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

时间:2022-08-30 08:42:27

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

1

本刊记者:宋局长,您好!如今走进泰州的学校,校长、老师言必说“三进”。请问“三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把“三进”作为一个地区教育行政的重点工作突出来抓,决策的背景与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宋吕银(泰州市教育局局长,下略):“三进”具体是指“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普通话进校园。一是体现在“全覆盖”。所有师生员工都要说普通话,学校每个角落都要说普通话,我们师生参加的所有活动都要说普通话。二是体现在“高标准”。由于小学低年级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所以我们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在要求适龄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标的同时,还特别提出了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三是体现在“浓氛围”。校园里师生说普通话的意识强,说普通话的环境好,说普通话的氛围浓。书法进课堂。学校要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要开设书法指导课,系统讲解书法文化的历史、典故,教给学生书法的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教师的板书、教案、作业批改和学生的书写做到规范、工整、美观、大方。诵读进教材。学校要有经典美文的校本教材,有经典美文诵读、讲解的专门课程,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而且要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诵读中要有所感悟。

说起启动“三进”,直接缘由是我到学校调研,发现部分学校的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写字水平较低,“鬼画符”的不少,在与部分校长、教师、家长座谈时,大家普遍感觉到学校对学生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经典诵读不多,人文素养欠缺。经过广泛调研和慎重研究后,我们作出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进“三进”工作的重要决策。我们认为,开展“三进”至少有以下三层意义:

第一。开展“三进”工作是一个一举三得的系统工程。从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是学生乃至我们国民的最基本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很多,而开展“三进”活动是一个最基本、最可行、最具沟通力的载体。从特色学校建设看,学校特色必须依赖于学校的自身优势,依赖于师生的共同参与,依赖于教育教学的支撑。而“三进”正是具备这样的要求和特征。“三进”活动开展好了,就能形成很鲜明的办学特色。从深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通过开展“三进”工作,让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文,提升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水平。所以,我们讲“三进”工作是以学生“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为切入点,集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办学特色,深化语言文字于一身的系统工程。

第二。开展“三进”工作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基础工程。开展“三进”工作,培养学生“说、写、读”三项能力,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综合平台。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学会普通话,他们的交际沟通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生存发展就会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写好字”是人一生中全面发展最起码的基本功,这一基本功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义务教育阶段。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中小学生书写能力普遍下降,大多数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更谈不上弘扬祖国的书法文化。诵读经典可以丰富人的文化素养,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可以使人宁静致远,也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甚至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所以我们说“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基本习惯和基本素养。

第三,开展“三进”工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工程。近年来,我们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了“减负增效提质”工程,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初步得到控制,聚焦课堂和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广大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热点。但是,我们认为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做减法和除法,也要做加法和乘法。现在学生在校上课时间短了,作业少了,考试减了,应该让学生跳起来,动起来,自己学起来,一方面要让学生多读多写,丰富课外阅读,不能无所适从,不能进网吧,更没必要补课。另一方面,就是要指导学生怎样去自主学习,怎样去获得知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开展“三进”活动,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2

本刊记者:教育行政全面推动“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教堂,诵读进教材”,校长、老师最初的态度是什么?在推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你们又是怎样运用行政的力量解决这些难题的?

宋吕银:在推进过程中,校长、老师的态度,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最初,很多校长、老师认为,普通话本来就是校园语言,写字课课程计划中本来就有,诵读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这些工作学校都在做,再提“三进”似乎多此一举。因此,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首先是认识问题。我们通过调研、研讨、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等方式,使大家改变看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刚才所说的“多此一举”,其实是一种惰性思维以及身在其中、习焉不察的表现。我们从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家在义务教育法、语言文字法上规定了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但是,现实中校园语言的普通话普及意识不强,普及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能用普通话教学,但是,课间师生的谈话大多数还是方言;学校行政领导,在集体校会、学校行政会议、社会活动等场合,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于使用普通话或者不讲普通话。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普通话水平就更不容乐观。写字课,课程里有规定的教学内容,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课程执行意识不强,真正开设写字课的学校并不多,能在学校里课堂上开设毛笔字的学校就更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虽然规定了诵读的篇目,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阅读内容和诵读方法的指导,不少语文教师诵读的知识、技能缺失,学生整体诵读水平不高。我们泰州开展“三进”工作,就是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让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的普通话、书法、诵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一批学校在省里甚至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知名度,形成我们泰州的区域教育特色。大家的认识统一了,抓“三进”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兴化市提出了全市“三进”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泰兴市采取片区推进的方式,全市分七个教研片。定期开展以“三进”为主题的区域教研活动,教材共享,教研互动,教学方法互通,促进了“三进”工作的顺利开展;靖江市以龙头学校带动全市“三进”工作的推进;姜堰市下发了《诵读课的规范操作要领》。以诵读带动普通话和书法水平的提升;海陵区采取城乡结对的办法,加强农村学校“三进”工作的指导;高

