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学生英文报刊翻译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8-31 01:24:03

浅析独立学院学生英文报刊翻译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英语翻译一直是独立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较薄弱环节。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院校为例,分析了目前学生英文报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文报刊翻译能力,为英语报刊新闻翻译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文报刊;翻译

一、引言

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短文翻译已经正式加入到改革后的新题型,权重为总分数的15%。这对于英语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独立学院学生来说,简直是难上加难。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的题型和学生考试的分数分布来看,英语翻译仍是独立学院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由此可见,努力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大学英语翻译能力势在必行。

英语报刊的语篇短小、精悍,题材多样化。相对于英语课文,英语报刊翻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翻译能力,自2012年开始实施了英文报刊翻译及辅导测试这一举措。每学期初,向大一及大二的每位学生发放一份5000词左右的英文报刊,其内容经过英语教师精心挑选,主要来源为china daily,Shenzhen daily,Shanghai daily等英文报刊。报刊涉及经济、娱乐、体育等多领域的文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并成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辅导测试中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报刊翻译进行辅导测试。

本文拟对当前笔者院校学生英文报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报刊翻译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二、独立学院学生英文报刊翻译现状分析

(一)新闻标题翻译不规范

新闻标题通常具有自己的结构特点,在词汇方面常用缩略词,如:NPC(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人大;GDP(GrossDome―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新闻标题中还会出现一些节缩词,如:AD(advertisement)广告,coper(helicopter)飞机;新闻词汇中也会出现一些新词,如:Taikonaut(中国宇航员);英文报刊标题的句法成份经常会出现省略,比如省略be动词等;英文报刊的新闻标题还会常常采用一些修辞方法,如:夸张、双关等。然而,笔者发现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未根据其特点进行有效的汉语翻译。一些学生在翻译时并未确切地解释出缩略词或一些外来新词的含义,而是直接按部就班地用英文代过;另一些同学在翻译时没能把修辞含义表现出来,而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如:Dortmund turns to Friedrich中,一些同学单纯的根据字面意思把新闻标题翻译成:多特蒙德队转向弗里德里希。然而根据全文的理解,标题的真正含义是:多特蒙德队里又一位球员弗里德里希受伤,此处的turn是一语双关。

(二)选词时出现错误

学生在报纸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单词,并且很多单词的含义多种,甚至个别单词的词性也是多种,那么学生要根据单词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进行选词。然而,一部分同学不能根据单词所在的句子给出正确的解释,经常选错词意或仅凭自身对单词的已知含义进行生搬硬套,导致翻译的不通顺或偏离了原文的真正含义。例如:新闻标题China mulls new measurest0 avoid‘middle income trap’,其中mull是“思索”的意思,但很多同学却未经考虑,按mull的常规含义“碾碎”来翻译,翻译结果和原文含义相差甚远。再如:Swindle’s many faces netted him1.3m yuan中,net应译为“捞到”或“净赚”,然而很多同学却误译为“罩住”。诸如此类的翻译错误都是由于学生选词不当而引起的。

(三)专业名词翻译错误

学生在报纸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体育、经济等方面的专业词汇。一些学生对英文专有名词并不理解,并且不愿花时间去多查字典进行学习,从而导致专有名词乱译,语句不通顺,且完全偏离原文的真正表达含义。如:0ff―side在体育术语中是“越位”的意思;out―side是“出界”的意思,很多同学把上述词汇翻译成“出去”、“出局”等;shot在体育术语中应翻译成投篮,一些同学却根据一贯的理解翻译成了“发射”;playoffs在体育术语中应翻译成“延长赛、季后赛”,而一些同学想当然的却译成了“淘汰”。

(四)正文翻译语句不通顺

此方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报刊口头翻译测试时了解到,学生能够理解英文报刊上的英语句式,但由于汉语功底的薄弱,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对应的汉语翻译,导致语篇缺乏连贯性,语法病句等情况出现。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由于缺乏对中英两种不同语言结构的理解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的输入,学生在翻译时往往不能进行两种思维的转换,导致部分同学在把英文报刊内容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出现死译、硬译、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现象。如:原句Atfirst,I swept the floor of my home at least twice a week,using along―handled broom so that 1 wouldn’t bend my back.被W生译为:首先,我是每个星期至少打扫我家的地板两次,由于使用长柄的扫帚,我不至于回想起以前。

三、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英文报刊翻译能力的策略

根据学生在英文报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相应的策略:

(一)提倡多阅读汉语经典名著,加强汉语言文化修养

学生在英文报刊翻译的过程中,不光是要具备足够的英语功底来确保看得懂英文的句式结构、单词含义,还应把对原文的理解用通顺的汉语表达出来。因此,没有扎实的汉语功底是完不成英汉翻译这项任务的,学生在报刊翻译中出现译文的不连贯、语法病句等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语表达能力差而造成的,也就是学术界常说的“汉语失语症”现象(。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汉语言功底并不让人乐观,一部分人的汉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翻译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学好大学国文课,平时多阅览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及修养。

(二)介绍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共性和个性,传授必备的翻译技能

要想提高翻译能力,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提高翻译能力最基本的保障。英语教师在测试辅导时,应根据学生英文报刊的翻译成果,有针对性地多给学生介绍英汉语言的对比知识及一些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词义的选择、词类转译法、增词法、省略法、长句及难句的拆译法等。尤其是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并不规范,不易看懂,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翻译中熟练掌握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并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去重新审视新闻标题。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国内读者不太熟悉的有关信息、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变通,并使其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三)结合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提高翻译的实践教学水平

以往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直接让学生或由教师本人大篇幅的进行课文翻译,学生不经过思考,死记硬背老师的翻译答案。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翻译能力薄弱的问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适当的传授翻译的基本技巧及方法,还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翻译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机会。如:让学生划出英语精读篇章中出现的长句、难句,让学生先是进行生词的猜测或查阅,试着去筛词、选词,紧接着学生试着学会分析句型结构,再结合翻译的实际理论组织语言进行汉语翻译表达。教学中应尝试着多给学生翻译练习的机会,教师多进行辅导提示即可。这一过程的练习会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翻译理论联系实际,既不空洞,又十分有效。

(四)形成翻译分数等级差别,重视测试辅导手段的激励作用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辅导测试时,应根据学生报刊翻译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尽量让翻译好与翻译差的同学在分数上形成一定的等级差别,这样才能尽量杜绝一些同学在报刊翻译过程中的应付和偷懒心理。当然,在报刊翻译的过程中,很多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面对信息量大的新闻报刊会产生畏惧甚至厌烦的情绪,教师在对其进行测试辅导时应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注重“情感”和“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和力量。教师应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对待学生的翻译稿教师应抱着鼓励的态度。尽管翻译的成果有时会不尽人意,但只要是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教师都不应给予过多的批评,而是应多给予学生建议与帮助,让学生对待翻译练习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四、结语

提高翻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学习者除了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还需不断地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水平,熟悉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及研究者,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报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及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论语言翻译中悟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创新经济环境下的应用型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