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热的冷思考

时间:2022-08-31 08:31:06

买车热的冷思考

现代社会,人们对汽车的心理是矛盾的。

一方面极度依赖自驾车的便捷舒适,视为生活的必需品;另一方面,废气污染、能源危机、车多路少等也深深困扰着驾车人。

当下的中国,车价一降再降,私家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攀比心理,撇除泡沫,务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有的国内大城市,购车热已经开始退潮,人们对于车的感觉日趋理性和实用。

从“单双号限行”到“无车日”,国人开始重新审视汽车与人、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建设更为方便、快捷和绿色的城市公交系统,确保城市交通与建设的协调发展,圆满举办向世界承诺的绿色奥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现象

“捧车族”的尴尬

文/承杰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买得起车用不起车。所以,有些已经买了车的人不用车,宁可把车“捧”起来闲置,美其名曰“捧车族”。

笔者近日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意外地发现,一直坐班车上下班的邻居陈先生其实是个有车族。他在2004年6月份购买的车到现在行驶了不到3万公里,日常工作基本不开车,只有周末出游或有急事才开车。“路上的车多,汽油又贵,开车太没效率。”陈先生说。

笔者上午9点半在小区中走了一圈,发现大概有30%的车位还停着车,这当中一半左右的车上有比较明显的尘土。在对25至35岁的20位车主的调查中,有8人表示自己有“捧车族”的症状,5人为“准捧车族”,几乎八成车主表示自己目前或不久以后的将来会有“捧车”的倾向。

为什么“捧车”呢?实在是因为,养车费等于2倍的购车费。

买车容易养车难,以捷达为例,按一年行驶两万公里、每百公里耗油8升计算,一年的汽油费用大概为8000元。如果每6000至7000公里做一次保养,一年就要做3次,花费450元(每次150元×3次)。加上养路费1200元、小区停车费1800元(每月150元×12个月)、车船使用税210元、更换配件费500元、日常停车费1095元(每天平均3元×365天)、车辆保险2500元,共计15755元。如果用上十年,其使用费用真的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购车费的两倍。这就难怪越来越多的有车族选择少开车甚至不开车了。

“捧车”的原因之二是因为房贷成本太高!

不少有车族表示,房贷成本高其实是他们减少用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江先生2002年6月购买了一套总价61万元的房子,贷款为25年期,平均月供将近3000元。这对于每月平均总收入1万元的夫妻二人已构成了不小压力。江先生又于近日买了一辆飞度,车贷成本加上养车成本每月超过2000元。“现在有些后悔,当初看大家都买车,自己也就跟着买了一辆,没仔细计算过这些费用。”

上海车主外地牌

文/周一妍

今年上海私车牌照价格在五万元左右,几乎可以买一辆国产车了。面对高涨的“沪”牌价格,越来越多的上海车主们向外牌投怀送抱。不过,近期这些希望获得外牌的车主却有点挠头,因为许多上海周边城市的车牌渠道已陆续向上海车主关闭。

四五年前,提起上海人办外牌,人们想到的无非是苏州、杭州、无锡等地,可是,随着异地上牌风愈演愈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2004年初,苏州、余杭、嘉善、昆山等地纷纷禁止为上海车辆上牌。

之后,上海车主把目标锁定了扬州、南京、宁波等地。“远就远一点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办上再说。”这是很多上海车主的心声。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上海牌照持续高涨,不会在短期内走低,上海车主自然对外牌情有独钟。

“现在,几乎所有买10万元以下私车的车主都会申请外牌。”一家奇瑞4S店的销售员向记者透露。笔者调查发现,提出申请外地牌照的车主,大多数是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小白领,攒足一大笔钱来买车已实属不易,如果还要他们追加四五万牌照费用,简直是“水深火热”。

此外,还有一部分年纪偏大的人也盯上外牌,他们选购轿车的价格偏高,于是通过办外牌来弥补差价。“把钱投资在一块毫无意义的铁皮上,还不如让车子更舒服一点,先享受起来再说。”47岁的黄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不久前一掷千金购买了一辆宝马,现在的任务是为她的“爱女”寻找一个好的外地“婆家”。