港区组织力量对所属学校的“三进”工作进行逐一指导督查,并纳入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

其次是时间安排问题。为此,我们市教育局规定各校从地方和校本课时中每周拿出一节课,用于诵读和写字指导,间周进行。自去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有的地区又调整了课时,改为每周一节书法指导课。另外。不少学校都在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合理安排“三进”有关内容。

还有师资问题。我们先后组织了3期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和1期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训教师近1200人,这些骨干教师回校后再进行二次培训。各市、区也都利用暑期组织了多次普通话、书法、诵读培训。另外,2011年,我们还成立了泰州市教育学会诵读、书法两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在书法、诵读教学方面有一定研究的骨干教师,开展研究,提高教师书法、诵读教学的水平。,各市、区,也将“三进”纳入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之中。今年。兴化市成立了诵读、写字中心教研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为教师提供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诵读课、写字课课例,以供全市各学校举一反三、借鉴使用。

3

本刊记者:从2010年秋学期启动,“三进”已经开展近两年的时间了。“三进”给泰州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您怎样看待这些变化?面向未来,您觉得在哪些方面需要集、中力量“探索创新”?

宋吕银:“三进”工作给我市中小学教育带来了不少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普通话已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园语言,有些学校还通过学生,让普通话走进了家庭和社会。

二是各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浓郁。如今,走进我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园的橱窗、教室内的宣传栏、教室外的走廊,几乎都能看到师生的书法作品展览,风格、字体多样,并有一定的品位和水准。学生的各科作业,字迹工整、美观。很多学校围绕经典诵读,还设计了各具风格的主题墙。许多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系统,适时播放经典诵读作品。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灵得到浸润,精神得到滋养。

三是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与人主动交流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写好字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耐心做事的态度和认真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学生从容、沉静的气质。中外经典美文的诵读,更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

四是教师人文素养进一步提升。现在,喜爱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多,教师的书卷气、校园的书香味越来越浓。不少学校顺应潮流,定期举行教师读书会、读书沙龙。不少教师拿起了久违的毛笔,每天坚持练字,“三字”基本功得到了夯实。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的提高。

五是区域教育特色进一步彰显。泰州地区学校的写字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三进”开展后,普通话、书法、诵读齐头并进,“三进”合格校、示范校、特色校比例已分别达到77%、17%和15%,今年底我们将实现合格校100%、示范校和特色校不低于20%的工作目标。原来一些在书法和诵读方面基础较好的学校要老树发新枝,更上一层楼。仅去年全市参加书法等级考试的师生就近10万人,在全市形成风气。

以上这些变化,我们觉得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市“三进”工作全面铺开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呈现了蓬蓬勃勃的发展态势,她催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生态,开辟了素质教育的又一个新天地,其意义已不局限于“三进”自身。面向未来,我们觉得“三进”必须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创特色”的目标。“全覆盖”就是“三进”工作城乡学校全覆盖、小学初中全覆盖、师生员工全覆盖,做到无空白学校、空白班级,无局外之人,使“三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定动作。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景色,“常态化”就是要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课程化,将“三进”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结合起来,结合新课标的新要求,实现普通话、书法(写字)、诵读的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序列化、阶梯化,明确分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法:同时将“三进”教学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将教学效果纳入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特别是课时安排固定、教学要求分类明晰,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坚持下去,使之成为学生一种厚实的底色。“创特色”是指“三进”普遍开花后,要做到万紫千红、春色满园,整体求常态、单项提品味,扩大特色校的覆盖面,提升示范校的标杆,更多的学校在全省、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培养更多的特色人才,使之成为泰州教育一个鲜明的区域特色。

上一篇:三维健康:让孩子更好地生活 下一篇:一米阳光,一路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