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30 12:13:25

唐山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唐山市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文章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唐山;县域经济;现状;对策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唐山市县域经济现状如

何,怎样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文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唐山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唐山市县域经济包括玉田、迁西、滦县、滦南、乐亭、唐海6个县和迁安、遵化2个县级市地域内的经济总和,县域总面积9498平方公里,县域人口41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8%。

2006年县域生产总值1323.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6%。市辖所有县区均进入河北前30名,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没有贫困县的地区,迁安更是连续四年成为河北首富;迁安、遵化和迁西进入全国县域经济100强(分别为33、48、91位)。

唐山市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

(一)各县(市)经济发展明显不均衡

唐山市8县(市)发展总体上不够平衡,强县与弱县之间不仅差距明显,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06年唐山各县生产总值为:迁安312.5亿元、遵化252亿元、迁西167.8亿元、滦南154亿元、乐亭142亿元、玉田140.6亿元、滦县115亿元、唐海40亿元;财政收入:迁安42亿元、遵化20亿元、迁西17.6亿元、滦南9亿元、乐亭5.8亿元、玉田8.2亿元、滦县7.2亿元、唐海3.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迁安市是最少的唐海县的7.8倍,相差272.5亿元,财政收入最多的迁安市是最少的唐海县的12.7倍,相差38.7亿元。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1、县域工业大都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与农业及其他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紧密度不够,一、二、三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

2、县域第三产业多是一些传统性行业,支撑和服务工业、农业发展的力度较小。

3、各县(市)新上项目有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尤其是以钢铁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型基础原材料产业成为了多数县(市)经济的“主角”,并且这种趋势仍然有延续之势。

(三)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步伐比较缓慢

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和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低,大多数农副产品还是以低附加值形式直接销售。一些龙头企业品牌意识低、市场开拓乏力,不能有效地形成龙头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多数农民还是靠“大农业”吃饭,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增加。

唐山市城乡居民收入比2003年是2.011、2004年2.181、2005年2.291,2006年唐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5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扩大为2.401(如图1)。

(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力度需要加大

唐山市县域经济国退民进的改革步伐虽然很大,但很多企业改革得还不彻底,在企业改制履行合同、职工身份置换、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在对外开放上,8县(市)虽然在利用外资、出口创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的县(市)相比,外向度还不高。早在2003年,全国百强前50名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均超过1亿美元,而唐山市直到2006年,外向经济发展较好的迁安和遵化,实际利用外资也只有2121万和1768万美元。

(五)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唐山县域经济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初期阶段兴起的,具有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难循环、低效益的特征,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在今天使得资源和环境难以为继,使得经济持续增长和不断改善民生难以为继,不符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六)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目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资金、土地、户籍和项目的审批等方面,县(市)的管理权限有限,项目审批手续繁琐,一些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依然存在。

二、唐山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用全球视野谋划唐山县域经济未来发展,深入推进沿海“四点一带”大规模开发建设

当前唐山正面临着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面临着展翅腾飞的黄金时期,形式要求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更好发挥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的领头羊作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要深入推进沿海“四点一带”大规模开发建设。

“四点一带”中的“四点”是指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指贯通“四点”而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四点一带”地区资源禀赋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临海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开发建设“四点一带”是实现唐山跨越发展的最佳途径,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统一谋篇布局,全面启动招商,突出曹妃甸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循环经济和产业链经济,有效整合现有资源,促进港、区、城连动互补,加快各类生产要素聚集。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把工业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平台,确立以项目拉动县域经济、以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优化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的整体发展思路。

首先,钢铁产业要科学合理调控。依托首钢、唐钢的技术、人才、品牌和市场,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重点开发板、管、带、线材,大力开发精钢、特钢及钢结构产品,延伸钢铁产业链条。

其次,提高县域其他传统产业档次。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规模和档次。重点抓好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医药化工、造纸、钢锹、制盐、纺织服装、塑料等行业的重大技改项目。

再次,积极发展县域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抓好电子元器件、印机、焊丝、新材料、环保机械、光缆金具、专利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三)做大做强龙型经济,提升农业综合实力

做大做强龙型经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快“龙企富民”步伐,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壮业、瘦肉型猪、水产品、板栗、花生、果菜六大龙型经济。全面落实国家、省及唐山市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关政策,通过扶持培育、嫁接改造、招商引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对重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满足其合理的资金需求,优先推荐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各类经济实体、社会能人依托商品基地、产业链条和流通渠道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产”、“公司+协会+农产”、订单生产以及农民利用承包期内土地、产品、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唐山市环京津、环渤海的优势,深入实施开放兴县(市)战略。全方位扩大开放,强化招商引资,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对出口骨干企业的扶持,建设出口生产基地。积极承接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生产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吸引内外资参与县域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参与小城镇建设,参与农业开发,使外来投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全面激发民营资本活力;推动民营企业进行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鼓励优势骨干民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引导民营企业调整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小城镇开发与建设,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以建设曹妃甸生态城、凤凰新城、南湖生态城、唐山空港城“四大主体功能区”为重点,构筑唐山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2、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和管理,强化城镇经营理念,加快城镇公用事业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3、以壮大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完善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加快县城和建制镇的发展,支持迁安、遵化加快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中等城市。

4、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为重点,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统筹推进五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六)积极发展县域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来抓。推广滦县和滦南县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验,努力构建有组织机构、政策支持、输出基地、技能培训、信息网络、制度建设的产业化框架体系,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2、实施“山海互动”战略,做大做强唐山市县域特色旅游业。以唐山市被评为全国旅游城市为契机,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企业集团参与唐山市县域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促进旅游大环境的改善和旅游经济的规模提升。

3、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大对鸦鸿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增强其对城乡商品流通的辐射带动功能。

此外,因地制宜,针对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南部沿海各县实际,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物流配送、金融、运输等新兴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东方,2005(8).

2、马云峰.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4(1).

3、任权.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浅析[J].经济论坛,2006(9).

4、钱常胜.城乡统筹视角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J].理论建设,2007(6).

5、樊甫龙.强化城乡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J].发展,2008(2).

*本文为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课题编号:200702。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其中,李文利为该单位副校长、教授;尚春平为该单位副教授)

上一篇:企业家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问题 下一篇:大型煤炭企业品牌化战略探索