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2-08-31 01:59:33

会计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会计领域的集中表现,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价值理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就我国当前会计行为的现状来看,虚假会计信息的严重存在已经给我国社会的诚信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一形势下,分析会计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提出运用会计文化塑造会计人员行为的对策措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文化和会计行为

所谓的会计文化指的是在会计活动过程中,能够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普遍接受的关于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的总和。会计文化一般包括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以及会计物质文化三个方面。会计制度文化指的是对会计人员在会计方法、会计法规以及会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约束;会计精神文化指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价值理念、心理素质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会计物质文化则指的是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办公设备等方面。

所谓的会计行为,指的是会计人员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也就是会计数据与信息的生产活动和分配活动的总和。换言之,会计行为就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记录、核算、报告以及传输等行为的总和。会计行为主体就是会计人员,所以对会计行为主体的规范,除了制度约束之外,职业道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不可避免铭刻着时代的络印。因此,会计文化也可分为积极的会计文化和消极的会计文化,不同的会计文化给会计人员会计行为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第一,积极的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影响。积极的会计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激发会计人员在专业理论以及业务操作技能方面学习动力,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进行资金管理的能力。积极的会计文化能够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会计工作目标内化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价值理念,有效促进会计人员将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业务操作技能运用于日常会计工作中去,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更有效的将企业的社会价值同发展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拓企业会计工作新局面。除此之外,由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繁杂,而当前会计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又较宏观,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监管空白,给少数会计人员钻法律空子、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建设积极的会计文化则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使会计人员在法律之外受到道德文化的约束,有助于社会诚信的建设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第二,消极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影响。消极的会计文化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一些非理性因素的传承,比如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工作的“忠”;“得饶人处且饶人”、“和为贵”等等,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带来的影响则是负面的,不仅会导致会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会计违法行为的产生。在现实工作中,企业的会计人员基本上都是受雇于企业领导者,会计人员的业绩、福利待遇和职务升迁等不一定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而是取决于他们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受到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与制约。在这种关系中,会计人员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屈服于企业领导的主观意志,追求账面数据,实施会计信息造假,给国家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带来损失。此外,还存在众多的抱有得过且过思想的会计人员,他们不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工作热情,不讲究工作质量,只注重人际关系,导致会计工作效率不高、会计行为不规范、违反会计操作规章制度,扰乱企业会计秩序,给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会计文化塑造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对策措施

第一,通过会计制度文化塑造会计人员会计行为。制度对文化有引导作用,科学、合理、先进的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引导优秀的、积极的会计文化形成。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应当遵循合理性、先进性的原则,既规范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又促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造思维方式,培养会计人员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激发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提升整个会计人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业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法制建设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大大推动了会计法制化的进程。然而,我国目前仍然有少数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为了满足自身私利,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反映出新形势下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紧迫性。由此看出,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建设,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制度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刻不容缓。

第二,通过会计精神文化塑造会计人员会计行为。会计精神文化指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价值理念、心理素质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是会计文化的核心。积极的、良好的会计文化能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能够极大地激发会计人员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力。开展会计精神文化建设,重点应注重会计文化价值观建设,引导会计人员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袭,“正其义不谋其利”,通过广大会计人员容易接受的形式引导会计人员树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第一,通过会计物质文化塑造会计人员会计行为。会计物质文化则指的是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办公设备等方面,是会计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会计物质文化建设,首先应当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配备完善的会计基础设施,为会计人员工作开展会计工作提供可靠地物资保障。其次要努力提升会计人员对会计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的拥有程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现代化水平。再次要加强会计物质文化对会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性。

四、结束语

可见,会计文化给会计行为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会计行为建设过程中会计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优秀的、积极的会计文化建设,摈弃消极的企业会计文化。立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不断完善会计文化体系建设,不断促进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行为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国会计诚信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中美前瞻性信息披露比较及启示 下一篇:强化印章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