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关键

时间:2022-08-30 02:10:09

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关键

2006年,吉林省辽源市教育局提出“发展性教育”的观点。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者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从教育的功能来看,其“发展性”表现在:既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又有促进个人发展的功能,还有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功能,三者兼而有之。所以,发展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要促进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

在三者之中,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又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最终推动社会与自然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发展性教育的根本,而学校的发展是建立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没有教师的发展,哪来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关键。

发展性教育的本义,就是要求教师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创新、不断成长。而教师发展的一切特征从根本上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层面,这既是发展性教育的基础,也是发展性教育的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术业有专攻”,像医生、律师一样,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远大的专业理想,又包括丰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敏锐的教育智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而发展性教育提出:要打造一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提升的懂研究、会合作、能创新的虚心型、研究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那么,作为发展性教育理念下的一名教师,应如何发展自己呢?

首先,要读书学习,发展自己的文化内涵。于漪老师说:读书与教学相得益彰,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阅读视野,提升人文修养和精神品位。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理论也在推陈出新。在全社会都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我们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储备,而要时刻给自己充电。主要学两点:一是学做人。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除了教书育人以外,在社会生存的现实当中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一名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不会做人何谈育人。二是学知识。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这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等一系列现代社会所需具备的知识。

其次,要反思提炼,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发展,反思是基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知的过程。人类的认知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的认识,才能科学的指导实践。换句话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华的过程。课堂是教师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讲课技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通过课后的及时反思,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才会有新的目标,才可以去探索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要改革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说,教师主体发展是发展性教育的核心,那么教学风格则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教学风格属于教学艺术创造的范畴,它是教师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艰苦反复的改革实践,并将知识和智慧融会在一起,进行创造性劳动之后而最终形成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在不断读书、学习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经过反思提炼逐步形成的。

教师专业成长是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关键,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成长,教育才能发展。只有教育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昌盛。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发展性教育是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它必将推动辽源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辽源经济更上新台阶。

上一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论酒店服务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