境背景,使人一目了然,而广播剧只能用音响效果营造环境、烘托气氛,借助各种动效手段,比如:“表现农村环境的鸡鸣狗叫声”、“夜晚寂静的虫鸣声”、“一家人吃饭时的碗筷声”……让听众从声音中知道剧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广播剧的音响效果要做到清晰准确、真实易懂。

笔者在此要特别提到第二集开篇的音响效果,伴随着冼星海的独白“为了写好《黄河船夫曲》,第二天一大早我和老安乘着一条木船,来到了黄河壶口瀑布附近”,瀑布流水声从强到弱响起,风的呼啸声,浪的拍击声,木桨的划水声,船工的号子声……一下子将听众带到了黄河,跟随冼星海一起在黄河中寻找创作灵感,感受着他所获得的创作冲动。而几乎是在他找到几个动机音符的同时

一阵飞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保护他们安全的战士惊呼:安主任,不好!小日本的飞机!

安鹤生:不要慌,注意观察,兴许还没发现咱们。

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

冼星海沉浸在音乐的旋律里丝毫没有感受到危险正在来临。

安鹤生:星海同志,趴下。

日寇飞机俯冲扫射而来。又一架飞机飞近。

保护他们安全的战士惊呼:安主任,你胳膊受伤了!

安鹤生:(大呼)甭管我,拿机枪打!

一阵机关枪哒哒的扫射声,敌机飞远至上空,盘旋声,投掷炸弹,在水中爆炸声。

敌机飞走,静场,只剩下清晰的水流声。

冼星海:(掏出手帕)老安,你都是为了我,来,我给你包一下!

安鹤生:(抓过手帕)给我,我自己包。你快把没写完的谱子记完!

冼星海:哎。

[冼星海的哼曲声与《黄河船夫曲》的音乐融为一体,在黄河激流的水面上回荡……

在此处,日寇飞机的轰鸣声,我军机枪扫射声以及日军飞机的炸弹声……,这特定的音响将我们带到了战争年代,让我们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更让我们有着与冼星海一样奋起拼搏的激情。该剧从飞机的轰炸,制造枪林弹雨,到黄河水流声,生活场景的声音都进行了细致的编排,“杂而不乱、温而不火,大处如鸣雷闪电,细处如幽林响泉,高亢时如怒涛奔泻,低吟时似蝉鸣秋树;使人有嘈嘈切切如珠落玉盘之感”,④为剧情营造了空间和环境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广播剧《怒吼吧,黄河》,它“奏响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艺术人格的交响乐,这支交响乐是与中国人民心灵上的永恒旋律《黄河大合唱》合二为一体的”⑤;它表现了延安时期的革命文艺战士,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通过音乐作品鼓舞民族士气,奋勇抗敌的文化精神;它唱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歌,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你如果真正喜欢黄河的话,那你一定要赏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你如果真正喜欢《黄河大合唱》的话,想了解它的创作过程的话,那请你一定要聆听广播剧《怒吼吧,黄河》,它用声音塑造了民族的坚韧之美!

注释

①畅广元:《心灵上的永恒旋律》,《西部广播影视》,2005年第一期

②王仲生:《视角选择、音响组合与戏剧冲突》,《西部广播影视》,2005年第一期

③④⑤田涧菁:《战火硝烟中的生命之歌》,《西部广播影视》,2005年第一期

(作者单位: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上一篇:全国老年类报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石刚:“责任媒体、民生立报”是晚报的品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