上海车主对外牌车的热衷,也让周边江浙省市车管所的压力越来越大。“无锡牌照已经彻底关停。此次关停非传统意义上的上牌紧张,而是彻底关停!”“内部消息,宁波市车管所进一步限制了上海买车到宁波上牌的行为”……

近期,汽车论坛上一条条网友收集的“噩耗”不断传来。仅8月初,就有南京、宁波、扬州、无锡、盐城等地纷纷关牌。

“这可怎么办才好啊,现在没有车牌就没有保险,对于我这样一个驾车技术不娴熟的新手,很容易出事情。”施先生在广告公司工作,最近买了一辆polo1.6雅致版。“车子总共11万不到,几乎把我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了,如果还要再花上四五万办理牌照,只能厚着脸皮向父母借钱了。”施先生开玩笑说,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给自己的爱车穿上一条“短裤”,“哪怕是一条外地的廉价‘短裤’,也想先套上再说。”

为此,一些人也动起了上外牌的脑筋。“现在北京办个暂住证非常简单,一两个工作日,然后买车,办个异地年检。”一个名叫“金点子”的网友发帖出谋划策,结果车主对他的“馊主意”不但没有反感,反倒表示支持。

“总有一天,我们上外牌只能去新疆了。”一个网友调侃道。

以车代步的焦虑

文/佚名

与目前享有的优惠税收政策相悖,私车公用一年超过1万英里的人将有可能被要求缴纳500至1500英镑的税――这是英国政府正打算开出的一张新税单。这也是继伦敦市政府征收每日8英镑入城费(有报道称,入城费有可能会上涨到25英镑)、英国政府在境内繁忙主干道行驶必须留下买路钱之后,对行车人的又一次“狮子大开口”。姑且不去说这个所谓的“私车公用税”最后到底会不会真正开征,“私车公用英里数”究竟如何来监测?但对于以车代步的“敌视”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传统上是一个老牌的汽车制造国,曾经以劳斯莱斯、MG罗孚、捷豹等为经典的汽车制造业是英国工业的“龙头”之一。虽然这些曾经代表着大英帝国贵族血脉、让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品牌,如今几乎已被“败家子们”拱手而出――能卖的都卖了,汽车制造基地也移师他乡――如今要买一个罗孚配件,电话是要打到中国南京的。但长期以来养成的对车的依赖,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并无多大改变。每家每户有一辆车是基本的现实:时尚的高级跑车、实用的日本车、廉价的二手车,汽车就像是家中的桌椅板凳。但近几年来,出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加强节能环保力度等缘由,英国政府“冲”着汽车而来的措施不时出台。去年一些地方政府还因落实节约用水,限制人们在家中使用压力水龙头清洗汽车。交通拥堵情况恶化、停车难、停车费上涨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驾车族。

如今,国内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以车代步也已成为都市人的出行方式。英国人的烦恼在中国人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曾经听说上海也正考虑收取“入城费”;城市中的道路将越来越多地被统一成“一个方向”;经营停车场正很快升级为最赚钱的行业;而包括中国的大城市在内的所有世界一级大城市,正逐渐演变成一个个蠕动的大型停车场。所以,这些年来,世界各地的车展,车商和汽车设计者在尽显各自前卫概念的同时,环保和节能几乎成了所有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主题。

我是在去年7月买的车,当时是因为熬不住夏日的炎炎阳光,也是为了避免出行高峰或者恶劣气候里叫不到出租车的尴尬。一年来,“车轮效应”不仅在日日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在体形上也充分显露。

一份研究报告说,导致英国人肥胖的罪魁祸首并非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而是以车代步。研究人员发现,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成年人每年平均步行时间从87小时降至67小时,驾车时间相应的从每年91小时提高至151小时。根据以上数据,报告推算,英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少消耗26卡路里的热量,导致每年平均增重1.2公斤。

