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现代流行元素增强嘹歌的现代性

时间:2022-08-31 02:43:44

如何用现代流行元素增强嘹歌的现代性

摘 要:嘹歌是壮族人民在生活之余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可称为壮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嘹歌面临着流失、同化或融合发展的挑战。本文以广西田东嘹歌为个案,从音乐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的增强嘹歌的现代性才能使其在现代的舞台中更具魅力和顽强的生存。这对千年嘹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田东嘹歌;现代性;传承;音乐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69-01

夜幕降临,在热闹的田东人民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青翠的草坪一角,唱嘹歌的壮民相约于此,或是两姐妹与两“阿哥”深情对唱,或是分几组几人团座成一小圈一小圈对唱,其美妙的天籁之声,每每都吸引着众多的嘹歌爱好者前来参与对唱和观看。笔者也常常被嘹歌之声所吸引,情不自禁的走到歌手群的中央放肆聆听。不但曲调优美,还有种混响的效果,妙不可言。

嘹歌可誉为壮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中的经典。独具魅力的田东嘹歌是嘹歌的源头,在浮华多姿的新时代,田东嘹歌也应该需要在新局面中唱出更醉人的新花样。

然而, 田东嘹歌的传播主要是靠口头传播、文字的传播。在长期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年代里,壮民只能用口耳相传嘹歌。这样的效果和结果就是极易流失,不仅导致嘹歌内容的丢失,能原汁原味唱嘹歌的壮民逐年减少。嘹歌用古壮语演唱,其传播和对受众的欣赏也受到了限制。同时,原生态嘹歌的社会地位遭到城市化带给人们多样的娱乐和交流方式的排挤。嘹歌爱好者人数已每况愈下,能唱嘹歌的歌手普遍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能唱能编、对答如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除了每年各地的歌圩有上万观众闻歌而来倾听欢呼外,旧时壮民族那种自发的、火爆的山歌对唱场面已经骤然锐减,不再景气。这的确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嘹歌文化由一种大众的文化变为了边缘的文化,急需保护保护。而保护是基本之策,寻求自身新的发展之路才是关键,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用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增添其魅力增强嘹歌的现代性,让嘹歌适应和吸纳新气象恢复繁荣的面貌。

一、巧用“原生态唱法”

近年来“原生态音乐”在国内渐成潮流。“原生态唱法”是指原始、没经过加工的唱法。在去年超女舞台上走红的黄英就是用原生态唱法与通俗唱法结合而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欢迎,可见,这样的办法可以成为时尚。这也是田东嘹歌需要打造的重要方面。

王昆、郭兰英、乔建中、等著名音乐人士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保护和传承现在仍然存留在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当务之急。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上有原生态唱法的比赛,目的就是借鼓励原生态唱法来鼓励中国的民族音乐。

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平果县的哈嘹乐队,哈嘹乐队曾以歌曲《月亮》晋级中国青歌赛的决赛,并到悉尼等各地演出。他们的原创曲目《月亮》、《山中画眉》、等将古老的嘹歌音乐元素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中,用时尚的音乐表现手段来编配。他们把原生态的“嘹歌”表现得更为丰满、更为时尚,从而提升了壮族“嘹歌”的音乐欣赏性,有利于壮族嘹歌的传承与发展。

二、加入流行音乐元素

(一)在配乐上注入流行元素

嘹歌与其他传统文化现象的发展一样,它是在历史积累中形成,又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发展,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中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歌手在田东嘹歌的各种歌圩演唱中,几乎没有任何乐器伴奏,歌者只以清唱为主。在当今这个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广受欢迎的音乐流派中,不论流行、朋克、R&B,还是乡村、古典、民谣都有各种配乐和特色的乐器配乐才让音乐的表达更加饱满丰厚。如爵士和蓝调音乐因为配上萨克斯、长号等滑稽或怪诞的滑音使得音乐慵懒而富有情趣。嘹歌,虽有天籁般的旋律,若是恰当的配合上一些民族乐器或现代电子音乐效果,其音乐定会产生出更多共鸣和想象的空间。

