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超限留空白

时间:2022-08-31 10:03:46

“你俩协商一下,今天晚上给人修好眼镜,别耽误王迅明天用!”我用命令的语气说道。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课间短短十分钟,我班最爱打闹的王斌与张风同学就闹起来,眼见着一副眼镜在他俩的推搡之中掉到了地下,是另一位同学王迅的眼镜,此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批评他们俩个不该打闹,还给别人弄坏了东西!他们俩虽然不高兴,但也知道犯了错误,都低着头不吱声,因为张风同学住校,所以修眼镜的任务只好由通校的王斌去做了,于是我又叮嘱说修眼镜的费用两人平摊。我心中还暗暗为我想得周到而高兴,为自己能圆满解决这件事而沾沾自喜。刚要走回讲台,忽然想起放学天就黑了,如果去修眼镜,回家可能就会更晚了,家长必然会担心的,又想起前几天因为王斌的放学上网问题,我叮嘱过家长来接孩子的,今天不知还来不来,来的话家长带他去就安全了,于是我又问道:“今天你家长来接你吗?”也许是他听见了“家长”两个字,触动了他最敏感的神经,也许是因为我唠叨得太久了,他感到我小题大做,也许他觉得我故意揪住他的小错误不放,他忽地涨红了脸生气的说道:“弄坏了眼镜,我又不是不修,用得着你在这里总叨叨!”说完就要往教室外冲,“站住!”我都不知道这句话是我喊的,因为我觉得脑袋“嗡”一下,像要爆炸一样,接着怔在那里不知所措,甚至有种想哭的感觉!他竟然在班中,在这么多同学面前说我―――他的班主任“叨叨”!我太失败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善意的批评与提醒会换来他这样的“回报”!他还是个人吗?!是个有良心的人吗?!我真的不可以原谅他!那我又能怎么办?接着批评他肯定会接着跟我翻脸,我会更下不来台,怎么办?我的内心挣扎着,告诉自己不能冲动,不能两败俱伤,最后我终于理智起来,还是自己退一步吧,因为他毕竟是孩子!于是心平气和地让他做到位子上好好反思一下刚才所说的话,他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坐下了。

回到家中,冷静下来,我好好的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虽然对他不尊重老师的行为仍十分生气,但我想也许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虽然是为他好,但在那么多人面前批评他,他肯定很没面子,又加上我虽然替他考虑了花费和时间问题,但他未必懂得我的苦心,只会认为我故意揪住他的错误不放,还问他的父母来不来接他,再把问题闹到父母那里,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也许还会引发他与父母的战争……通过换位思考,我又有点理解、同情他了,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我工作的失误之处!对于青春期中自尊心过强学生,不能一味地、接连不断地批评、说教,因为虽然我们是为他好,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在浑然不觉中,他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发展对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的愤怒!他不是愤怒你批评他的错误,甚至在你前两次批评时他还曾下定决心以后好好表现,让你不再为他生气了。然而,当他发现你根本不相信他能记住你的批评,你对他根本不信任时,他会坚信你根本不是一个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上,帮他改进错误的人,而简直是一个十足的无法容忍任何错误的恶魔(后来才知道这叫“超限效应”)!

教育还是要讲究点“布白”艺术的,我想。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所以,这次事件我没有再去追究,我相信他自己会处理好的,后来果真风平浪静了。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仍是对他采取了冷处理,与他的交谈少而精,让他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而他,确也向着我希望的方向前进着,小打小闹他是改不了的,但没有再在班中惹一些让人看不过去的大事,期末考试各科都前进了很多。

正如《教育中是心理效应》一书中所说,对学生的批评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唯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上一篇:关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 下一篇:如何提升阅读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