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摩尔诗歌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时间:2022-08-30 10:06:36

玛丽安·摩尔诗歌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摘 要:意象不是一个个简单图像的重现,而是一种顷刻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情的集合体,追求完美意象,是所有诗人创造力的标志。在玛丽安・摩尔的眼里,大自然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她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植物意象,她正是通过这些植物意象,向人们传达了崇尚自然、追求生命自由、呼唤和谐人性的人生理想。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诗歌;植物意象;生态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29-03

一、引言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人是自然之子。人只有 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自然的纯净空气,倾听大自然的声响,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才能感受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舒畅。“有的香味像孩子的肌肤般新鲜”――嗅觉;“像笛音般甜美”――听觉;“像草原般青翠”――视觉,通过嗅听视觉来充分感受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律动,达到与大自然水融的纯美境界。[1]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等风险。王诺(中国生态学者)在《欧美生态文学》中,将“生态文学”定义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文学中生态整体观提出“敬畏生命”的理论,人不能为谋取自己的功利,而决定自然界中生物的存亡。

二、摩尔诗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意象的产生是诗人的主观心态与大自然客体密切契合的结果”。[2]植物意象在美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 1887~1972)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颇高,威廉斯称她是“世界上最逼真写实的观察者”。她用敏锐的目光来捕捉事物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并对它们进行最精微、最准确的描绘。传统上诗以情动心,而画以形悦目。摩尔却大相径庭,以画写诗。她的绝大部分诗作,是以客观事物的精确、详尽、细致入微的物象描绘,像镜子一样真实地映射自然物象。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认为:事物自身几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于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像,这取决于他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他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3]也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由使用者赋予的,在特定环境下其使用的意义,及自身的特点反而会被掩盖。摩尔在作品中赋予一个一个的物象以人的生命,自觉地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生命的敬畏,并探索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一)崇尚尊重自然

一般来讲,诗歌中花草是用来比喻女性的,以花儿的美来比喻女性美丽的容貌。比如,玫瑰在西方语言系统中含义颇为丰富,有着丰富多元的意义。《玫瑰之名》的作者埃科就曾经指出:“玫瑰,由于其复杂的对称性,其柔美,其绚丽的色彩,以及在春天开花的这个事实,几乎在所有的神秘传统中,它都作为新鲜、年轻、女性温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美的符号、隐喻、象征而出现”。[4]

而玛丽安・摩尔却一反常态,她的《玫瑰而已》一诗中“带刺的玫瑰”就是大自然赋予的具有独特抗争能力的、有顽强生命力的自然之物。她在该诗中深刻批判了“卓尔不群,喜欢诸事独立,喜欢一种野心勃勃的文明所可能生产的一切”的人类――是无法令人愉悦的自然之物。“但是玫瑰,如果你们是卓越的,那/并非因为你们的花瓣是不可或缺的超凡之物。要是没有刺,你们/看上去就像一个疑问,不过是一种/怪物。它们无法对抗一只毛毛虫,风雨,或者霉菌”,也就是有了这些刺,玫瑰才能抵御人类那双“掠夺成性的手”。诗人在最后强调“你们的刺是你们最好的部分”,再一次强调只有“刺”才能迫使人类不去采摘玫瑰,不去破坏玫瑰的美丽,从而迫使人类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在《然而》一诗中,“橡胶草”和“葡萄藤”也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霜,杀死了/橡胶草的/小叶子,却无法/伤害根;它们在冻结的地里/继续存活。”“一根葡萄藤/打了一个又一个结,一共/三十个――于是/嫩枝被束缚住――/无法摇动,忍耐着,不断超越。”摩尔用“弱者战胜了它的/威胁,强者战胜了/它自己”来使人们相信像“橡胶草”“葡萄藤”这样植物中生存的强者,是可以战胜外来力量的。但贪婪的人类,若不去刻意地征服它们,它们会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摩尔在诗意插入了一句“胜利不会/降临于我,除非我/走向它”, 表明她是一个钟爱大自然、钟爱自然生命的人,同时,也在警示人们不要去破坏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命,“那里存在的/是坚韧!”人类最终也要被自然所征服。

