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中的世界

时间:2022-08-31 01:39:02

透镜中的世界

十六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透过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从而发现了银河系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无数独立的恒星组成,即而拓展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走向太空变得可能。使“日心学说”轻而易举地观察到,一直围绕着哲学家的一切争论也就此自然停息了。

望远镜是怎样看到远在天边的星体呢?又是通过怎样的原理将遥远的星球呈现到我们眼前的呢?这其实就是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但若讲解起来不但难以理解,也很难掌握其中规律,下面我们以六个方面(光的折射——认识透镜——光轴与光心——焦点与焦距——

生活中的透镜——寻找透镜成像规律)来探讨一下,把其中规律与现象通过仪器,幻灯,模型把它变成有形,可知可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以及动脑,动手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乐教于学中。

一、首先复习光的折射

光束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中在界面发生折射。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折,如图(1)O'A O''B ;而当从玻璃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如图(1)O''OB O'' C , 实践证明,这样图(1)

光线A的前进方向没有改变,而是相当于A往后平移了而已。

图2

但透镜却不一样,由于它厚薄不一样,弯曲度不同,弯曲方向相反,从O'A到O''B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从O''B到O''C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最终向凸透镜厚的地方偏折,如图(2)。所以凸透镜对

图(2)光有会聚作用。表面越凸,偏折的越厉害,焦距也越短。

而凹透镜正好相反,两个凹面的结果,是中间薄,两边厚,光线向厚的地方偏折,也就使光线发散出去,所以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认识透镜

前面已提到,光线向玻璃厚的地方偏折,那么中间厚,两边薄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则相反,它的中间薄,而边厚,

光线向厚的地方偏折,即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光轴与光心

任何经过光轴或光心的光线与法线重合,不产生偏折,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

四、焦点与焦距

演示:拿一个凸透镜一面正对阳光,用纸在凸透镜另一侧接住被凸透镜折射出的阳光,可以看到在纸上有一个光斑,调整纸与透镜的距离,可以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就是凸透镜将太阳射来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此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把凸透镜转到另一面再做实验,在纸上也会看到亮而小的焦点,故透镜两侧两个对称焦点。在焦点处用一张练习本的纸,那么一会儿纸张会燃烧起来。若用白纸或餐巾纸则不易燃烧,因为白纸或餐巾纸对光发生慢反射,而很难燃烧起来。再如在焦点处放上火柴头则实验更简单,更明了啦!

由前面对透镜介绍得知: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焦点,反之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主轴。所有光路都是可逆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逆。

五、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可以在胶片上看到一个缩小倒立实像。

(2)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放大倒立实像。

(3)放大镜:眼睛透过透镜看物体,可以看到一个放大正立虚像。

生活中的种种应用,哪它规律是怎样的呢?

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选用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打火机。可以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调整好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各自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凸透镜面和光屏面跟同一高度垂直。

先测焦距:

移动蜡烛与光屏,使之成等大的倒立的实像,然后记下此处位置,为两倍焦距处,在此处向外移成缩小实像,往内移成放大实像。继续移动蜡烛与光屏,使之为则好成像,再往近移则不成像,判断此点为焦点f处,比较前一次2倍焦距,经过多次实验测得焦距f。

根据记录结果分析:

当 u > 2 f时,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 u = 2f 时,凸透镜可以成倒立,与物体等大的倒立实像。

当 f < u < 2 f时,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 u < f 时,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 u = f 时,凸透镜不成像。

2倍焦距为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即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倒立实像,2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倒立实像。当 u = f 时,凸透镜不成像。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折射为平行光线不成像,此点为虚、实的分界线,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在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应用了2倍焦距成缩小倒立实像原理,通过真实的相机及模型让学生感知成像大小 ,虚实及正立、倒立。当拍摄较远的景物时,则物距较大,像比较小,想要把其中人或物放大些则需相机离近些。

真实的照相机并非一个简单凸透镜组成,因为简单凸透镜会产生严重像差(球差和色差)问题。因此实际相机的镜头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凸透镜)中间一个发散透镜(凹透镜)构成。这样就克服了像差的影响。

投影仪是利用了物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调整投影片与透镜的距离,我们得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在实际投影中我们在光源处加上一个会聚透镜,让光更强,在投影仪上方有一反光镜,用以改变光的路线,在墙上看到清晰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投影仪及其结构,从而掌握其中成像规律。

放大镜是利用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这个与投影仪一样都是放大的像,但不同的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而放大镜是成放大、正立虚像。所以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区别,但都是倒立的,而虚像确是正立的。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一为物镜,一为目镜。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较短且物镜的第二焦点与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有的是凸透镜,有的是凹透镜。物镜成的像做目镜的物,然后放大成可以观察的实像或虚像。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求知欲强,而求知欲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上一篇: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比较之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形势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