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刘烨做的公益广告颇有触动。广告中他骑着一辆自行车穿行在长安街上,其广告语是这样的:为了健康、为了环境、为了能源,请你少开一天车。

诉说

有车族的“荣耀”背后

文/陈晓华

如今这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有车族的队伍,无论好坏,至少,拥有四个轱辘的轿车在旁人的眼里,总是一种财富的荣耀和成功的标志。许多年轻人,甚至可以先不考虑买房,有一些钱财积攒后,就倾囊而出购买一辆自己喜欢的小车。上班、下班,周末出游,在他们看来,那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我是有车族”,成为他们最时髦的表白。

我们家有车也已有4年历史了,确实,有车之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节假日外出吃饭、游玩,不需要争抢出租车,也不需要担心恶劣天气时,拦不到出租。只是,那么多年的经历,也发现,有车族的荣耀背后,并不是如表面风光那么眩目,往往也有很多让人叹息、感慨的无奈和艰辛。

先拿停车来说吧,随着上海城市交通越来越规范,很多时候,要找个停车的地方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去商厦购物、饭店吃饭,1、2小时的停车费用往往比来回打的的车费还贵。就算你不计较这超贵的停车费,很多时候,也会因为车库爆满而无法找到车位泊车,这样的时候,忽然会觉得,有车是种累赘。

随便找个地方就近停一下吧,或许不到10分钟,在你出门上车前,突然发现,车窗玻璃前,已经被贴上了一张黄色的“膏药”,不知这警察是啥时候冒出来的,居然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完成罚款扣分任务。这个时候,真的让人郁闷无比,平时满大街停着很多车辆,警察都不管不问的,偏偏今天只是吃了一碗小馄饨,却付出了那么昂贵的200元代价,感慨,这小馄饨是否鱼翅、鲍鱼馅的!

再看看这开车的感觉。上海这几年,尽管每个月的牌照拍卖价格越来越往上飙升,却仍然有太多的人不屑这样的高价,加入有车族之列。马路上,车辆越来越多,城市交通也越来越拥挤,堵塞是常见的现象。有时,车多倒还不是真正让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不遵守交通规则,往往让行车难成为开车人最头疼的烦恼。

开车的人一般还比较遵守交通法规,按信号灯开车、等待,按道路标记行车、变道。可很多时候,明明是在自己的车道上正常行驶,却会被突然窜出闯红灯的自行车吓得猛踩刹车。遇到车技好的老驾驶员倒也罢了,最多骂咧几句,要是遇到个新手,有时会因为紧张,错将油门当刹车踩了,往往造成恶性事故。这个时候,无论你驾驶员是否有错,至少,出于“以人为本”的人道,你还得承担必要的经济赔偿。这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多冤啊!

最近,上海城市交通还规定,外环之内的道路行驶中,禁止鸣喇叭。说实话,很多时候,遇到险情或特殊情况时,驾驶员按喇叭提醒,往往是一种本能,短暂的鸣号,是一种必要的警示,也可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只是,现在一旦被警察发现,根本不管你鸣号的动机是什么,一律会被处置、罚款。有时,真的想冲警察吼叫:“既然不能鸣喇叭,那汽车装喇叭干嘛呀?”

更有令人气愤的是,好端端地停在规定区域里的车,并没妨碍了任何人,却在出门之时发现,崭新、光亮的车身上,不知何时,被嫉富如仇的“心理不平”者用砖石或者钥匙,划上了触目的深痕创伤,好好的一辆车,无缘无故地受到伤害,不但让你无从去寻找到那个“坏事”者,而且,还得莫名地支付一笔费用去修整车辆……这样的莫名其妙让有车族气愤之余,只能摇头叹息。

行车难,停车难,成为如今有车族的最大烦恼。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有车族表面的那种荣耀,却又有几人能体会和理解,有车族背后,那些无法言语和发泄的无奈、郁闷、不满和愤慨呢?!

