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县情,多谋善断,发展城口经济

时间:2022-08-31 03:22:28

把握县情,多谋善断,发展城口经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发展理念,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二十多年改革发展的经验总结,“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创新,也是城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快城口县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地理位置十分偏僻。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交通、能源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其发展程度仍处于重庆市最低水平。2003年底,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仅27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42元,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5378元。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步伐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偏离了发展主题,就偏离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因此,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缩小城口县与全国、重庆市的差距,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统筹重庆市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综合城口县情,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动摇。如前所述,城口县地处僻隅,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到2003年全县通车里程仅1243公里,绝大多数属“断头路”,路网络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7.25公里,远远低于全国、重庆市平均水平;年供电能力仅1.5亿千瓦时,年缺电4.5亿千瓦时;县内通讯网覆盖率为90%,交通、能源、通讯等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现有条件看,要着力构建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十”字型公路主骨架,连接城岚(陕西岚皋县)、城巫(重庆巫溪县)、城开(重庆开县)、城万(四川万源市)等主通道,把城口县交通死角变成渝东北的出口通道;加快县境内巴山电站、北屏电站等电源点建设,实施城(口)开(县)220千伏输变电网络建设工程;完成城(口)巫(溪)光缆环线建设,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业农村工作不动摇。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城口县虽于2000年底实现了整体越温达标,但农村贫困面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全县258个行政村有129个村是特困村,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569元。全县尚有5万余人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其中居住在“四缺”(缺水、缺电、缺路、缺树)区域的有近1.5万人。这部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尚处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因此,搞好扶贫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尽快使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城口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扶贫开发的有利政策,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发展带动基地建设,形成林、牧、药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同时,把扶贫开发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大力实施高山移民。充分利用扶贫开发机遇,结合推进城镇化的若干优惠政策,灵活多样地实施梯级移民、异地移民、开发移民等,以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提高城镇化水平。当前,尤其要把扶贫开发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通过强化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从业技能,培育壮大劳务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2003年城口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3.7:30.1:36.2,三次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其中,二产又以锰、钡两矿开采及加工为主,基本属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调整好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要依托富集的水能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等四大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矿产开采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以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三次产业比重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加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采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引导锰、钡两矿加工企业走“电矿联产”之路,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层次,增加经济效益。进一步规范矿业秩序,整顿私挖滥采、违规开采和环保不达标生产。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由行政配置逐步向市场配置转变,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企业开发再生资源。同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三产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四是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不动摇。贫困山区社会事业“短腿”,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花更大的力气、下更大的功夫抓好社会事业发展。从城口县的现实出发,按照“教育产业”、“教育移民”的思路,稳步推进“两基”、“普实”进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放开放活城区幼儿教育,合理布局小学、初中教育,做大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支持鼓励县外教育机构或其它投资主体到县内采取独立办学、联合办学等形式进入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贫困户教育助学和教育扶贫的有效形式。把扶贫培训、基层干部培训、专业适用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搞好成人教育。要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尽快完成镇乡卫生院改造,整合城区卫生资源,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同时,认真开展好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送法律下乡活动,集中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掘巴山文化和老区文化,创造培育城口县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加强与市内外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科技实体形成紧密型或松散型联合,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借脑”发展城口县经济。总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人民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落实好“以人为本”精神。

五是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不动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需要党的各级基层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要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避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短期行为的出现。在作风建设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真正使全县党员干部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为民谋利、带民致富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之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城口县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自觉用于指导实践,城口县就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上一篇:株洲招标投标“同城合一” 下一篇:项目支撑,推进临武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