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贝内特的独立》的女性主义解读

时间:2022-08-15 09:35:42

摘 要: 澳洲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自1977年《荆棘鸟》出版以来,创作至今共12本小说,其中《玛丽・贝内特的独立》出版于2008年,麦卡洛根据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续写了伊丽莎白和达西婚后十七年的故事,女主人公玛丽聪慧漂亮、独立坚强的个性特征,完全颠覆了原作中呆滞、愚蠢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着眼于奥斯丁笔下被边缘化的玛丽在麦卡洛笔下体现的女性主义特征,同时结合作家麦卡洛的人生经历揭示其积极的女性观。

关键词: 小说《玛丽・贝内特的独立》 小说《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文学界耳熟能详的作品,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浪漫爱情令读者心潮澎湃,简和宾格利的完美结合令读者憧憬未来,对莉迪亚和维克汉姆的他乡定居感到提心吊胆,玛丽呆板、愚钝,凯蒂轻浮、好动的人物特征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构思精妙,以短篇小说《玛丽・贝内特的独立》重塑奥斯丁笔下的边缘女性玛丽,这也是麦卡洛创作至今唯一一部续写题材的小说。小说以玛丽的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讲述了她构建梦想、实现梦想的成长经历。麦卡洛继承了奥斯丁幽默诙谐的叙事笔调,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成功地塑造了玛丽这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新玛丽颇具现代女性主义的特征,与奥斯丁笔下的伊丽莎白相比,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进步性、完善性。

一、独立的个性

玛丽是贝内特家族的第三个女儿,在姐姐简、伊丽莎白,妹妹凯蒂、莉迪亚依次结婚以后,是唯一一个留下照顾母亲的“剩女”,17年后母亲寿终正寝,玛丽重获自由。17年来,她一直渴望摆脱母亲的束缚,找寻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所以母亲的逝去没有给她带来悲伤,而是一种解脱。漫长的17年是玛丽改头换面的17年,她抛开索然无味的《圣经》,喜欢上了丰富多彩的政史地;针对脸上的雀斑和外龇的龅牙,她听取偏方坚持敷中草药,成了楚楚动人的大龄女;她陶醉于和侄子洽里的交谈,在洽里的鼓励和建议下,她放弃了唱歌,钢琴弹得很棒;她反省了妙龄时期对柯林斯的好感,认识到婚姻不是单方面的爱恋,而是建立在相互的尊重的基础上。17年间,玛丽从无知到懵懂、从懵懂到觉醒,体现了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塑造的”。玛丽的女性觉醒印证了波伏娃的这句话。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共51处提到玛丽,玛丽所说过的话不超过10句,每句话所用的词也不多于10个,而且总是以愚昧、呆滞的形象出场和收场。在麦卡洛的笔下,玛丽愚蠢的人物形象完全被颠覆,被塑造成独立自主、有伟大抱负的新女性形象。

传统的西方父权社会,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为了维护男权,建立男性统治秩序,男性统治者沿袭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贬低女性,限制她们作为“人”的权利和自主意识,确立“此者”和“他者”的关系。波伏娃指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是他者。”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利斯蒂娃也说过,父权宗教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他把人类分离出来:男人和女人;女人从男人中分离出来成为妻子、女儿或姐妹,或同时成为三者,其作用是保证种族的繁衍;上帝很少对女人说话,她们一般连姓名也没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地位永远都比男性低劣。小说中,麦卡洛赋予达西男权统治者形象,他限制妻子伊丽莎白的自由,掌控儿子洽里的发展,甚至为了顺利登上英国首相的宝座,控制贝内特整个家族。在岳父去世以后,他安排玛丽照顾岳母并且定居到遥远的北方;有意地将维克汉姆分派到美国打仗最后死在那儿;莉迪亚长年生活在达西的监视下,毫无自由;就连自己最好的朋友宾格利也成为他手中的一颗棋子,为他管理种植园。在玛丽完成照顾母亲的职责之后,达西想尽办法控制玛丽的行动,要求她搬回到自己家或者宾格利家生活。但是,玛丽早就预料到达西会有这样的安排,而且预测到与伊丽莎白或者简居住充其量就是当女仆,不可能自由快乐,于是她一口拒绝了达西的要求,依然决定拿着17年来照顾母亲的薪金赶往曼彻斯特,挖掘英国的弊端,为出书搜集实料。