有车后,却乐在不开

文/蓝调莎

有私家车,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它像一座流动的铁皮屋,节假日里,定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与朋友家人带着食品篮和狗狗,出行自驾游,多少快乐!

在有车的头两年中,每天开车进出,感觉妙不可言。逢路况好时,开车真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有一次外出,开在去苏州的高速公路上,提速到120至140码,顿时,道路两旁风景在眼角里刷刷而过,那种飞起来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开了两年后,慢慢地对车就不那么热衷了。现在的上海,开车上路,在任何时间段、任何道路上都遇堵。无论在高架还是陆地,人在车内,跟着堵车长龙,挪一步,停三停五停。本来脾气好的人,急出了一身火,原来就心急的人,此时情绪更是烦躁得很。

即使这天撞好运,一路顺利开到淮海路,车停在时代广场车库里,然后与朋友去逛街。逛到高兴时,忘乎所以,在美美百货,领略了好多好东西后,下楼,想去复兴路转角处的海上星喝一杯咖啡,吃一客圣代。然而,且慢,先要去淮海路头上把车子取出来,然后再能享口福。呵呵,此时的车啊,真是一种负担!

堵车也有霉运时。一年夏天,雷暴刚结束,从办公室出来,一路上车多如蝗虫。道路堵塞,平时十五分钟的路程足足开了两小时。当车在虹桥路向延安西路上转弯时,遇红灯。放行前,感到车身被左面上来的车撞了一下。打开窗门,对有着犹如囚犯越狱途中心情的对方司机问:“撞得我车身怎样了?”他说:“没有啥,一点点小伤,不要紧的。”于是我挥挥手,就让他过了。被堵了多时的我,此时与他理论的想法一点都没有,只想早点脱离这魔鬼路。

最使我郁郁胸闷的是:前年从展览中心的书展上回来,途中,车在古北“家乐福”前的延安西路上等绿灯。这时,一辆飞驰的摩托车在我车旁停下来,然后,后座飞车党人下车,打开我车门,把后座上的一只黑色漆皮多层包拎走了。包里有我先生刚从香港带回的最新款超薄型数码机、新款超薄型手机、内有数张卡与早上刚放进去的人民币、港币和身份证的皮夹。我眼睁睁地看着强盗抢走了我的最爱,身上的一根保险带像钉十字架上一样把我牢牢地固定在驾座上,使我一点动弹不了。

后面车内人下车,好心告知:“你知道吗?你的包被人抢了。”我像被放了气的轮胎,说:“我知道啊,但又能怎样?”报警回家后,即对先生申请:“我要一把枪!”

从那次后,我对车子兴趣越来越淡,经常让车空着。外出,要么乘小区班车,要么就随先生车出去。

如今,每当我斜背着宽背带包,两手插袋,轻轻松松、无忧无虑地回归大路时,喜悦跳在眉稍上,心里美得不得了。

香车为“房”累

文/吴春华

因为要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哥哥学驾照比其他学友花了更长的时间,也费了更大的劲。不想拿到驾照后,他的开车热情达到了学习时没有的高潮:他决定要买车了!

这消息引起家庭震动。妈妈为了制止这一“非常事件”发生,马上召集几个小家庭在一起聚会,要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给哥哥一个正确的选择。

我最先说话,车这东西,好处是把我们的活动范围增大,坏处就多了。记得有次我和朋友到少年宫接下课的女儿。提前十分钟到了那条街,却见人潮涌动、车流如织,学校旁的停车场早挂出禁入标识,转头开到附近一个商场,地下停车场也车满为患。好不容易说通旁边一个单位将车暂停,女儿已经在校门口等了半个小时。早知如此,走路到那里接人还快不少。又急又累的我有了关于停车的深刻记忆。所以我的建议是明确的:你上班打的也就起步价,坐公车半小时,有这二三十万,投资一套小户型“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

