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03:30:26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计算机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具体体现在多媒体等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明确了计算机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

1.实现了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实现了视觉和听觉有效结合。比如在教《爷爷的芦笛》时,就可以给学生先播放芦笛的音乐片段,配合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受到芦笛声音的优美。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出一个优美的情境,引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方便了教学资源的存储和整合。比如教师在讲解《,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电影,同时讲解的一些生平事迹,让学生自发地产生肃穆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发思考: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对整合教学资源,启发学生思考等具有重要意义。

3.丰富了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音频、视频、画面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上《中华少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相当于让学生跟着优秀教师学习了这篇课文。这和传统的教师教学有所区别,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4.节省了教学时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是学生学习中较难理解的,而且仅凭教师的口头表达也无法表述清楚。比如《赵州桥》这篇课文中,里面有很多关于赵州桥外形的描述。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动画制作技术,通过Flas向学生动态地展示赵州桥的全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要求

1.教师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选择最佳的信息技术使用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反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3.课件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课件设计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规律,合理的制作课件。比如,对低年级的教学中,课件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可以通过ppt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汉字的演化过程,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具有众多优势,实现了教学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扬长避短,实现优势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丽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

[2]李娜.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3(6).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