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化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31 10:50:09

交际化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小学英语交际教学模式应围绕真实生活,结合学生需要,根据学生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活化教材,活化操练,活化文字。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活动则是交际教学的基本策略与主要途径。

一、结合生活实际组织语言操练,活化文字为语言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生活中人们的交际离不开听与说,在听与说的过程中,交际的情景、双方的神情、动作都起到一定的传递信息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语言环境,结合体态表情、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那种从书本到黑板,再从黑板到练习本的教学纯属文字搬家;教师捧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也决不是语言教学。

英语课堂本身就是最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课前放一首英语歌曲,师生即兴寒暄、谈谈天气,教学过程中课堂用语的使用等,都是活化了的语言。作为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个生动、多样的语言环境,促使他们更加灵活的学习。如下课时不必总说“Goodbye”,可变换方式,若在中午可说“It’s time for lunch.Good appetite!”(吃午饭时间到了,祝大家好胃口!)周末可以说“See you next week.Enjoy yourselves!”(周一见,祝大家周末快乐!)等。又如在练习星期名称时,可结合学过的动词短语,让学生说说每天的时间安排:“I go to school on Monday.I play basketball on Tuesday.”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素材信手拈来为语言教学增添了真实性,文字材料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活化为真实的语言。

二、根据学生需要增补语言材料,活化教材为生活

1.教材只是语言学习的依据,受篇幅、课时、学生程度等种种因素影响,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生活中,孩子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在大量的对语言耳濡目染中自然习得语言。真实生活的语言是生活的语言,作为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英语教材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是怎样也体现不出主动活泼的真实生活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适当增补语言材料,让语言教学生活化,让课堂生活化。例在学习有关学科类的单词时,而且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favorite subject(最喜欢的科目)。学生在校开设的课程很多,可书上只有Chinese,English,math,music,science,art,PE.,显然距离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有点遥远。妨碍了部分学生的表达需要。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学科,增加social study(自然常识), Local course(地方课程), Practice Course(综合实践)等单词,这样也就打破了教材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表情达意,学生的语言学习也不再是机械的鹦鹉学舌,言不由衷,而是紧贴生活实际。

三、创设情景开展语言活动,活化语言操练为交际

语言是一种技能,而操练则是获得技能的唯一途径与方法。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多样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把语言、感情融为一体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活化语言操练为交际。创设的情境可分为:生活会话、课文导入、扩展、课文结局的延伸等。 如在讲现在进行时的句型时,可借助电脑软件展示一个小动物运动会的场面:动物们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有的在跑,有的游泳,放风筝等。随着教师的提问,What are you doing?(你正在做什么?)小动物们边做动作边回答:I’m playing on the swing.I’m flying a kite.I’m swimming……孩子们在动画观赏中不知不觉领会了现在进行时的含义,然后再开一个联欢会:有的同学唱歌,有的跳舞,进一步操练句型I’m singing.I’m dancing.这样枯燥无味的句型学习变成了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句型操练也成了生活中真实的交际活动,学生们在玩玩唱唱中学习掌握了新知识。生活会话情境的创设更是随处可见:早上起床后妈妈让宝宝洗脸、刷牙、吃早餐:Get up.Wash your face.Brush your teeth.Have breakfast.去饭菜点菜时说I want some hot dogs and a glass of milk.Yummy.May I have some more,please?操练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训练的量,更要注意操练质量,通过操练形式与方法的改变来提高语言操练的效果。英语教师要善于组织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唱、演,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从感知理解语言到掌握运用语言,通过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来带动学生对新的语言结构、功能的认知,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自由交际。

四、适当的创新型“作业”,让他们自由交流,培养交际能力

《新标准英语》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歌曲、诗歌、韵律诗、故事等。教师们课后除了布置、表演类的作业外,还可以设计如“歌词新作”、“小诗新创”、“故事新编”等作业。如学了这首歌后,教师布置:同学们能自己试着写出新的歌词吗?下节课我们要举行“歌词新创大赛”。然后教师利用早读、活动课的时间开一个“老歌新唱”演唱会,学生们利用学过的或自学的乐趣名称,编出一首又一首新歌,课上各个跃跃欲试,边唱边演,热情高涨;再如学完了这首小诗后,可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写一首自己的诗。于是,一首首妙趣横生、朗朗上口的小诗就展现在班级的“英语诗歌百花园”里,这些小诗手写的字体质朴可爱,电脑打印的画面精美,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作品!这类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创新能力,英语写作能力;一些平时英语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也能模仿着“写诗”了,当他们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也能登上班级的“大雅之堂”,自豪地笑了。自信心油然而生,渐渐地喜欢上英语。

五、英语背景常识是进行交际的必要补充

非语言知识因素——英语背景知识,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起着很大作用,也是英语课不可或缺的内容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才能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才能根据你所在的场合和你所面对的人进行得体的交际。如注意尊重西方人的隐私权;中、西方各种手势表达的不同意思;圣诞节、感恩节的来历等。因此,英语课文中的“交际窗”“英语背景小常识”等系列知识得到学生们的喜爱。由此他们知道了一些交际中的常识:西方人的喜好、禁忌、主要节日及庆祝方式等等,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以便他们能更准确、地道地应用英语。

总之,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教学必须与交际训练同步进行。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起,就组织结构化的活动教学,并以此原则贯穿教学全过程,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不仅学到语言,他们还将最终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

上一篇:怎样提高讲授法的教学效果 下一篇:让兴趣“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