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写作的心理和特点

时间:2022-08-30 04:40:36

【摘要】写作呈现在高中学生面前的主要形式就是作文。而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作文,现代高中生的写...

谈高中生写作的心理和特点

【关键词】 高中生写作心理;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55―01

写作呈现在高中学生面前的主要形式就是作文。而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作文,现代高中生的写作心理又是怎样的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许多学生是很排斥作文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对作文的排斥?笔者认为还是学生对待写作的心理状态,具体而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写作心理:

首先,许多学生对写作有明显的畏难心理。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感悟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的美。真正体味到文学作品的手法、形象、情感以及哲思理趣等诸多美。可是当我们需要他们转换角色把自己从美的感悟者变为美的创造者,提笔写作文特别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时,绝大多数学生就会一筹莫展,甚至有一种强烈的畏难心理出现:针对所给的具体材料我该写什么呢?就我大脑中所储备的写作素材我该怎么写呢?怎样写才会美呢?

其次,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对写作文的应付心理。写作本该是对我们的日常积累进行自然释放的过程,它需要将我们日常储备的材料进行创意运思进而将他们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阅读得多了、素材积累得多了、生活感悟得多了,写作成文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可在这个文化快餐时代绝大部分学生懒于作生活有心人,使得他们成了满目材料而脑中相对缺乏材料的学生。他们写作动机模糊,嫌作文费时、麻烦,常因无话可说或驾驭材料困难而视作文为苦差事,甚至认为作文可以胡乱编造,或者拼凑几段,完成了事。“手中无粮,心中自慌”,在脑中空空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期盼他们写出内容充实,材料新鲜,思想深刻的作文这无异于异想天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学生面对作文时应付了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学生对作文还有明显的拖拉心理。在际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绝大部分的理科生更喜欢做数理化题而排斥作文。特别是进入高三阶段,他们更愿意把大量时间留给数理化而不是语文,每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必定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以及作文只能是被边缘化,能拖则拖,能不学就不学,能不写就不写。

按照对世界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了初步的文化哲思,对世界、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理解,那么这些都可以外化为文字在他们的作文中体现出来的。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老师过多强调写作方法的实践,而轻视写作应反映社会真实,阐发人生道理,抒发自我真情实感这些基本要义的渗透,使得高中生作文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刻板的材料运用

老师们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从高一到高三是贯穿始终的。热爱学习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接触、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但在实际运用材料的过程中老师往往“授人以渔”,事无巨细,甚至大包大揽教会了学生固定的运用材料的方法,表面上看受过统一方法教导出来的学生作文结构合理,让阅卷老师对学生写内容一目了然,殊不知刻板的教条完全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作文就像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缺乏新意。

二、固定的情感表达

从2001年开始高考作文基础等级里就出现了“感情真挚”这一要求。然而老师们在分数利益的驱动下却再三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情感时只能传递正能量、或者说是表达伪情感,即只能表达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热情赞美与讴歌,所有对生命意义的疑惑,对社会阴暗面的谴责,甚至于对自我心灵的叩问都得小心藏起。

三、单一的写作文体

因为近年来各个省市的高考作文均以材料作文唱主调,为了适应快速阅卷的需求,议论文成了考生的不二之选,而我们日常的所有学习和训练都是为高考做准备的,这就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日常训练也以议论文为主了。至于记叙文、小说、散文等文体都不在训练范围。长期单一的写作文体也让学生产生对作文产生了厌倦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高中生的写作心理以及由这些心理所衍生出的写作特点都是与我们的高考密不可分的。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高考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不是终点,不管我们报着一种消极的心理去应对事件本身还是应对社会,都是不利于一个人的长期发展的。写作,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写作 在更多的时间应该唱响学生心曲,让他们以我手写我心,而不是应付考试。

上一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