妹夫讲了身边的故事:同事小王看汽车的价降得大家都心动了,于是赶紧行动,买下了一辆12万多的中档家用轿车。谁知,他拉风的时间短得超过心动时间:香车刚开进家门,他就被物管提醒――小区没有停车位了!据说,所有的停车位都是买房的时候已经售出。只好开到单位挤个角落,下班却不能开回家。小王急得没有办法,好心的同事也帮他打听寻找车位。不久,大家帮他在另一小区那边找到空车位。于是,可爱的小王早上打的到停车处开自己的香车上班,下班将香车开到停车处停下,又打的回家。

小王的糗事让大家哈哈大笑不止。看来,要买香车,这香车还得有“房”。所以车的“”是件紧跟高消费之后的紧要问题。不幸得很,买车热已经造成了各大中小城市的车位吃紧,吃紧得超过飙升的房价。小王的这事还得等,等找到离家更近的地方能“生”出个地儿来,让他花大钱为香车买“小房”。否则,他就要继续这拉风背后的狼狈。

当然还有办法,为了香车重新找地儿安家。嫂子是不能阻断哥哥荒谬想法的人,却也是最想阻断他想法的人。这时候就继续大家的话题“想”下去:这办法就不是几十万办得下来了。折腾也不是几个月的事。平常人家,你还能像买彩色香车配衣服的妞?要那样,我们哪用坐在这里讨论?!

哥哥的香车梦为“房”所累很快偃旗息鼓。他终于明白,这车要为人服务,得以大量的金钱付出为基础,还要大量的空位为阵地。再多的人也就两条腿,地铁里可以用“推人”推进;再多的车就不行了,在路上耽误的是我们的生命。没车位的车主,分明就是享受不成反受罪。何苦来着?

9月22日,全国城市大搞无车日。看到路上的车还是多的,即便是限定的那几条街。不过,凡事总得有个过程,但愿越来越多的“小王”们,在拉风之前意识到问题,及时改变自己的理财方式。把消费变成投资,哪怕是只买车位不买车,都是利人利己而快活着、健康着的。

调侃

买车的几个笑话

文/大厦

说到买车很多人似乎非常关心油耗,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油耗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0W左右的车没有绝对的好车,或多或少总有些不足,既然都这样了,那就要综合考虑一下了!从这点看来,标致206应该是可以再多考虑一下的,如果不是它的价格尚有水份,如果不是我的确需要宽敞的空间,那也仅仅是如果而已……

第一个笑话:某人去买衣服。来到商店第一句话就是:“偶想买一件一千块大洋的衣服,给偶推荐推荐吧!”售货员顿时火冒三丈:“一千块大洋能买的东西多啦!你到底需要什么啊?!有西服、运动服、休闲装、毛衣、皮衣、裤子,你要是喜欢还有袜子、内裤、拖鞋!”

点评:很多朋友在买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车,却错误地把价格放在第一位,这是极端错误的。

第二个笑话:某君新买了一座房子,跟朋友吹嘘:“偶的房子好节能哦!每年可以节省五百块大洋的采暖费用哦!”可是他的房子比同地段同面积的所谓的不节能的房子贵了十万块钱。二百年才能把这十万块钱折出来。

点评:很多朋友多花几万甚至十几万买日本车,然后说什么这个车省油。省油的目的是什么?省钱。你省钱了吗?

第三个笑话:大冬天穿小裤衩几乎一定会被冻死。穿毛衣也有可能会被冻死。反正都是一样的,干脆大家都穿小裤衩算了!

点评:很多的家伙总是企图用欧系车的事故图片证明:欧洲车的安全性不过如此,干脆大家直接买日本车算了。可笑!希望大家能够认清它们的真面目。

第四个笑话:某君养猪发了大财,于是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却总是抱怨:“妈的,储藏室太小了,我想放点猪饲料都放不开!”“妈的,院子太小了,我想挖个猪圈都没地方!”

点评:很多朋友买车的时候考虑的问题简直让我目瞪口呆。有的关心这个车上有几个喇叭,有的关心音响支持不支持mp3,有的关心后排座椅能不能成比例放倒拉点货。你买的是什么啊?想听环绕立体声自己装个家庭影院。想听mp3自己花上几百块钱买一个。想拉货就买个小皮卡得了,多拉快跑还省油!