根据嘹歌的曲调特色和空灵朴实的发声音色,笔者认为配合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非弦乐器比较适合,如葫芦笙、芦笙 、箫、笛子、铜鼓、木琴、手鼓、扬琴等乐器。同时,在歌曲高潮处配合上具有节奏感和共鸣性的轻鼓点为最佳。当然也可以配合西洋乐器如钢琴、长笛、长号、小提琴、管风琴等,不但让音乐本身得到交流交融,而且也是国际化的一个推广方式。

然而在田东嘹歌和周边嘹歌的世界,能如此配乐的歌曲和伴奏寥寥无几。嘹歌要在“吸收、整合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①,从内容上和艺术上深入挖掘、提炼和提升,才能成为高规格的文化精品。所以,本土的音乐创作者应当首当其冲,从本质上抢救嘹歌,只有配乐丰富,共鸣性强的音乐,才能打入当今乐坛的舞台。

(二)在歌曲结构上将嘹歌与流行、民族等多种乐派的音乐元素相互映衬

在大众广为流传现代歌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结合了民歌和流行多种元素的歌曲,有很多还被当成热歌传播着。在内地,腾格尔的《天堂》、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北京》、容中尔甲的《神奇的九寨沟》等都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民族与流行结合的典范之作。号称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创作歌手周杰伦成功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将西方的hip—hop与R&B这种音乐元素与具有中国古典元素的古筝、二胡、琵琶、笛子等结合得相当完美。在流行乐坛代表时尚前沿的王力宏同样成功将民族器乐和民歌旋律成功与流行音乐结合,他的《伯牙绝弦》、《你不知道的事》同样享誉歌坛。

有此可见,以民族融合通俗的奇特曲风,不仅俘虏了老一辈听众,也能震撼了年轻一代的心。这些都是嘹歌“变身”的成功典范。嘹歌是我国民歌中一袭绚烂的丝带,音乐创作者应有这个信念,同样能把嘹歌成功与其他曲风的音乐结合成更赏心悦目的新整体。

在歌曲的编排中,有以下几个结构可以尝试和运用。

一是,可将嘹歌的几句清唱作为歌曲的引子,这对这几句嘹歌演唱质量的要求是极高的,必须清亮空灵,旋律优美才能第一时间让人“耳前一亮”,而歌曲创作的主歌和副歌部分可以是内容旋律相和谐的流行歌曲或民歌。

其二,嘹歌可以分别作为主歌或副歌配合其他风格的音乐相融交汇,这主要依赖创作者感情的表达意愿来编写。

其三,嘹歌可以作为主歌和副歌,在过渡句和桥段可以把主歌或副歌部分的嘹歌用壮语或普通话以流行的rap(说唱)的形式唱出,这样重复复述的手法不但是民歌的通用之法,也使歌曲富有层次感和对比性。

第四,可将嘹歌作为流行歌曲或民歌的过渡句和桥段,或以淡雅的风格出现让歌曲显现清淡别样的民族风情,或配上动感霸气的摇滚风让民族风披上绚丽的外壳,都是很新颖的尝试。

上文中提到的哈嘹乐队就是嘹歌“新唱”的成功初探者之一。广西本土歌唱家翁葵在实地研究后发现,“哈嘹乐队”的创作与演绎非常独特。以乐队的代表作之一《乐逍遥》为例,歌词极富中国古诗韵味。“主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先用壮语演唱再用汉语演绎,其中还加入了大量现代流行唱法的唱腔,歌曲的伴奏以现代流行伴奏为主。”②这种演唱方式极富双重韵味。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可循的,相信嘹歌的旋律将会“撩”上新的音乐元素飘向更远处。

注释:

①刘发志,曾淼.文化垒球化背景下少敷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安全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P12.

②中国新闻网http://.壮族嘹歌踏上摇滚之路 引进中小学校课堂.2011年03月29日.

参考文献:

[1]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上一篇:探析云南民间木刻版画“甲马”的源流及其艺术... 下一篇:榜样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