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小班化数学课堂结构

时间:2022-08-30 07:16:20

信息技术下的小班化数学课堂结构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人到城镇打工,随亲就读导致城镇学生爆满,而农村学生锐减。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实施,教育均衡的强力推进,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地改善,班级都有了一体机、投影仪、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根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在学生中占到一半,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其学习效率,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小班化农村课堂教学结构,让所有学生学有收获、学有成效呢? 笔者做了一些研究,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其基本结构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反思回顾,总结提高。

情境重现,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教材内容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作为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要特别重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手段,多元地展示教学中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追求形象化、动态化、直观化,让学生感到图文并茂,鲜活生动,让学生感到视觉、听觉甚或是触觉上的享受,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必然会得到激活,学习数学的欲望也会大大增强。长期下去,学生的数学兴趣得到褒扬,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恰当的创编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小学生喜欢直观鲜活的事物,他们的有意注意周期短,静态的文本、图片都不能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容易产生倦怠,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非教学环节上去。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教者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转换成为声音、图像、动画等课件,随机进行展示播放,学生在接受这些信息时,大脑皮层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学习的效果一定很好。教师在处理和设置问题情境时,必须围绕趣味性和启发性做文章。因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科的兴趣。只有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才会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数学思维的活动。

比如教学平均数时,当时班上只有11名学生,在大课间时,笔者组织他们分成两组,一组6人,一组5人,进行套圈比赛,笔者用摄像机拍摄了他们比赛的过程,上课时,播放了视频,然后根据学生套圈的成绩,修改了书上的例题,即学生的姓名,套圈的个数,制成了新的统计图,再让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哪一组同学套得准一些?这样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参与了全过程,他们都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让他们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两组同学比赛,一组5人,一组6人,按套圈的总数计算成绩,合理吗?这样又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极有帮助,这样不仅满足学生的感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富有个性。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让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提问:“同学们,聪明的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水了,为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石子占据了原来水的空间,把水挤出来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这样,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采用动画的方式呈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掌握新知,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思维极其活跃,这样的课堂一定充满快乐和情趣。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受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极强的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感到十分畏惧害怕。加之小班化教学进程的推进与新时代网络环境的剧变,如何适应网络环境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学便成为新的数学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信息网络技术让教师花费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变得更多,单位时间的生均受教的频率加快,同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学生获取的信息密度加大,直观元素变多,这样非常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掌握。例如,在学习圆形面积公式时,对于面积这一抽象化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反映,从而描述出面积所代表的意义。

反思回顾,总结提高

作为一堂数学课的结尾部分,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本环节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简洁明快地归纳总结、梳理明晰本课的教学要点,可以通过动画制作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简述。同时留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发展的广阔空间。还可以对本节课涉及到内容进行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小学数学课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更催生了两者的高度融合。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相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这也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信息技术手段与农村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必将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孙集小学)

上一篇:试论小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评价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