第五个笑话:某人买房子,准备买个特别特别大的。为啥?他自己说:“我如果生几十个儿子,让他们住在哪里啊?”你能生几十个儿子?就算你有这个本事,政府也不会答应的!

点评:很多朋友买车的时候过分关心所谓的最大功率、最高时速等等。你是开拉力赛的么?就算最大时速是多少多少,你能开到吗?你把车开到200码试试!如果不给你照张相罚你俩钱,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上海中心城区几种最野蛮的车和最容易欺负的车

文/春春

开车4年,发现上海中心城区马路上最野蛮的车无非以下几种,供大家娱乐。

1、沪B普桑:沪B由于是以前企业牌照,大多是司机在开,加上车况差,车子烂,根本不怕撞,乱按喇叭乱闪大灯就是这种车居多。

2、外牌QQ :郊区爆多,以黑车为主,为了赚钱,不顾一切。

3、改装版玲帅,富康以及其他改装车:改了之后就以为自己是什么一样,乱窜乱闯,还搞个什么GTR啊,无限啊,搞来搞去就是个1.6排量……

4、老版奥迪、别克:此类车主不是司机就是老板,一般都戴墨镜,开车时眼睛往天上望,大概是老板做惯了以为别人都让着他还是司机要在老板面前卖弄,反正此类车开起来最野蛮。

5、非常脏的车:此类车主不把车当回事,自然也不怕碰撞。

最容易欺负的车:

1、POLO:为什么特指POLO呢?因为此车以女人以及小白领开为主,反应慢,胆子小,加上是反应比较慢的电子油门,插队时第一首选车辆。

2、近期的沪牌如FR等:新手为主,开得慢,胆子小。

3、豪华车如双B高端,麦巴赫,法拉利:维修费贵,怕事,怕撞,怕划,就算不用赔钱搞个配件都要进口等上十天半个月的。所以此类车一般都比较谨慎,不过别把这些车惹急了,否则怎么死了都不知道。

4、贴满粘纸和挂满毛绒玩具的车:此类车必是女人开的无疑,一般胆子都小。

放眼

美国:

在纽约有车意味着麻烦

文/葛文潮(发自纽约)

纽约的高速公路和平常道路总是堵车,15分钟的路程可以开一个小时就不去说了,谁让你住在美国最拥挤的城市呢,更恼火的是要找个停车位不但需要耐心更需要运气,比苍蝇还多的警察随时随地会在你的雨刷上插上罚单,自从大资本家博格当上市长后,所有违规停车的罚金都翻了两倍,为此去年我“捐”了超过两千美金的罚金给纽约市财政局。

如果说罚金总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保险和维修是无论如何躲不过的,纽约的汽车保险永远是全美最贵的保险,而最近一次的例行点检维修竟然花了我670美金!如果你撞了车,出了点小小的事故,没有百来块美金别想搞定。

和在纽约开车的这些麻烦相比,纽约有全美最方便的捷运系统,花两块美金你可以从最南边的康尼岛游乐园坐到最北面的布朗士动物园,更不用说遍布纽约各个角落的公交车了。所以在纽约生活的人,很多曾经拥有过汽车,到最后不是把车卖了就是送人了,周末如果需要车去郊外的话,就去租车,每到周末特别是遇到长周末租车行的生意好得不行,去晚了就租不到车了。

