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影响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

时间:2022-08-31 12:46:23

探索影响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促进健康信念的建立,最终落实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符合健康的行为。本文将主要探讨当前影响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 健康行为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较复杂,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法律、宗教等方面。以下将进行具体阐述。

一、培养大学生健康行为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纪,国际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竞争是根本,国民素质将成为新世纪各国实力较量的根本之根本。要想提高国民素质要从健康行为的塑造抓起,只有建立了健康行为,才能提高民族素质和实现健康。大学生是一个文化层次和素质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可塑性强,易于建立健康行为,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二、影响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

(一)健康的信念

信念是人对于自己生活中所应遵循原则的信仰。如有些人不相信吸烟是肺癌的主要病因,反而认为吸烟能预防感冒,这是错误的而不是健康的信念。而认为低钠饮食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的信息则是一种正确的健康信念。信念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信念越接近于健康促进的指向,就越能产生正向的、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则会产生阻碍健康的行为形成的负面效果。现代健康教育知识传播的第一目的,是使接受者建立健康的信念。如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在进行宣讲吸烟危害,只有相信这个结论,才能建立健康的信念。建立并强化科学的健康信念是形成健康行为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经济发展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新的危害,如丰富的物质生活,提供精制高热、高脂、高胆固醇的美味食品,导致营养不平衡,肥胖人口增加。同时,由于劳动条件改善、劳动强度降低、休闲时间增加、看电视时间增多等,使人的体力活动相对减少,成为一些对健康不利的行为发展的基础。

(三)社会体制

社会体制保护或也限制人的某些行为。在各种制度中,医疗保障制度与人的健康行为最为密切。若医院完全免费,可保证充分就医,但亦可能小病大医,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若完全自费,有可能使很多人无力支付费用而延误治疗。前者可能造成过度就医的行为,后者可能造成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的“失医”行为。鼓励大学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并建立健康行为是基本的保证条件之一。

(四)文化背景

每个国家,每一民族都有其传统的文化及习俗,并强烈地反映在个人的道德、信仰、生活和行为方式之中。与健康有关的如饮食、服饰、嗜好、生活起居等无不表达着强烈的个体行为特征。要改变落后的文化观念与行为,需要强有力的科学知识的传播、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依赖于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

传统的文化习俗是经过千百年的塑造而形成的,虽无法律依据,但在一定的地域,其社会舆论基础强大,成为不是法的法。要冲破其束缚,常会遇到意料不到的困难。

(五)家庭、同伴、群体因素

个人行为在形成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其中以父母、兄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如众多资料表明,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其中行为异常者所占比例较高。在西南科技大学中,特别是老师的影响不可忽视,许多学生以老师为榜样,奉老师的言行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一些学生在家不听父母之言,而对老师言听计从。

三、培养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健康行为的对策

健康行为对大学生的成长,对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解决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痛苦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心中有了远大目标,行为就会高尚起来。

(二)掌握辩证法,学会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本领

由于缺乏对人生的辨证认识和思考,缺乏社会实践的直接体验,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只有掌握辩证法这个锐利的武器,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和工作中的困难,这样就不会被挫折所吓倒,被困难所折服。

(三)超越自我,学会控制、战胜自己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很弱,稍有挫折就容易一筹莫展。这往往影响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和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增长见识,拓展视野。知识增加了,觉悟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范围也就广阔了。

(四)树立时代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会经常处于苦闷烦恼之中。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科技体制全面改革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如果没有时代意识,就跟不上形势,就会与许多新生事物格格不入。因此,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注意接受新鲜事物,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代同步,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那么,行为倾向也会始终积极向上。

四、结论

综上,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要不断地同外界环境发生联系,相互作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反作用于环境,以取得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以达到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上一篇:如何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下一篇:谈谈计算机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