(二)追求生命自由

方东美先生也曾说过: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即生命是宇宙的本体,而万物是生命的不同形式。[5]在众多文学家看来,花草树木和山川皆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尤其是树木,它那身材坚硬、枝叶丰满、根深蒂固、抗旱耐涝的特性,正与人们崇尚顽强以及勇敢的审美观相吻合。摩尔在《根基》一诗中用通俗、简练的几句话成功地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图景:一个农民在庄稼地里看自己种的蔬菜――拥有强大根基的胡萝卜。

胡萝卜虽受到泥土的束缚――“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环境,是供它的脚立足的/一小块可怜的麦地”,“生命的境况/注定了受奴役容易,自由很难。对它而言又如何呢?”虽然被迫“缩小至一点”,但“它的纤维专断地/繁殖”。在此,作者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却能让读者眼前清晰呈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而胡萝卜也对种植它的农夫――“这个带着草帽,静静/站立,又转身回顾它的人”表明“对于不可强迫之事,亦不可阻拦”。摩尔经过审美体验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并透过“意象”赋予“胡萝卜”以“人”的生命,在深刻感悟这种盎然生命力的过程中,她在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现实的人生处境,从而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高度自由和幸福。

(三)呼唤和谐人性

无论哪一种草类,它们都因柔弱的外形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而在诗中多被比喻为女子。直立的芦苇,其外形纤弱细长,大多会让人对孤独无助的女子产生同命相怜的感觉。摩尔称其《像一根芦苇》中两栖的芦苇为“他”,与众不同,“他”“或者一个尖尖的/航标,或者/月亮,他照管着水中他那被风/毁坏的形象;即使不同于/水中的/其他任何居民,他也不会/攻击它们;仿佛他是/一枚印章,刻着/与蛇的/徽记;仿佛他知道/企鹅不是鱼,在它们蝙蝠似的盲目中,它们/仿佛也没有/意识到,他是两栖的。”短短几行诗句勾勒出一个不同于水中其他任何居民、且爱好和平、希望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生物。摩尔实际在敬告人类,不仅要与他人和谐共处,更要与身边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以此呼唤人性的和谐。

《尖塔修理工》一诗中尖塔修理工丢勒喜欢在这个小镇生活,摩尔通过对小镇上动植物的描绘,给出了充足的理由。“蛾蝶花,牵牛,葫芦,/或者后门外/与钓鱼绳纠缠的月藤;/狼尾草,菖蒲,蓝莓,紫露,/斑纹草,青苔,太阳花,紫苑和雏菊――/黄色的蟹爪,如衣衫褴褛的海员,/佩戴着绿色的花蕾――毒菌,/矮牵牛,蕨;粉色的百合,蓝色的/老虎花;罂粟;黑豌豆。”一系列的描写显得小镇格外的和谐、宁静,并充满了生命的气息。然而,摩尔话锋一转,“这里的气候/不适宜榕树,鸡蛋花,或/菠萝蜜;也不适宜/外来的蛇”,“人们依靠猫,而不是眼镜蛇/来捕捉老鼠”,意在暗示人们,像“蛇”“眼镜蛇”这样,象征着邪恶、危险的事物,小镇是不欢迎的。“居住在这样一个小镇,/这样一群朴素的人中,不可能有什么危险,/他们有一个尖塔修理工,/在教堂上发送危险信号,/他正在给塔顶的星星镀金,/这星星在尖塔上/代表着希望。”摩尔通过各种花草,以及祥和小镇的描写,将其内心情感倾注于这些外物,让万物皆着我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的融会贯通,她在此借自然的美化作用净化其心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结语

自然赋予诗人创作的灵感,诗人用内心的真诚、平淡自然的语言来创作自然之诗,描绘活动在自然界的生灵,歌颂恬静淡雅的自然人生。在植物的王国里,摩尔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在植物意象的烘托之下,她的诗歌徒增了几分唯美和华丽。它们清微淡远地阐释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凸显出摩尔达观的艺术观与审美观。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高 原.论叶芝诗歌中的自然意象[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吴 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

[3]韩子勇.一部村庄的遗像―――刘亮程和他的 《一个人的村庄》.[J].四川:中国西部,2001,(02).

[4]昂贝托・埃科.玫瑰之名.林泰,仲安,曙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方东美.中国艺术的理想,生生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90.

[6]倪志娟.诗十八首[J].外国文学,2014,(03):29~30.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教学不可“单腿”行走 下一篇:课外补充背诵句子,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