但是美国人是车轮上的民族,汽车象征着美国的文化,所以拥有车也就是拥有自由,这也是为什么纽约的私家车依然很多的原因。

纽约人买车有三个途径,一个是车行,一个是拍卖行,还有就是私下交易。车行还分专卖二手车和专卖新车,以及新旧车都卖的车行。新来的移民有点钱后,都会想买一辆车,新车一般都要超过一万美金,虽然可以贷款,但因为利息太高,保险费太高,所以一般都是买二手车,美国的二手车市场很大,也鱼龙混杂,要买到一辆状态好的二手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如果懂车的话,很多人就选择私下交易,这样价钱不但便宜,还可以省些税,但是私下交易的选择太少,有时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也买不到满意的车。于是拍卖行就吸引了那些想毕其功于一役的人,也出现了专门带客户去买拍卖车的经纪,我几个朋友都是这样买到比市场价便宜的车,至今状况都不错,但是拍卖行的车还是要靠运气,很多事故车也是在拍卖行被拍卖的,所以买拍卖行的车还是有很大的风险。讨厌风险的人,就宁愿多花点钱买旧车行的旧车,他们的价格虽然高一点,但相对来说质量还是有保证的,而且一般还都有一年的保质期,这也是旧车行在庞大的私下交易和拍卖行的夹击下依然能够生存的原因。

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人都选择新车,新车也有两种卖法,一种是买,一种是租,很多老外其实不买车而是租车,租车的好处就是年年可以开新车,车出了问题都可交给车行处理,在修理期间还可以换一辆车开,租车的费用也不贵,和贷款买车差不多,但是租车对行车的里程有很严格的限制,在租车期间不能超过规定的里程,超过了罚款很厉害,因此租车适合那些平时用车不多,喜欢赶时髦开新车的人。

美国人汽车消费的多样性可以看出,整个汽车市场是个理性市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购车方式。

日本:

汽车不再是一个必需品

文/葛文潮(发自纽约)

我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对于日本人的“车感觉”还是有所感觉的。

丰田虽然在今年3月已经超过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但是在其老家日本的销售业绩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2006年的销售业绩和2005年相比,减少了6.6%,不仅丰田如此,本田也减少了2.6%,日产更是减少了12%,从今年第一期的财务报表看,日本的汽车行业除了大发(DAIHATSU),国内的销售业绩全部是负增长。今年六月,日本全国的汽车销量下挫9.4%到46万2千辆,连续24个月销量下降。

国内汽车市场衰退的背景是,日本的老人化社会和少子化社会越来越明显,65岁的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20%,而20岁到29岁的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12%,这意味着能够买车的日本人越来越少,而潜在的消费者日本年轻人对汽车的兴趣越发寥寥。如今在日本只有一种车型好卖,就是以大发生产的“MOVE”为代表的小型汽车,小型汽车的购买者以女性为主。

7月23日发行的《商业周刊》有篇文章提到日本年轻人远离汽车的现实,一个叫片形的29岁游戏制作人的话很能代表日本年轻人的心声,他说:“维持一辆车太花钱,并且一个星期都找不到理由用一次,我周围大多数朋友都没有车。”

和父辈们不同,现在日本的年轻人不再把拥有车当作成功的象征,加上日本的公共交通设施举世无双,多样化的交通运行方式使得日本人没有车也能够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没有任何不方便,这些都使得汽车在日本社会不再是一个必需品。

日本本来就是一个一辆车所拥时间很短的国家,在美国马路上跑着15年、20年的老爷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而在日本很少见到8年前出厂的车,这要归功于日本的车行销售人员,他们都是上门服务,到了一定时间就劝用户换新车,而日本社会似乎也有这样的约定俗成,超过8年的车一律淘汰,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二手车在东南亚和一些不发达国家非常流行的原因。

日本的各汽车商针对年轻人远离汽车的现实,可谓绞尽了脑汁,丰田搬出了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来为自己的新车打广告,日产当起了流行音乐的制作人和发行者,三菱走得更远,索性把新车的车头设计成Hello Kitty,毕竟年轻人现在不买不代表永远不买,日本的汽车商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同时,一定也非常羡慕汽车之父亨利福特的“英明”,后者在汽车行业初起之时,阴谋收买,操纵美国各大城市的公交运营系统,使得除了纽约市之外,各大城市的捷运系统破坏殆尽,而为汽车在美国的流行打下基础。

上一篇:印度洋上的花环,是上帝允许你的放纵…… 下一篇:上海式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