二、和谐的婚姻

在奥斯丁时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在世俗的观念里,女人只是做家务、生小孩儿的工具,她们没有权利,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婚姻决定了她们三分之二的生活。找到一个富有的丈夫,女人在经济上就得到了保障;找到一个有权势的丈夫,女人还可以得到社会尊重。总之,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女人的婚姻与钱和权息息相关。虽然奥斯丁笔下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浪漫的,是建立在二人感情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达西的富有是这段婚姻的基石,《傲慢与偏见》中典型的五种婚姻,金钱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光靠纯粹的爱情两人很难步入婚姻的殿堂。二十七岁的夏洛特嫁给柯林斯,完全是因为柯林斯有财产继承权;莉迪亚嫁给维克汉姆是达西在金钱上的资助,所以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仍然是十八世纪末英国的淑女形象,在婚姻观上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意识才初具雏形,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存在很大的弱点。

麦卡洛是跨世纪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纵观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深入了解女性主义发展史上的进步和缺陷,立足当代,她重构的玛丽形象,特别是针对奥斯丁的婚姻观,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对待婚姻,玛丽没有表现出着急的心态,周围有男性的追求,女性的催促,她表明自己的态度“婚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她甚至在聚会上公然拒绝追求者的求婚并且希望他不要再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她表现出来的不是轻浮躁动,而是冷静观察,同时不忘保护自己,防止他人对自己的侵犯。在经历了绑架、监禁脱离出来后,她发现阿格斯对她的关心和爱恋,才真正接受了他。从阿格斯立场上分析,他不是男权社会的代表,他讨厌世俗的女人和世俗的婚姻,一直都在寻找世俗的例外,当他发现自己喜欢上玛丽之后,并没有贸然求婚,而是欣赏、尊重玛丽,希望能有机会进行更深的了解。当二人确立恋爱关系时,阿格斯真诚地让玛丽解释自己隐瞒身份的原因,以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希望得到谅解。任何关于结婚的事宜,都是二人共同商量的结果,包括婚后玛丽要经营自己的事业,阿格斯也没有持反对意见。玛丽和阿格斯的婚姻是和谐的,男女地位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取得这样的结果是男女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男性意识到男权制度的不公平性,同时女性积极要求自由平等,这样的男权地位的衰退和女性地位的上升构成了男女和谐。

三、“大女人”事业

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地位低下,“最好的女人,比最坏的男人在智力上还差”,女性长期遭受不公,当时那个时代最典型的就是受教育的不平等,养儿育女、相夫教子及无休止的家务是女人生来的职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是男人的天地。在《玛丽・贝内特的独立》这部小说中,麦卡洛花费众多笔墨描述了达西的参政之路,揭示了政治的黑暗。玛丽受时政杂志的启发,决定写一本书揭露社会的弊端,这既是女性争取写作权的表现,同时又是公开发起对男性独霸政权的挑战。为了写书,她去曼彻斯特实地考察,路途遥远,她非但没有要求女伴陪同,还为了节约旅途费,乘坐破旧的马车,住简陋的旅店。在当时,像玛丽这种身份的女人出行是肯定有女伴陪同的,也很少出现这么勇敢的女人单身旅行。当遇到打劫的土匪时,她表现出一副不畏惧的样子与土匪抗争,拼命地保护用来出版书籍的钱,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玛丽被打晕在地,醒来时,潜意识里还在思量着那笔钱。对玛丽来说,能出版自己的书籍高于一切,因为她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此外,她还鼓励身边的女性也加入自己的事业中来,为社会做贡献。她说服了伊丽莎白和简一起办孤儿院,解救被奴役的孩童们。女性的自由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参政权、工作权、性权利等,这里的玛丽争取事业上的成功体现出女性要求工作权,希望开辟出女性自己的工作领域,与男性保持平等。波伏娃曾说:“如果说作为次要的女人永远成不了主要者,那是因为她本身无法产生这种变化。”同样的道理,玛丽和其他的四姐妹出生在同一家庭,长大以后只有她有意识地要实现自我价值,伊丽莎白或者简都没有这样的念头,说明了女性的自我要求在女性独立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玛丽・贝内特的独立》反映了麦卡洛的心声,希望女性坚强独立,无论在个性特征上还是在婚姻期待上或者自己的事业上,这是女性争取物质上和精神上平等的关键。但是麦卡洛同时也希望社会、男性能够多理解女性的困境,帮助女性走上独立自主之路,创造男女和谐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Colleen McCullough.The Independence of Miss Mary Bennet[M].Australia: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10.

[2]DeMarr,Mary Jean.Colleen McCullough:A Critical Companion(Critical Companions to Popular Contemporary Writers)[M].Westpor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6.

[3]Jackson,S,Jones,J.Contemporary Feminist Theories[M].USA: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

[4]胡传荣:经济发展与妇女地位的变迁[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5]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上一篇:论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下一篇:金黄背景下的欢乐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