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作在我公司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0 08:16:24

标准化工作在我公司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港口装卸设备管理过程中,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公司设备管理现状介绍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

关键词:港口装卸;设备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公司投入生产运营以来,随着吞吐量的逐年攀升,设备管理部门和各基层部门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设备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完整化,对设备的认知程度不断加强,并且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设备管理流程标准化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明确部门及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无交叉,无空白,理顺工作关系,才能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2010年,在公司开展的流程再造工作中,对设备管理各方面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各个工作流程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了设备点检流程、紧急抢修流程、计划维修流程、供应商管理流程、采购计划制定流程、物资采购流程、物资盘点流程、废旧物资处理流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等关键业务流程。

2设备维修技术标准化

2.1点检标准

我公司自投产初期,借鉴了行业内的已有模式,建立了初期的设备点检标准体系。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渐形成了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责任制度,为保障公司生产运营发挥了积极作用。点检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种设备的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合格的判定内容、检查周期等。

2.2标准

为减少设备磨损,减低动力消耗,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制定了设备技术标准。根据部位确定了剂、周期、量、人员、方式等内容,确定了油液监测的部位、项目和周期标准。

2.3维修作业标准

维修作业标准规定了作业名称、作业方法、作业顺序、作业条件、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工具以及作业人员、作业所需时间和作业费用等,主要是以维修标准工单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皮带更换、皮带接头硫化、滚筒更换等数十项维修作业标准已趋于完善。

2.4故障标准

故障标准的建立方便于故障数据的统计,故障数据包括:日期、设备名称编号、故障发现者、故障时间、故障部位及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措施、故障处理者、从故障到修复的时间、设备故障次数、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等。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据基础。

2.5寿命和周期性预警标准

设备寿命和周期性预警标准是建立设备预警体系的基础。设备预警可以让管理人员准确地了解设备的状态,经过分析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即将破坏和急速下降时发出的可能出现故障的预警信息,安排相应的维护维修,把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变为以设备状态为基准的预防性维修。

3设备分级管理标准化

作为专业化的煤炭装卸企业,大型设备较多,特别是某些关键设备的故障对设备的完好率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为此,在加强公司设备管理的同时,按照“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理论依据,将分级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日常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

3.1设备重要度分级

运用ABC分类方法,按照设备的价值、采购周期、修复时间的长短、维修成本、对生产的影响等因素,将设备分为:A类为关键设备,B类为重要设备,C类为一般设备。分级的方法有两种:经验评分法,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直接将对象设备划分至某一类别;分项评分法,按照不同因素对设备在生产、质量、维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的带有半定量性质的定性评价方法。

在设备分级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要以设备分级管理为突破口,确保A类设备,管好B类设备,兼顾C类设备。对于关键设备,要采取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实施预防性维修。

3.2设备故障报警分级

按照设备重要度级别和故障的严重程度,将设备故障划分为一级故障、二级故障、三级故障和四级故障,故障的严重程度依次增加。前面两个级别主要是对生产作业不会造成直接影响的故障,而后两个级别的故障会造成设备停机,直接影响生产。设备故障报警级别的应用在信息化系统中具体体现。

3.3维修作业紧迫度分级

设备维修与生产作业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如何通过加强沟通协调,使相互间的影响都将为最低?为此,我公司采用了按照维修作业的紧迫度分级提报维修计划的方法:A级维修需要马上进行维护,C级维修5天内完成,B级维修3天内完成。如C级维修5日内未执行,自动升级为B级维修;B级维修3天内未执行,则自动转变为A级计划。维修作业级别的划分,为维修和生产之间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有效降低了相互间的影响。

3.4监测点分级

按照设备部位的重要程度和油的使用情况,将542台用油设备分为A、B、C三类。A类设备为用油量较大的关键设备,各用油部位按照检测周期全部采样检测;B类设备为用油量较大且较分散的一般设备,按照检测周期对设置的监测点采样检测;C类设备为用油量较小且对油质量并不敏感的设备,按照一定周期更换油。实现了A、B类设备按质换油与C类设备定期换油相结合的管理策略。监测点的分级为油液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依据。

4设备目视化管理标准化

现场设备的目视化管理对于我们这种以设备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企业来说显得更有必要。它一方面可以形象直观并迅速快捷的传递信息,使操作人员的操作便捷化,减少误操作的发生,提高作业效率。还可以使一些潜在的问题比较容易的被发现。比如,设备标识牌、空调风口、管道流向、旋转体旋转方向、压力表界限、油桶种类、灭火器位置等均进行了标识。

后续还要结合设备点检系统的开发和推进,将设备点检部位(如测温点、测振点)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标识,以提高点检工作效率。

5设备档案管理标准化

设备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认真做好设备档案尤其是技术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支撑作用,同样会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目前,我公司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使设备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正在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为进一步做细做实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6设备考核指标标准化

在设备考核指标中,现主要突出了三个设备考核指标: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和设备故障停机率。另外,还有设备在线故障频次、计划性维修完成率等指标。

港口设备管理标准化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很多,以上只是结合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一些工作设想进行的总结。这些标准还要在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中,在不断的落实和推进中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交通部水运司.港口起重运输机械管理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

[2]孙金城,张孝桐.现代设备点检管理体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6.

[3]杨俊杰,周洪澍.设备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5.

上一篇:浅议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标准 下一篇:探讨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